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5 每题4分,6-9 每题5分,共40分)
第 1 题
第 2 题 下面词语写错误的是( )
A.连绵不断
B.意味生长
C.夕阳西下
D.大雨滂沱
第 3 题 “蔫(niān)”会读,但不知道什么意思,查字典,正确的做法是( )
A.在音节表里找到音序N,再在音序N里找到音节niān 。
B.在音节表里找到音序n,再在音序n里找到音节niān 。
C.在音节表里找到音序N,再在音序n里找到音节niān 。
D.在音节表里找到音序N,再在音序N里找到音节nān 。
第 4 题
第 5 题 下面句子标点使用错误的是( )
A.不懂,你完全可以来问我呀?
B.这件事情你做对了。
C.今天我很高兴,因为今天是我生日。
D.呀,这种事情你也干得出来!
第 6 题 填入画线部分最恰当的词语是( )妈妈很勤劳,总是把家里收拾得 。
A.一尘不染
B.兴高采烈
C.乱作一团
D.五颜六色
第 7 题 画线的部分应该填入的内容是( ) “文房四宝”是指 。
A.桃、李、杏、梅
B.松、竹、梅、李
C.笔、墨、纸、砚
D.梅、兰、竹、菊
第 8 题 画线的地方应该填入哪一诗句?(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夜半钟声到客船。
A.停车坐爱枫林晚
B.草长莺飞二月天
C.姑苏城外寒山寺
D.春风又绿江南岸
第 9 题 下面的诗句中,哪句没有写到月亮?( )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B.少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
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2分)
第 11 题 《山行》中的“坐”是因为的意思,“霜叶”指被秋霜打过的枫叶。
第 12 题 《枫桥夜泊》中的“枫桥”写的就是我们苏州的枫桥。
第 13 题 绿叶植物呼吸的过程是吸进二氧(yǎng)化碳(tàn),呼出氧气。
第 14 题 “根深固本”“根深叶茂”“叶落归根”“喜出望外”都写对了。
第 15 题 “烈日当空”“骄阳似火”“满头大汗”“金风送爽”都可以用来写夏天的。
三、课内阅读(每题5分,共20分)
第 16 题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这节诗选自课文 。( )
A.《我们伟大的祖国》
B.《我的祖国》
C.《让我们荡起双桨》
D.《祖国花朵》
第 17 题 这节诗描绘的是少先队员泛舟北海的画面,北海在:( )A、北京
B.杭州
C.苏州
D.大连
第 18 题 在诗中反复出现的诗句是:( )
A.让我们荡起双桨
B.小船儿推开波浪
C.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D.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第 19 题 这首诗的作者是:( )A、聂耳
B.乔羽
C.蒋大为
D.孙友田
四、课外阅读(每题4分,共28分)
第 20 题 能牧(mù)羊的狼 自古以来,狼和羊始终是一对天敌,狼往往会把羊吃掉。可生活在北极的爱斯(sī)基(jī)摩(mó)人,却能将凶残(cán)的狼训练成他们养羊的帮手。爱斯基摩人很懂狼的习性,他们先将羊肉放上很多盐(yán),再把羊肉烧熟,然后让狼饱吃一顿,当狼吃过这些羊肉后,便会呕(ǒu)吐不止,就这样反复的让狼吃,直到狼知道羊肉不好吃或不能吃时,再着手训练。训练好了,狼就不屑(xiè)于吃羊肉了,并像牧羊犬一样成为看守羊群的“好帮手”了。 爱斯基摩人是这样把凶残的狼训练成能牧羊的狼的:( )
A.把羊肉烧熟,反复的让狼吃饱,直到狼知道羊肉不好吃或不能吃时,再着手训练。
B.在羊肉上放很多的盐(yán),反复的让狼吃饱,直到狼知道羊肉不好吃或不能吃时,再着手训练。
C.反复的让狼吃饱羊肉,直到狼知道羊肉不好吃或不能吃时,再着手训练。
D.先将羊肉放上很多盐(yán),再把羊肉烧熟,然后让狼饱吃一顿,就这样反复的让狼吃,直到狼知道羊肉不好吃或不能吃时,再着手训练。
第 21 题 狼能成为看守羊群的“好帮手”,是因为:( )
A.爱斯基摩人很懂狼的习性,并通过专门训练而成的。
B.狼和羊始终是一对好朋友。
C.狼很善良,对羊不感兴趣。
D.狼不喜欢吃羊肉。
第 22 题 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在夜晚,狼的眼睛可以发出可怕的绿色光芒。
B.狼爱在夜晚嚎叫。
C.狼不会摇尾巴。
D.狼是很凶残的动物。
第 23 题 会变色的鱼 鱼类的乔装本领能使它们有效地保护自己。除了乔装,有些鱼还有更惊人的本领,例如变色。它们可以像变色龙一样,以周围的环境作底色,把自己从一种颜色变成另一种颜色。 像生活在我国海南岛一带的石斑鱼,能很快地从黑色变为白色,从黄色变为绯红色,从红色变为淡绿色,还能使身上的点、斑、带、线忽明忽暗,需要时显亮出来,不需要时暗淡下去。 还有比目鱼,它的背部斑点一般情况下是桔红色的,如果它游到有白色卵石的水底,斑点就变成了白色。生活在污泥砂石中的海底菱(líng)鲆(píng)鱼,身体是灰色的,如果把它放到铺满砂子的水箱中,它就变为黄色。 还有生活在亚马逊河的叶鱼,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颜色。它漂浮在水面上,像一片片枯树叶。它就凭着自己独特的伪装术袭击猎物。 鱼类的变色,主要是为了适应环境,隐蔽自己,躲避敌害。但也不全是这个缘故。像雄斗鱼在打架前,体色会改变。这和我们人类在受到激怒或刺激时面色发生改变有点相似。还有的鱼变色是在求偶期,那是为了吸引异性。 那么,鱼类为什么能变色呢?这是鱼的色素细胞活动造成的。变色的动力是由于外界的刺激通过眼睛而引起的。如果把一条会变色的菱鲆鱼眼睛罩住,再把它从深色的背景移到另一个浅色背景,这时它的颜色就不会有什么改变。 你知道鱼类会变色是由什么造成的?( )
A.身体长大
B.所吃食物不同
C.季节变化
D.色素细胞活动
第 24 题 身体能从灰色变成黄色的鱼是:( )
A.比目鱼
B.菱鲆鱼
C.石斑鱼
D.叶鱼
第 25 题 叶鱼像一片片枯树叶似的漂浮在水面上,它这样做是为了:( )
A.装饰自己,吸引异性
B.随水漂流,节省体力
C.伪装自己,袭击猎物
D.保护自己,以防受伤
第 26 题 下面哪一项说法是错误的?( )
A.雄斗鱼在打架前,身体是会变色的。
B.石斑鱼能变好几种颜色。
C.罩住菱鲆鱼的眼睛,它也会变色。
D.鱼类的乔装本领能使它们有效地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