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图
一年一度的“幼升小”挑动着家长们和房地产市场的神经。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西城学区房的业主们急不可耐,溢价率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家长们同样坐不住,在窗口期关闭前,携巨资抢搭末班车,夹在中间的房产中介和北京楼市迎来今年的小阳春。
原因众所周知,西城区卸下了最后的倔强,投奔“多校划片”的怀抱。这纸文件让西城学区房供需两端的业主和家长炸了锅。子女教育向来是中年人焦虑的主要来源之一。虽然千万级的“小破老”不一定能保送清北,但还是能给“后浪”们创造足够多的选择的权利。
只不过,学区房这条路似乎要重新评估了。原本,买学区房既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也是一门稳赚不赔的投资,上学是刚需,孩子毕业后转手不愁没有高溢价后的接盘侠,尤其是在教育资源富集的西城。但是,此后的规则变成了“多校划片”,这意味着买房无法锁定对应学校的学位,与此同时,“六年一学位”的硬杠杠也把房子的转手率给压了下来,间接导致了升值空间的压缩。
学区房当然不是北京独有。某种程度上,学区房是中国教育资源稀缺最真实的写照和衡量标准。有限的教育资源需要依赖一定标准进行分配,学区房背后的就近入学标准,初衷也是为摆脱按价择校的公平设计。只不过,当教育、户籍和住房捆绑在一起时,又诞生了学区房这样一个畸形但必然的市场产物。
实际上,这些年来,政策层面在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化上一直锲而不舍。早在两年前,同为教育资源高地的海淀、东城就迈进了“多校划片”的河流。就北京城六区而言,西城只是最后一块拼图。同时,又由于西城以及北京的特殊性,此次改革的意义显得颇为深远,被解读为全国性的信号。
值得提出的是,此次改革提出的另一个政策背景在于楼市调控。学区房与教育资源的脱钩,既是教育回归公平本质的应然,也是“房住不炒”大趋势下的必然。目前房价高企的原因,很大程度在于房子是叩开公共资源大门的硬通货,这其中也包括教育资源。
从这层意义看,学区房降温的意义统一于政府对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追求。当然,要实现这一点,仅凭“多校划片”远远不够。物以稀为贵。调整分配方式是权宜之计,要从根本上解决“僧多粥少”的局面,必须进一步通过市场化改革手段,盘活资源,增加供给。不论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的提高,还是推动民办学校发展,亦或是集团化办学的兴起,都是开源之策。有案例显示,学区房的走红也源于教育资源市场化程度不够。例如,在教育市场化比较深入的上海,学区房的溢价则相对较低。
唯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教育的彻底归教育,房子的归房子。
原标题:学区房不是原因,是结果
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