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搜索:  
热门关键字: 会计师 工程师 公务员 司法 报关员 执业药师 执业医师
所需点数:0
卷面总分:100
参考人数:6
答题时间:20 分
试题星级:
试卷来源:互联网
上传时间:2010-3-6
上传者:admin
试卷说明
    一、基础知识(每题4分,共20分)
    1 下面选项中,读音全部正确的(     )                                             
    A.困境(kùn jìn)      每逢(měi féng)    
    B.重阳(chóng yáng)  甚至(shèng  zhì)   
    C.辛勤(xīn qíng)      湖泊(hú  pō)    
    D.富翁(fù  wēng)     枫桥(fēng  qiáo )


    2 下面选项中有错别字的是(    )
    A.意味深长     一帆风顺    叶落归根    人流如潮         
    B.孜孜以求     竞相开放    无影无踪    一碧如洗      
    C.沧海一粟     迫不急待    美不胜受    峰拥而至
    D.学海无涯     亲密无间    经久不息    车水马龙


    3 下面一组同音字写对的是(    )            (  )蜓   (  )晰     轻(  )   (  )翠   (  )盆大雨
    A.蜻  清  轻   清   倾            
    B.蜻  青  轻   青   倾 
    C.蜻  清  轻   青   倾            
    D.蜻  轻  清   青   倾 


    4



    5 下面是要求背诵的课文中的语段,不正确的是(    )
    A.王维思绪万千,提起笔来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B.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C.夜幕降临了,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出现了一颗颗小露珠。露珠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到黎明的时候,已经有黄豆粒那么大了。        
    D.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二、语言运用(每题5分,共20分)
    6 下面哪个选项搭配不合适?(     )
    A.香港——“东方之珠”           
    B.杭州西湖——天堂明珠       
    C.拉萨的天空——圣地的窗帘       
    D.北大荒的原野——一片寂静


    7 下面诗词搭配不正确的是:(       )
    A.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D.沾衣欲湿杏花雨,只缘身在此山中。


    8 爸爸今年中秋节出差在外,那天他打电话回来,说非常想念我们。爸爸那时的心情,我们可以用所学的诗句“                   ,                 ”来形容。(  )
    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9 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正确的排序是:(   )( )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一眨眼,火烧云又下去了。( )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不见了。( )不一会儿,火烧云上来了。( )天空出现了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A. 5 4 1 2 3      
    B.3 4 2 5 1       
    C.5 4 3 2 1       
    D.2 4 5 3 1


    三、课文理解(32分)
    10
    (一)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选对,错误的选错 (每题2分,共12分)


    11 小露珠真美丽,像钻石那么透明,像水晶那么闪亮,像珍珠那么圆润。


    12 诗句“淡妆浓抹总相宜”说的是杭州的西湖。“夜半钟声到客船”写的是苏州的寒山寺。


    13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大禹;替父从军的是花木兰;纸上谈兵的是赵括;卧薪尝胆的是勾践。


    14 《每逢佳节倍思亲》采用“文包诗”的形式,表达了诗人王维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15 “我的各科成绩都比去年增加了。”这是一句病句。


    (二)课内阅读(每题5分,共20分)
    16     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观赏海豚、海狮精彩表演的游客。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目。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之一。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东方之珠”》 节选



    17 在海洋剧场海豚和海狮没有表演的节目是(  )
    A.钻圈          
    B.摔跤          
    C.举重          
    D.嬉水跳跃


    18 “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中的“鳞次栉比”写出了香港的(    )A、人多          
    B.商品多        
    C.车多        
    D. 高楼密集    


    19 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
    A.短文主要从浅水湾、海洋公园和铜锣湾这三个景点突出了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B.铜锣湾是香港的三大闹市口。          
    C.阅读中,我们抓住“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就能感受到铜锣湾的繁华热闹。  
    D.节选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夜晚的香港,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句表现了这座城市的美丽。


