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 1 题 《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外交政策
A.“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 “一大片”
第 2 题
第 3 题 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协约国集团的建立
第 4 题 “2006年11月3日—5日,在北京举行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次部长会议,这是中非关系史上有着重要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在过去的半多个世纪中,中非高层互访达800多起,迄今,中国已同48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国领导人与非洲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握手的标志性事件是
A. 万隆会议
B. 周恩来总理出访非洲
C. 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D. 非洲国家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第 5 题
第 6 题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国政府倡导的“这些原则”提出的历史场合是
A.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建交谈判
B.同印度、缅甸等国协调邻国关系的外交谈判
C.解决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国际会议
D.讨论亚非国家发展问题的万隆会议
第 7 题 “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在这个会议上,周恩来进一步阐述的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是
A.求同存异方针
B.平等互惠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多边外交策略
第 8 题 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结盟评价错误的是
A.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是结盟的基础
B.中苏结盟是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C.中苏结盟对中国建国初期的建设起了巨大帮助作用
D.中苏结盟是苏联推行霸权政策的产物
第 9 题
第 10 题 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布什所说的历史事件是
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
C.中国复关谈判胜利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第 11 题 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在表达
A.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B.国际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
C.当今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的趋势,美国难以独霸世界
D.美国的国际地位非常矛盾
第 12 题 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第 13 题 20世纪70年代美国决定与中国建交是出于
A.调整对外战略的需要
B.及早结束越南战争,从越南撤军
C.加强与中国的经济联系,摆脱经济危机
D.消除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
第 14 题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多次波折,但经双方努力又恢复和发展,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美双方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
B.中美矛盾已彻底解决
C.中美虽有分歧但无根本利害冲突
D.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正逐渐消失
第 15 题 目前,中日两国都是亚洲和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国家。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的今天,不断巩固和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近年来中日关系的发展却起伏不平,坎坎坷坷。请问目前影响中日两国关系的主要障碍是
A.领土争端
B.宗教纠纷
C.台湾问题
D.历史认识问题
第 16 题 我国新时期的对外政策有 ①不结盟政策 ②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③“一边倒”政策 ④对外开放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第 17 题 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④《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
A.②④③①
B.③④①②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第 18 题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最能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显著特征是
A.反对霸权
B.睦邻友好
C.多边外交
D.不结盟
第 19 题 2006年12月18日,朝核问题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在北京开幕,中国为促成六方会谈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体现了
A.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B.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C.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D. 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第 20 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第 21 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表现在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③在APEC等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④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第 22 题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决议使用“恢复”一词的原因是 ①中国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字国②中国是《联合国宪章》的签字国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剥夺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 23 题 1972年2月21号,一位美国总统乘坐的“空军一号”专机降落在北京机场。还没有走下舷梯,他就向周恩来伸出了手。周恩来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2年没有交往了啊!”导致22年没有交往的主要原因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美国的战争政策
B.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孤立政策
C.苏联破坏中美关系的发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第 24 题
第 25 题 2006年10月8日至9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这次访华被喻为“破冰之旅”。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有一位日本首相对华进行了二战后的“破冰之旅”,他是
A.田中义一
B.田中角荣
C.伊藤博文
D.东条英机
第 26 题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
第 27 题 20世纪70年代打破中国外交僵局、使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事件是
A.参加日内瓦会议
B.出席万隆会议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创立上海合作组织
第 28 题 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A.美国
B.苏联
C.印度
D.日本
第 29 题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访问美国的中国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胡耀邦
第 30 题 新中国成立后,改善中美关系,打开中美人民友好交往大门的事件是
A.美国兵乓球队访华
B.尼克松访华
C.毛泽东会见美国友人斯诺
D.基辛格访华
第 31 题 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A.和平与发展
B.战争与反恐
C.独立与发展
D.战争与和平
第 32 题 有人说历史上的中日关系是“两千年的友好,一百年的仇恨”。新中国成立后,中日两国敌对态势结束的标志是
A.中美关系的改善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并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1978年中日双方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第 33 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A.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有了改变
B.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
C.继续增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
D.提出“一边倒”的方针
第 34 题 当前对战争和平问题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世界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B.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
C.局部战争依然存在
D.世界大战的威胁已经过去
第 35 题 2001年10月在中国( )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A.北京
B.广州
C.上海
D.南京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第 36 题36.1953年12月,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第 37 题 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第 38 题 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标志着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第 39 题 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掀起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宣告了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
第 40 题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合作组织的诞生,是新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
第 41 题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局势转变的最关键因素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第 42 题 1954年周恩来在会见缅甸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 43 题 中美建交意味着结束了两国20多年的对抗。
第 44 题 中美之间关系开始正常化直接促进中日之间关系的改善。
第 45 题 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创始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第 46 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第 47 题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说明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第 48 题 建国初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美苏两大阵营的对立。
第 49 题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第 50 题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