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第 1 题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
A.陨星
B.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C.酒泉基地上的人造卫星
D.天空中飘动的云
第 2 题 下列各组行星中,都属类地行星的是 ( )
A.金星和火星
B.水星和木星
C.木星和土星
D.火星和木星
第 3 题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 ( )
A.内部物质核聚变反应
B.内部物质核裂变反应
C. 黑子和耀斑的能量
D.太阳风的能量
第 4 题 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是 ( )
A.太阳活动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
B.太阳活动发出的电磁波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产生磁暴现象
C.太阳黑子多的年份,降水量多
D.太阳活动放出的能量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直接所用的能源
第 5 题 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是 ( )
A.太阳黑子
B.耀斑爆发
C.太阳辐射
D.核聚变反应
第 6 题 关于宇宙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宇宙环境中具有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和矿产资源
B.人们可以利用宇宙空间具有失重的特点,在卫星上进行各种科学实验
C.太阳能是宇宙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但目前对其利用还处于研究阶段
D.对月岩标本分析发现,月岩中含有地壳中全部矿产资源,并且还富含地球没有的能源
第 7 题 下列日期或节气,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 ) A.冬至日
B.l月初
C.夏至日
D.7月初
第 8 题 地球自转一周360度,所需要的时间是 ( ) A.23时56分4秒
B.24小时
C.一天
D. l太阳日
第 9 题9.每年六、七月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移动的规律是 ( )
A.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B.一直向北移
C.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D.一直向南移
第 10 题 北京与纽约的时刻不一样,主要是由于 ( )
A.地球公转的影响
B.地球自转的影响
C.黄赤交角的影响
D.地球大小的影响
第 11 题 某地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该地位于 ( ) A.北回归线上
B.北极圈上
C.南回归线上
D.南极圈上
第 12 题 当西八区的旧金山区时为 10月 8日 6时,北京时间为 ( ) A.10月8日22时
B.10月9日18时
C. 10月8日18时
D. 10月7日22时
第 13 题 下列四城市中,6月22日白昼最长的是 ( )
A.新加坡
B.雅加达
C.悉尼
D.北京
第 14 题 下列城市中,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 A.海口
B.广州
C.武汉
D.北京
第 15 题 依据气象统计资料,我国将夏季定为 ( ) A.4、5、6三个月
B.5、6、7三个月
C.6、7、8三个月
D.7、8、9三个月
第 16 题 大气中能够成云致雨的主要成分是 ( )
A.水汽和氧
B.水汽和二氧化碳
C.水汽和氢
D.水汽和固体杂质
第 17 题 大气臭氧层 ( )
A.反射紫外线,所以气温较低
B.散射紫外线,使地面生物免受集中紫外线辐射之害
C.大气中存在臭氧的唯一场所,应该善加保护
D. 吸收紫外线,减少到地面的紫外线辐射
第 18 题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 ( ) ①地球表面平均气温降低②夜晚的最低温度降低③白天最高气温降低④气温日较差减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 19 题
第 20 题 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大致是 ( )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方向一致
D.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方向相反
第 21 题 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台风的影响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反气旋的影响
D.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第 22 题 下列地区中,气候较为湿润的有 ( )
A.西风带大陆东岸
B.西风带大陆西岸
C.信风带大陆西岸
D.高气压带控制地区
第 23 题 某天气系统的气流由中心向外逆时针方向旋转流出,该天气系统是 ( )
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第 24 题 气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 ( )
A.炎热干燥
B.寒冷干燥
C.阴雨天气
D.晴朗天气
第 25 题 常年基本上处在同一环流形势下的气候区有 ( ) ①热带雨林气候区 ②热带草原气候区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④地中海气候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第 26 题 有关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在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上必须考虑到防灾
B.机场宜建在距城市较远,地势较高,降水较多的地方
C.为使居住区街道两侧所有建筑物都有较好日照条件,城镇街道应呈南北或东西方向
D.苏州建水泥厂宜设在居民区西北方向的郊外
第 27 题 关于气象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台风是一种气旋活动,热带、副热带、温带海区均可形成台风
B.形成暴雨、洪涝的天系系统包括高压系统和锋面系统
C.我国冬半年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台风和寒潮
D.干旱是多种因素引起的,防御干旱采取的措施也是多种的
第 28 题 下列气体中造成酸雨危害的是 ( ) A.氯氟烃、臭氧
B.碳氧化合物和硫氧化合物
C.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
D.煤烟、粉尘
第 29 题 下列现象,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
A.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B.长江右岸冲刷严重
C.北京与纽约时间差
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第 30 题 当地球位于远日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C.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D.地中海沿岸地区进人雨季
二、判断题(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第 31 题31.地球上偏东地方的地方时偏早,但并不意味着偏东的地方就一定先见到太阳。 ( )
第 32 题 晨昏线是地球自转产生的,随着地球的自转,晨昏线不断西移。 ( )
第 33 题 耀斑出现在色球层,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 ( )
第 34 题 在地球南北两极只有角速度,而无线速度。 ( )
第 35 题 同一纬线上的不同地区,日出和日落的时间相同。 ( )
第 36 题 假如黄赤交角变小,那么热带、寒带的范围都将变小。 ( )
第 37 题 从天文含义看四季,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 )
第 38 题 海陆分布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从北半球消失。 ( )
第 39 题 季风是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风。 ( )
第 40 题 亚洲季风环流中,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季风是东南季风。 ( )
第 41 题
第 42 题 由该图可推断,北京时间是8点钟。 ( )
第 43 题 在A、
B.C三地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C地,白昼最长的是B地。 ( )
第 44 题
从气压分布状况而言,甲地是高压;从气流运动状况而言,乙地是气旋。 ( )
第 45 题 A地等压线分布较B地等压线分布密集,所以A地风速比B地慢。 ( )
第 46 题 甲地天气状况可能是阴雨,乙地天气状况可能是晴好。 ( )
第 47 题
第 48 题 当地球位于C点附近时,受海陆分布影响,北半球气压带、风带被破坏,副热带高气压在北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亚洲大陆形成气亚洲低压。 ( )
第 49 题 当地球位于C点附近时,此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多吹西北风,即冬季风。 ( )
第 50 题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伏旱”天气时,地球公转至B点附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