    四、课外阅读(每题4分,共28分)
    20 我 要 一 本 书     罗蒙诺(nuò)索夫是俄国有名的科学家。他是渔民的儿子,12岁的时候,白天,他跟着父亲打鱼,晚上,躲在板棚里看书。     有一次,罗蒙诺索夫的父亲在海上捕鱼,忽然,一阵狂风,把他的帽子吹到了甲板上。不一会,海上掀起了巨浪,船上的帆篷被吹落了,情况十分紧急。     罗蒙诺索夫不顾一切沿着摇晃的桅杆爬上去,很快地把吹落的帆篷扎牢了。鱼船恢复了平静。      狂风过去以后  父亲把他拉倒身边  笑眯眯地说  孩子  我要奖赏你的勇敢  给你买件麂(jǐ)皮上衣  好吗      罗蒙诺索夫摇摇头。     “那你要什么呢?”     “我要一本书,爸爸,其它我什么都不要。”     “难道一件麂皮上衣还比不上一本书?”     “爸爸,我要一本什么都有的书,比方,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为什么黑夜过去就是黎明……”      父亲和水手们听了,都惊奇地睁圆了眼睛。       给短文中画线的语句加上标点,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1 “难道一件麂皮上衣还比不上一本书?”与这句话意思不同的是:(   )
    A.一件麂皮上衣肯定比不上一本书。     
    B.一件麂皮上衣肯定比得上一本书。
    C.一件麂皮上衣怎么可能比不上一本书?
    D.一件麂皮上衣怎么会比不上一本书? 


    22 “父亲和水手们听了,都惊奇地睁圆了眼睛。”这是因为:(     )
    A.罗蒙诺索夫从小就要一本什么都有的书。
    B.罗蒙诺索夫要了一件价格昂贵的麂皮上衣。
    C.罗蒙诺索夫不顾一切沿着摇晃的桅杆爬上去,很快地把吹落的帆篷扎牢了。
    D.罗蒙诺索夫太勇敢了。


    23 邮 票 齿 孔 的 故 事     1840年,英国首次正式发行邮票。最早的邮票跟现在的不一样。每枚(méi)邮票的四周没有齿孔,许多枚邮票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得用小刀裁开。     18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阿切尔到伦(lún)敦(dūn)一家小酒馆喝酒。在发明家的身旁,一位先生左手拿着一大张邮票,右手在身上翻着什么。看样子,他是在找裁邮票的小刀。那位先生摸遍身上所有的衣袋,也没有找到小刀,只好向阿切尔求助:“先生,您带小刀了吗?”阿切尔摇摇头,说:“对不起,我也没带。”那个人想了想,从西服领带上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都刺上小孔,邮票便很容易地被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     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他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阿切尔开始了研究工作。很快,邮票打孔机造出来了,用它打过孔的整张邮票,容易一枚枚地撕开,使用的时候非常方便。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   文章哪一部分写英国发行了最早的邮票,但邮票的四周没打孔很不方便?(     )
    A.第1自然段      
    B.第2自然段       
    C.第3自然段       
    D.整篇短文


    24 “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与这句话意思相同的是:(    ) 
    A.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
    B.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很不好。    
    C.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那多好呀。    
    D.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肯定不好。


    25 “邮票齿孔”是指:(       )
    A.邮票上带齿的小孔                  
    B.邮票上沿小孔撕开后留下的齿        
    C.邮票上沿齿撕开后留下的小孔       
    D.邮票撕开后留下齿的小孔


    26 下面哪种说法是不对的?(   )
    A.美国是最早正式发行邮票的国家。
    B.英国发明家阿切尔发明了邮票打孔机。
    C.阿切尔是看见“小酒馆里的一位先生从西服领带上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都刺上小孔,邮票便很容易地被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这样一个现象,并从中受到启发,才产生了造邮票打孔机的灵感的。 
    D.《邮票齿孔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善意观察、肯动脑筋、敢于大胆地去做的英国发明家阿切尔。


考前必读
  • ·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就点击“点击进入考场”按钮即进入考场,开始计时。
  • · 考试过程中会在试卷的右侧会显示倒计时,您可以随时查看考试剩余时间。
  • · 选项前的单选框( )表示该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 · 选项前的复选框( )表示该题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答案。
  • · 当完成试卷后,可以点击“我要交卷”按钮提交试卷。
  • · 主观题可以根据参考答案自己评分;
更多>>网校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