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组一(每题3分,共60分)
第 1 题1.有两个重要因素(参数)决定着动物种群的增长,是哪两个? A.出生率和食物供应
B.死亡率和迁移率
C.死亡率和种群占据的地域面积
D.出生率和死亡率
第 2 题 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A.一块油菜地里的油菜
B.一座山上的树
C.一个公园里的草地
D.一个池塘里的鱼
第 3 题 下面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中的个体之间可相互交配繁殖
B.一个种群由许多同种个体组成
C.种群的个体数量是经常变动的
D.种群内的个体间年龄结构不发生变化
第 4 题 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第 5 题 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UploadFiles/mnkc/20081119094245733.jpg)
A.衰退型和增长型
B.增长型和衰退型
C.稳定型和衰退型
D.稳定型和增长型
第 6 题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A.50只
B.42只
C.92只
D.160只
第 7 题 在密闭状态下,用葡萄糖培养液培养酵母菌时,下列环境因子中不会影响种群密度的是
A.温度
B.水分
C.养料
D.容器形状
第 8 题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B.种群中的全部个体的基因组成了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C.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变大
D.种群增长率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的各阶段是不同的
第 9 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第 10 题 在下面所示的年龄组成示意图中,种群密度在一定时间内能快速增长的是
![](/UploadFiles/mnkc/20081119094825888.jpg)
第 11 题 下面哪一描述,不适于种群特征
A.迁入率
B.性别比例
C.年龄组成
D.出生和死亡
第 12 题 下面的叙述,不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B.一片树林中所有的鸟
C.一个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
D.一棵棉花上所有的棉蚜
第 13 题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A .种群密度
B. 出生率和死亡率 C .迁入率和迁出率
D.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第 14 题 在研究光照强度对某种鸟鸣叫次数的影响中,下列设计不符合研究要求的是 A.记录一天内不同时间同一地点该种鸟鸣叫次数
B.记录同一时间不同天气该种鸟鸣叫次数
C.记录繁殖季节该种鸟雌鸟和雄鸟鸣叫次数
D.记录不同季节同一地点该种鸟鸣叫的次数
第 15 题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
第 16 题 右图表示某种群年龄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UploadFiles/mnkc/20081119095452836.jpg)
A. 该种群一定是生活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
B. 该种群的出生率一定大于死亡率
C.该种群一定能适应所生活的环境
D.该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第 17 题 17.下图是依据我国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人口年龄组成图,其中完全正确的描述是
![](/UploadFiles/mnkc/20081119095613972.jpg)
A.图(1)是增长型,从图(3)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
B.图(1)、图(2)、图(3)都是衰退型
C.图(2)是典型的稳定型,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
D.图(1)、图(2)、图(3)都是稳定型
第 18 题 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正确说法是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第 19 题 从理论上分析,草原灭鼠应注意避免鼠群增长曲线处于“S”型曲线的
A.即将增长的水平
B.1/4K的水平
C.1/2K的水平
D.K的水平
第 20 题
20.生态学家以年龄为横座标,以存活数量的对数值为纵座标,绘制出种群的存活曲线。某野生鱼类和人类的存活曲线分别属于
![](/UploadFiles/mnkc/20081119095942893.jpg)
A.Ⅰ和Ⅱ
B.Ⅱ和Ⅲ
C.Ⅰ和Ⅲ
D.Ⅲ和Ⅰ
二、选择题组二(每题4分,共40分)
第 21 题 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UploadFiles/mnkc/20081119100045646.jpg)
A.10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第 22 题 下图是某地区广东松的种群年龄结构调查结果,该种群的最终发展趋势是
![](/UploadFiles/mnkc/20081119100230139.jpg)
A.总数量增加
B.种群密度下降
C.环境阻力不变
D.营养级能量增加
第 23 题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种群增长量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第 24 题 生态环境优良的某海滩一种对虾种群现存量约2 000吨。一般情况下每年该种群最多可增加200吨,为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理论上每年最多可捕捞对虾的量是
A.2000吨
B.1200吨
C.100吨
D.200吨
第 25 题
25.右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UploadFiles/mnkc/20081119100525803.jpg)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第 26 题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UploadFiles/mnkc/20081119100639192.jpg)
第 27 题 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①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 ②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④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 28 题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J”型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分别是
![](/UploadFiles/mnkc/20081119100828399.jpg)
第 29 题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调查发现某种一年生植物(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果)的种群中存在下列情形:①因某种原因导致该植物的收获种子中大约只有80%能够发育成成熟植株;②该植物平均每株可产生400粒种子;③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目前种子数量为a(全部发育),则m年后该植物的种子数量N可以表示为
A.400a0.8m
B.0.8a400m
C.a320m
D.320am
第 30 题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计数,统计发现血球计数板的小方格(2 mm×2 mm)内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为13个。假设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 mm,那么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个数约为
A.5.2×104
B.3.25×105
C.5.2×103
D.3.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