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搜索:  
热门关键字: 会计师 工程师 公务员 司法 报关员 执业药师 执业医师
所需点数:0
卷面总分:100
参考人数:2
答题时间:45 分
试题星级:
试卷来源:互联网
上传时间:2010-3-5
上传者:admin
试卷说明
    一、选择题 (每题2分 共70分)
    1 下列有关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鸦片战争的发生是英国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结果②中国的禁烟运动是导致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③在战争中,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的反侵略斗争④战争以清政府的屈服求和告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A.军事指挥的失误
    B.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同新兴的资本主义相对抗
    C.清政府的屈服求和
    D.战争准备的不充分


    3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开放通商口岸
    B.准许华工出国
    C.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D.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4 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B.加快了自然经济的解体速度
    C.促进了中国手工纺织业的发展   
    D.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5 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突出表现在
    A.惩办反帝爱国官吏   
    B.同意拆毁大沽炮台
    C.中国内地全部开放   
    D.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6 台湾人民发布檄文,抗议示威“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誓与台湾共存亡.这种悲壮情景发生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中法新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7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的标志是
    A.《天津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中法新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8 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光复会   
    B.国民党   
    C.同盟会   
    D.中华革命党


    9 广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重要发祥地,也是孙中山革命活动的主要基地。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三民主义,它
    A.表达了社会各阶层的政治经济要求
    B.明确提出了民族、民主、反帝思想
    C.是比较完整的中国民主革命的纲领
    D.提出了民主革命时期彻底的土地纲领


    10 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A.总统   
    B.议会   
    C.内阁   
    D.全体国民


    11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在全国人民中继续发扬爱国精神,努力推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进程,争取对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辛亥革命90周年是:
    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02年


    12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13 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


    14 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A.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与愿望    
    B.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D.是太平天国的反帝革命纲领


    15 从适应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下列著作最具有进步意义的是



    16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 下列各项,能够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①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②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③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④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 最能说明“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外争主权  
    B.内除国贼   
    C.废除“二十一条”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19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中心任务是
    A.确定党的行动纲领    
    B.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20 对1924-1927年大革命性质的正确表述是
    A.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C.革命统一战线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
    D.中共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


    21 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中国共产党认识的首要问题是
    A.中国革命必须走工农相结合道路   
    B.中国革命中心应从城市转向农村
    C.应以独立武装斗争挽救中国革命   
    D.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22 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
    A.南昌起义                
    B.红军长征
    C.湘赣边秋收起义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23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大


    24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第一块根据地是
    A.中央根据地  
    B.陕甘宁边区   
    C.晋察冀根据地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5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把革命火种撒播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B.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C.“避敌主力,打其虚弱”,集中有时兵力歼灭敌人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26 长征胜利会师的标志
    A.瑞金会师     
    B.遵义会师    
    C.吴起镇会师      
    D.甘肃会宁会师


    27 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B.彻底清算了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
    C.在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
    D.取消了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28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共同基础是
    A.社会性质决定的           
    B.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
    C.两党的阶级性质决定的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


    2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出现两条对立的抗战路线,它们的对立在于
    A.是否坚持持久抗战的方针         
    B.是否发动民众抗战
    C.在正面战场还是在敌后战场抗日   
    D.是消极抗战还是积极抗战


    30 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政》杂志刊诗一首:“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这是描写哪一战役的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太原会战


    31 下列事件最能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的是
    A.凇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百团大战    
    D.中国远征军远征缅甸


    32 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A.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       
    B.国内舆论要求和平、反对内战
    C.中国共产党有相当强大的力量   
    D.国内建设需要和平


    33 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的意图是
    A.与敌军进行决战               
    B.解放全中国
    C.彻底打破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D.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


    34 陈毅在一首诗中写道:“江汉战术刘邓捷,中原重见李郑回。陈谢挥戈下宛洛,聂杨立马薄燕台。”诗中反映的是
    A.解放军粉碎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B.解放军粉碎敌人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C.解放军开展战略反攻
    D.解放军开始进行战略决战


    35 重庆谈判的举行说明中国共产党 ①做到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的高度统一②恰当处理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③正确分析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社会状况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二、判断题 正确的选对,错误的选错 (每题2分 共30分)
    3636.《南京条约》的内容中最能说明英国侵华目的的规定是“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


    37 37 .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定《天津条约》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


    38 中国近代的农民阶级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资政新篇》仍体现了依托于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39 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体现了列强在这一阶段的侵华特征.


    40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将皇家园林圆明园焚之一炬.


    41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成为中国民主化的里程碑.


    42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43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同时又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44 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到来,彻底消灭了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


    45 1927年,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理论,这一理论包括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两大内容.


    46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这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47 从1947年开始中共中央认为决战时机已经到来,于是发动了辽沈 淮海 平津三大战役.


    48 1949年渡江的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全面胜利.


    49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在进攻四行仓库中,受到姚子青军队的英勇抵抗.


    50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犯下了滔天罪行,如南京大屠杀、旅顺大屠杀等。


考前必读
  • ·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就点击“点击进入考场”按钮即进入考场,开始计时。
  • · 考试过程中会在试卷的右侧会显示倒计时,您可以随时查看考试剩余时间。
  • · 选项前的单选框( )表示该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 · 选项前的复选框( )表示该题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答案。
  • · 当完成试卷后,可以点击“我要交卷”按钮提交试卷。
  • · 主观题可以根据参考答案自己评分;
更多>>网校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