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育儿在线> 育儿资讯> 母婴新闻> 浏览文章
手足口病最全用药与护理方法
0 未知 2016年05月26日

这段时间,天气多变,时雨时晴,正是病毒活跃的时期。每年5月份至7月份是该病的高发期,5岁以下的小朋友最容易“中招”。一般来说,症状较轻的,像小宇一样,经过7至10天可以自愈,但是如果病情恶化,延误治疗就会导致心肌炎、脑炎等严重疾病。

 

 

手足口病高发期 家长留意自家娃

 

这段时间,天气多变,时雨时晴,正是病毒活跃的时期。近日,记者走访新会区妇幼保健院发现,自5月以来,前往医院就诊的儿童明显增多,很多时候就诊者甚至在诊室外排起了长龙,其中不乏手足口病及存在疑似症状患儿。

 

手脚长小泡、发热不退请马上就医

 

今年5岁的小宇已经上幼儿园了,一直都是活泼好动的孩子。最近,小宇放学回家后,却表现得有点“反常”,他不爱笑、不爱闹了。小宇的妈妈有点担心,经过检查,她发现,小宇的口腔内、手掌、脚掌上,都出现了几处类似疱疹的水泡。小宇妈妈想起最近幼儿园宣传的手足口病知识,坐不住了。她带着小宇来到新会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经过医生初步诊断,小宇很有可能感染了手足口病毒,于是安排了留院查看。第二天,小宇除了起疱疹外,还有发热、呕吐等情况出现。小宇妈妈的担心变成现实,小宇得了手足口病。幸好发现及时,经过隔离治疗,如今,小宇已经基本痊愈。

 

手足口病最全用药与护理方法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多发传染病,主要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空气(飞沫)和被病毒污染的水及食物传播。每年5月份至7月份是该病的高发期,5岁以下的小朋友最容易“中招”。一般来说,症状较轻的,像小宇一样,经过7至10天可以自愈,但是如果病情恶化,延误治疗就会导致心肌炎、脑炎等严重疾病。而手足口病发展速度非常快,在短短几小时内就会危及生命安全。

 

 

资料图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入侵的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不仅可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的孩子,还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经口传染。因此,会在托儿所或幼儿园发生集体流行。

 

发病前1~2周,多数患儿有与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接触的病史。大部分患儿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烧,体温多在38℃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烦躁、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这也是妈妈最为焦虑的时期。口腔疱疹1~2天后,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整个病程大约在一周左右就会恢复,一般不会并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只要护理得当,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迹或疤痕。

 

重症病例早识别

 

少数手足口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具有以下特征的患儿,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去医院诊治:

 

①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心跳加快。

 

②精神差,面色发灰,出冷汗,呕吐、四肢不温。

 

③肢体无力或肌肉阵挛。

 

④呼吸困难,可出现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痰。

 

居家护理、治疗对策

 

患儿一定要很好地卧床休息。宜给予清淡稀软食物。注意让患儿保持卫生,保持手、脚部的皮肤及衣着、被单的清洁,避免污染破溃的疹子。尤要保持臀部的清洁干燥,及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便盆、衣裤要及时注意消毒,臀部有皮疹的宝宝,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破损可涂0.5%碘伏,防止皮肤感染。为宝宝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疹,以免引起继发感染。

 

宝宝如有发热,体温在37~38.5℃之间时,主要采取物理降温,让孩子多饮水,给予温水擦浴、退热贴及冰袋冷敷;如物理降温无效,可服用小儿热速清口服液等中成药退热治疗;体温超过38.5℃时,应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热药,以防发生高热惊厥。宝宝若拒食、流涎、张口困难、哭闹不眠,多因口腔内疱疹破溃、口腔疼痛所致。对于口腔疱疹,应保持宝宝的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或康复新液漱口。对于不会漱口的患儿,可用棉棒蘸取药水清洁口腔。将维生素B2粉剂或鱼肝油直接涂于患处,也可用利巴韦林喷雾剂喷口腔或取西瓜霜或蒙脱石散剂涂搽口腔患处,可起到消炎、抗病毒和清洁口腔的作用,亦可服用小儿咽扁冲剂、小儿热速清口服液、板蓝根冲剂、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蒲地蓝口服液等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成药。

 

另外,可采用中医推拿等外治法治疗,例如:揉小天心30~50次(位于大小鱼际交接之凹陷中),可以达到清热疏风作用。运内劳宫3分钟(劳宫位于掌心正中,屈指当中指尖下取穴),可以达到清热除烦作用。

 

食疗小妙方

 

①芦根竹叶饮:取鲜芦根和鲜竹叶各30g,然后加水500g,水煎后去渣,加入少许冰糖调匀,不时地喂宝宝即可。

 

②复方绿茶饮:取绿茶5g,橄榄3枚,加水一同煎煮片刻后焖盖,然后待放凉,调入少许儿童蜂蜜,分次给宝宝饮用即可。

 

③西瓜山药薏米粥:取西瓜翠衣(去掉绿色硬皮的西瓜皮)100g,山药50g,加薏米200g,一同煮粥给宝宝食用。

 

相关推荐
北京青年报 评论数:0 2021-02-19
堂小妹 评论数:0 2018-08-02
系统录入 评论数:0 2017-04-19
文章点评
true
新版
反馈
Copyright 2010-2020 Powered by yuerzaixian.com,育儿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47120号-2
合作电话:18612664989 QQ:582305286 育儿妈妈QQ群:22478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