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无疑是婴幼儿奶粉行业发生巨变的一年,自3月香港实施奶粉限购引发市场热议以来,我国政府密集出台针对婴幼儿奶粉行业的政策,旨在提高国产奶粉产品质量、提升消费者国产奶粉消费信心,执行力度非常大,充分地表明了政府扶持国产奶粉品牌做大做强的决心。
由于消费者对国内奶粉品牌的食品安全信心不足,造成最近几年进口奶粉销量大幅增长,根据4月27日《焦点访谈:雾里看花“洋奶粉”》中报道,国内市场100多个洋奶粉品牌80%都是中国乳企在***注册商标或贴牌生产的产品。新实施的《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后简称“管理办法”)中对向中国出口的***乳企实施注册制,加大对进口奶粉的检测力度等措施,提高进口奶企的进入门槛;《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后简称“意见”)中也明确规定“任何企业不得以委托、贴牌、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加大进口奶粉整顿力度,将有利于奶粉行业规范发展,整顿后腾出的市场空间也给国产奶粉市场份额的上升让出了空间。
国产奶粉的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制约消费者购买的根本问题,新政《管理办法》和《意见》中要求国内婴幼儿奶粉企业参照药品管理办法管理,这是食品质量管理中最严格的措施,并要求对原料乳粉和乳清粉等实施批批检验、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须具备自建自控奶源、加快婴幼儿配方乳粉电子信息化管理进程,实现产品全程可追溯体系等。我们认为这些举措能实现有效监控,大大提高国产婴幼儿奶粉质量水平,从而提升消费者对国产奶粉安全的信心,有利于国产奶粉品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管理办法》和《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和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同时工信部表示两年内不再审批婴幼儿奶粉企业,如果不是兼并重组,简单意义的改扩建也不能被核准,争取在两年之内使婴幼儿配方乳品的十大本土品牌企业的产量占社会总量比例由目前的43%提高到60%以上,五年后提高到75%以上。蒙牛收购雅士利也拉开了国内奶粉企业兼并收购的序幕,我们预计在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未来奶粉行业内仍会出现比较大型的并购事件,龙头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上升。
对乳企进行反垄断调查,将遏制过去几年奶粉价格不断上升的势头,未来将引发国内外中高端奶粉产品价格下调,加剧中端奶粉产品的竞争。
近期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对合生元、贝因美、多美滋、美赞臣、惠氏、雅培、美素佳儿等多家奶粉企业进行价格反垄断调查,伊利、飞鹤、蒙牛等企业表示没有被反垄断调查。从被调查的企业来看,主要是中高价位的奶粉品牌,其中以国外品牌为主。目前贝因美和惠氏已经宣告下调产品价格,其中惠氏产品平均降幅11%,单品最高降价幅度达20%。反垄断调查将遏制过去几年奶粉价格不断上升的势头,未来将引发国内外中高端奶粉品牌价格下调,加剧中端奶粉产品的竞争,规模较小、渠道力和品牌力不强的中端奶粉将面临较大的挑战。
从目前出台政策的方向来看,未来奶粉行业的竞争环境将有利于国产奶粉品牌的发展,国产奶粉的行业集中度提升是必然的趋势,有品牌优势、
规模优势、产品质量过硬的龙头企业将明显受益。未来随着国产奶粉质量监控不断加强,国产奶粉质量提高有望重塑消费者信心,也直接推动国产奶粉销量的增长。
表1:2013年以来乳制品行业重要事件列表
.jpg)
.jpg)

表2:国内主流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