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组(每题5分,共60分)
第 1 题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化学是材料科学发展的基础。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正确是( )
A.生活中的玻璃、陶瓷、水泥属于无机硅酸盐材料,其生产原料都需要使用石灰石
B.合金材料钢铁里的铁和碳在潮湿的空气中因构成许多原电池而易发生电化学腐蚀
C.居室装修材料如化纤地毯、三合板、花岗岩等均会释放出污染空气的甲醛气体
D.造成“白色污染”的聚氯乙烯塑料在日常生活中可用来进行食品包装
第 2 题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
A.纯硅
B.玻璃
C.纯SiO2
D.沙子
第 3 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硅酸盐工业使用的每一种原料中都必须含有硅
B.水泥、普通玻璃都是混合物
C.生产水泥和玻璃都需用石灰石
D.用纯净的石英可制成石英玻璃,它的膨胀系数小,常用来制造耐高温的化学仪器
第 4 题 “空对空”响尾蛇导弹头部的“红外眼睛”,能分辩出0.001℃的温差变化,它是由热敏陶瓷材料和热释电陶瓷材料做成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红外眼睛”对热非常敏感
B.“红外眼睛”的热目标是敌机发动机或尾部喷口高温区
C.“红外眼睛”的电阻值随温度明显变化
D.“红外眼睛”的工作原理与人眼相同
第 5 题 下列物质不属于硅酸盐的是( )
A.粘土
B.硅藻土
C.Al2(Si2O5)(OH)4
D.Mg2SiO4
第 6 题 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是( )
A.Na2SiO3
B.SiO2
C.Mg SiO3
D.CaSiO3
第 7 题 蓝色玻璃里面添加的金属氧化物是( )
A.Cu2O
B.MnO2
C.Co2O3
D.CaF2
第 8 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可以得到硅酸
B.水玻璃是一种矿物胶,既不能燃烧也不易腐蚀
C.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任何酸
D.二氧化硅是硅酸的酸酐,但不与水反应产生硅酸
第 9 题 下列对制取水泥和玻璃的共同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产设备相同
B.原料中均有石灰石
C.反应都在高温下进行
D.发生的都是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第 10 题 石灰石是许多工业生产的原料之一,但制取下列物质不需用石灰石的是( )
A.制硅酸
B.制水泥
C.制玻璃
D.制生石灰
第 11 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以三个强度等级(42.5、52.5、62.5)表示水泥的性能,等级越高性能越好
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石英玻璃
C.新型陶瓷分成两大类,即结构陶瓷(如纳米陶瓷)和功能陶瓷(如生物陶瓷)
D.在玻璃中加入金属氧化物,可以使玻璃呈现颜色,例如加入氧化亚铜(Cu2O)呈蓝色
第 12 题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明朝诗人于谦著名的“石灰吟”,其包含的化学变化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40分)
第 13 题13、陶瓷、玻璃、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第 15 题 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Na2SiO3、CaSiO3和SiO2。
第 16 题 2%硝酸银溶液中滴加2%的氨水,一开始有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会消失。
第 17 题 氮化硅是一种高温陶瓷材料,可以用来制有色玻璃。
第 18 题 高岭土的组成可表示为Al2Si2Ox(OH)y,其中x、y的数值为6、3 。
第 20 题 变色玻璃中含有的氧化铜起催化剂的作用,目的是使溴化银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