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搜索:  
热门关键字: 会计师 工程师 公务员 司法 报关员 执业药师 执业医师
所需点数:0
卷面总分:100
参考人数:2
答题时间:45 分
试题星级:
试卷来源:互联网
上传时间:2010-3-5
上传者:admin
试卷说明
    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每题4分,共40分)
    1



    2 下列各组中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恶运   黯然    踌躇    浑浑噩噩
    B.旋涡   仍就    尸骸    阴谋鬼计
    C.绯红   荒谬    泄愤    殒身不恤
    D.藉贯   荟萃    坚忍    英雄气慨


    3 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②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③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④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A.对偶    比喻    借代    对比
    B.对比    夸张    对偶    反复
    C.反复    拟人    反语    对比
    D.反复    比喻    反语    对偶


    4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要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在教育战线和全社会备受热烈反响和广泛关注。
    B.在泗水古墓的清理过程中,考古专家搜集到大量石制工具,其中有砍刀器、石箭等是用石英沙岩打制而成的。
    C.某些西方国家一再利用“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对于这种严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无理行径,中国政府理所当然地要作出强烈反应。
    D.法院查明,他在贪污受贿的罪行败露以后,还企图用几个假身份在多家银行存款的办法来转移赃款,逃避追查。


    6


    7 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身直为闺阁之臣             
    B.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C.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D.见狱吏则头枪地


    8


    9 列各句中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重为乡党所笑                 
    B.圣人不凝滞于物
    C.幽于圜墙之中                 
    D.是以见放


    10



    二、课文理解(每题3分,共15分)
    11 周国平的《直面苦难》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愤怒,但无处泄愤;我们冤屈,但永无申冤之日;我们反抗,但我们的反抗孤立无助,注定失败。”这句话采用排比的修辞,很好地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集中表达了人类在自然悲剧面前的无奈。


    12 “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引用陶潜的诗是为了说明人一死,万事皆空,流露出作者的悲观没落思想。


    13 古人对称呼颇有讲究,有谦称、敬称、贱称等。如“寡人”、“鄙人”、“仆”、“臣”、“妾”、“足下”等皆属谦称。 


    14 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之所以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是因为屈原用死来捍卫生命的意志和尊严,以死明志;而司马迁用生来昭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生践志。 


    15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的主要特点是记楚地,名楚物,作楚声,书楚语。也即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来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多用“兮”字是它的典型语言标志。屈原是《楚辞》的作者。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45分)
    16



    17


    1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战败的地方离边塞一百多里,边塞的人们都听到了这件事。后来听说李陵投降了,皇上非常生气。
    B.武帝在没有弄清事实的情况下随便听信谗言,一下子就对李陵处以重罚,这对不起李陵过去对汉家的功劳。
    C.皇上就李陵投降一事询问司马迁的意见,司马迁认为李陵非常孝顺,他不死是为了侍奉双亲。
    D.司马迁认为,李陵投降敌人只是万不得已的事情,他如果不死的话,一定还会想办法报答汉王朝的。

      

    19 对于李陵投降匈奴一事,司马迁和白居易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认为李陵战功显赫,投降非其本意,情有可原;白居易则认为李陵当死不死,违背 了做人的道理,不可原谅。
    B.司马迁认为李陵虽败,但他的战功却是“古之名将不过也”;白居易则认为李陵如果在兵败 之后,以死继之,方能“战功足以冠当时”。
    C.司马迁认为大臣们对李陵是落井下石;白居易则认为不能因为大臣们的流言而掩盖了李陵 的实质性错误。
    D.司马迁说“诚可痛也”,痛的是李陵不幸而兵败;白居易说“惜哉”,惜的是李陵兵败不死, 有失君子风范。

      

    20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0—24题。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a没有b她就正告我c先生还是写一点罢d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①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②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③ 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④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⑤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⑥我已经出离愤怒了。⑦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选自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开头用“中华民国十五年”作纪年,而不用公元纪年,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    )
    A.揭示了帝制被推翻时间已长
    B.因为人们当时不习惯以公元纪年     
    C.以示悼念文章的庄重
    D.可将“推翻帝制”与段祺瑞政府的丑行对比,起揭露和讽刺的作用


    21 对刘和珍“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理解正确的一项(     )
    A.喜爱文学                      
    B.善良温和
    C.渴求真理                      
    D.办事果断


    22 下面对文中“我独在礼堂外徘徊”中的“独”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作者难以抑制的悲愤。
    B.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与伤悲。
    C.表现了作者深沉的思考。
    D.表现了作者决心“长歌当哭”。


    23 第三段文字的层次划分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24 下列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a :“     b  ”。   c ,“     d ;
    B.a  “     b ”。    c ,“     d ;
    C.a :“    b 。”    c :“     d ,
    D.a  “     b ,”    c :“     d ,


考前必读
  • ·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就点击“点击进入考场”按钮即进入考场,开始计时。
  • · 考试过程中会在试卷的右侧会显示倒计时,您可以随时查看考试剩余时间。
  • · 选项前的单选框( )表示该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 · 选项前的复选框( )表示该题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答案。
  • · 当完成试卷后,可以点击“我要交卷”按钮提交试卷。
  • · 主观题可以根据参考答案自己评分;
更多>>网校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