中国育儿在线> 育儿资讯> 母婴新闻> 浏览文章
评论:洋奶粉为何越买越贵
0 未知 2013年09月13日

推动产业链升级

万公里之外,新西兰的奶粉打了个“喷嚏”,就在中国引发冲击波:因进口新西兰含肉毒杆菌的原料,多家中国企业均陷入了产品封存、召回的忙碌中。洋奶源依赖症,暴露出我国乳业“先天不足”和盲目扩张的弊病。

“我国奶源可谓先天不足。”乳业专家宋亮说。要建立稳定、安全的奶源基地至少要三五年。一些急于扩张的企业认为,如果要等自己的奶源基地培养起来,那将流失大量的市场份额,为迅速占领市场进口奶源就成为生存之道。

再加上前几年质量问题频发,消费者对国内奶源缺乏信心。宋亮认为,对于中国而言,能否管好自控奶源、用好国际奶源,才是提供“放心奶”的“关键钥匙”。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说,国内奶粉产品企业要想改变这个局面,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只能靠继续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

中国的乳品加工泰斗骆承庠教授讲过:“没有好的牛奶做不出好的奶产品”。中国奶品与国外相比,加工设备的先进性中外之比已没有多少差异,目前的全球普及国际化水平已很高,企业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彼此很相似很相近,就差在牛奶的质量和风味上。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的一些企业则利用走出去的办法去尽量缩短与国外同行的水平。包括上海光明去年已经成功地走出了国门,跑到新西兰去把人家的企业收购兼并过来了。对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或模式,我们可以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或在加强中外交流中当从中借鉴和学习来获得。

不可否认,经营管理方面国外企业的确有他们的一些过人之处或特点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例如对牛奶质量的要求,标准的制定,管理的细致与到位及其敬业精神等这些东西,都很有学习与利用的价值。

业内专家表示,但国外的东西并不是说全单照收的。借鉴学习国外的东西,标准制定也好,经营管理模式或经验也好,我们应有选择性地学习和借鉴,适合国情的有利的这一部分应该可以借鉴为我所用。业界认为,国内奶粉企业要真正崛起,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根本的出路是苦练内功,实现自我强大。

中国农业大学[微博]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说,当前的中国乳业生产链条长,不可控因素多,每个环节都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必须通过不懈的努力潜心推动产业链条的转型升级。

乳企们必须反思的是,在构建安全有序的奶源产业链上,自己做了多少努力?只有强化自身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不出恶性事故,行业少些负面信息,最终秩序才能得到维持,环境得到净化,消费者的信心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重塑公信力

一杯奶、一袋奶粉,从清晨开始,到夜晚入睡,从嗷嗷待哺的婴幼儿、茁壮成长的青少年,到不同阶段的中老年,几乎每个家庭都不可缺少。因此,能不能稳定供应、能不能安全供应、能不能高品质供应,奶业时时刻刻都在接受考验、接受检验,它关系到每一个人,也关系到整个社会。

遗憾地是,一直以来消费者的信任是中国乳企要站稳和发展的绕不过去的栏杆。

业内人士指出,需求庞大、奶源不足、品质不高、管理疏漏正是中国奶制品行业的七寸,是行业屡受诟病的原因,也是造成国人购买奶粉频频走出国门的原因。今天,在行业危机之后,提高整个行业的品质管理水平、树立品牌的美誉度、重新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是奶企们的首要目标。

“奶粉是婴幼儿食品,口碑比营销更重要。口碑非常脆弱,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遭受很大损失,质量和口碑是慢慢积累的。”分析人士指出。

对照恒天然事件,公众起码可以体悟到两点:一是大企业固然更为可靠一些,但品牌忠诚不等于品牌迷信,因为大牌也有“翻牌”的时候。二是真要关心产品质量,不能太过于指望企业的“道德血液”,更不能误以为天下真还有可以“免检”的商品。

可以说,国内乳业要洗脱三聚氰胺的阴影,不能总等着别人倒霉,自强自立、自尊自爱,公信才能换得最后的市场份额。

当然,此次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将打破中国消费者对于国产品牌和洋品牌的消费心理,将有助于国产品牌重回公平的消费环境。而经过多年的厚积薄发,国产奶业已经到了爆发时机,一些有资本、有实力的国产乳业品牌或将再度崛起,国内乳业市场格局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不少乳业专家认为,国产奶粉品质上并不比洋奶粉差。那为什么在没有三聚氰胺事件之前,消费者还宁愿花高价去捧洋奶粉的场呢?品牌的价值感和信任度是关键。

在建立品牌价值感和信任度这个问题上,有条件的国产奶粉不妨多向老对手取经,在品牌的服务营销上下功夫,对消费者进行感情投资。

相对于国产奶粉通过广告以及价格优势笼络消费者,洋奶粉更精于服务攻“心”。

很多进口品牌奶粉通过服务营销策略为消费者提供较高的品牌综合价值,如教消费者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宝宝的奶粉,讲授一些育儿知识,邀请参加亲子活动等。通过知识营销让消费者自己判断和选择,既教育了消费者,又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完整的品牌形象,最终带动业绩增长。

对于一贯求快的国产奶粉来说,服务营销可能费时费力,但只要坚持下去,日积月累,潜移默化,3—5年后将会产生相当可观的品牌影响力。尤其那些进军高端奶粉市场的企业,这种策略很有必要。

毫无疑问,目前乳业进入调整期,也是机遇期,将迎来健康成长期。“乳企要把握机遇促产业升级,利用好国家的各种资源,规划化自身的发展。”一位长期关注奶业的资深人士说。

编后:

正当本期杂志即将交付印刷之时,本刊突然得到消息,说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居然是自摆“乌龙”、虚惊一场。由于这涉及到本期封面故事“奶业败局”的初衷立意是否成立问题,于是立即召开了编辑部内部会议,最后一致认为:即便真如消息所言,也只能说明本次事件可能是个疏忽,依然改变不了外资品牌奶粉近几年来质量问题频出、价格上涨成风的事实。更何况,截止目前,也只有新西兰方面的一面之词,国家质检主管部门仍未明确表态,对于“解禁”之事更是只字未提。所以决定原封不动的刊出本期封面故事的一组文章,希望能触动某些相关方以及政府主管部门的神经,从而为中国市场“安全奶、优质奶”时代的早日到来贡献微薄之力。

相关推荐
北京青年报 评论数:0 2021-02-19
堂小妹 评论数:0 2018-08-02
系统录入 评论数:0 2017-04-19
文章点评
false
新版
反馈
Copyright 2010-2020 Powered by yuerzaixian.com,育儿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47120号-2
合作电话:18612664989 QQ:582305286 育儿妈妈QQ群:22478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