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
第 1 题 西周时期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是
A.互相矛盾
B.互不关联
C.互为表里
D.互相独立
第 2 题 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皇权至上
B.权力高度集中
C.三公九卿制
D.“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第 3 题 元朝的行省制度实质上是继承和发展了
A.分封制
B.察举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第 4 题 到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政体而论有
A.民主共和制
B.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地主制和农民政权
D.奴隶制贵族专权和封建地主阶级专政
第 5 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方式相同
B.背景相同
C.目的和性质相同
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第 6 题 为了反抗外来侵略,摆脱苦难,中华民族各阶层纷纷行动起来。19世纪末,著名的反帝爱国斗争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第 7 题 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是 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②“(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③“驱除挞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须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 8 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说明
A.国共矛盾完全消除
B.中共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立场
C.抗日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D.蒋介石不再反共反人民
第 9 题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A.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B.规定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第 10 题 “文革”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造成重大破坏,主要表现在 ①人民代表大会多年没有召开 ②各级领导机关无法正常工作③各种违宪违法行为不断 ④社会极度混乱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 11 题 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造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A.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B.国共两党内战遗留的问题
C.国共两党意识形态的对立
D.李登辉、陈水扁等台独势力的破坏
第 12 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 ①“另起炉灶”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③“不结盟”④“一边倒”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 13 题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其主要促成的因素不包括
A.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B.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C.第三世界国家支持
D.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第 14 题 伯利克里在著名的《葬礼演说》中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段话反映出雅典民主的特征是
A.民主面前人人平等
B.主权在民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民主为国内人共享
第 15 题 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制定罗马法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贵族的统治②罗马法代表罗马共和国内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③罗马法的影响深远而广泛④罗马法有力地维系了帝国的统治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 16 题 英国《权利法案》的实质意义在于
A.使议会获得了局部统治权
B.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C.宣告了君主专制被正式废除
D.保障了工人权利和确立民主共和国
第 17 题 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两党选举异常激烈,但没有造成政局不稳,其主要原因是
A.美国法律健全
B.两者的根本利益一致
C.两党互相牵制
D.民主制度充分发展
第 18 题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与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其特点是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②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③国王统而不治④首相对君主负责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 19 题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因素是
A.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B.英、法、德出现重大的工人运动
C.吸收人类19世纪早期创造的优秀思想成果
D.马克思、恩格斯与工人运动密切联系
第 20 题 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经济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获得胜利
B.革命历程曲折反复
C.无产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
D.走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
第 21 题 二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转向“冷战”对峙的原因不包括
A.国家利益的冲突
B.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
C.美苏均势形成制衡
D.“北约”和“华约”的形成
第 22 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2004年1月19日,日本陆上自卫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其根本原因是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第 23 题 二战后,法国和德国(联邦德国)由敌视转为和解。下列各项中表明法德和解的最早历史事件是
A.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C.欧洲煤钢联营得到建立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
第 24 题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
A.社会制度的价值观不同
B.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C.复杂的宗教信仰和民族关系
D.各种政治力量的平衡和相互制约
第 25 题 中国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主要原因是
A.中美关系得到根本的改善
B.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力量失衡
C. 中国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
D.改革开放以后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第 26 题 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A.郡县制和封国制并行、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
第 27 题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 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 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28---35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表中的8个空格秦朝实行“人之治”,古代希腊(雅典)是“众人之治”。根据下面两段材料完成表格: 材料一:“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大会每月约举行4次,在公民大会中,容许有充分的发言自由。
公民大会会场与讲演台遗址材料二《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国家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片上的,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一百二十斤,不看完不休息。
第 28 题
.
( )
A 小国寡民的城邦政体 B大一统帝国 C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D君主独裁 E 公民大会 F君主 G极大发挥人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促成政治经济文化繁荣 H 权力集中,对广大国土实行有效的管理
第 29 题 ( ) A 小国寡民的城邦政体 B大一统帝国
C.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D.君主独裁
E.公民大会 F.君主 G.极大发挥人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促成政治经济文化繁荣 H.权力集中,对广大国土实行有效的管理
第 30 题 ( ) A 小国寡民的城邦政体 B大一统帝国
C.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D.君主独裁
E.公民大会 F.君主 G.极大发挥人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促成政治经济文化繁荣 H.权力集中,对广大国土实行有效的管理
第 31 题 ( ) A 小国寡民的城邦政体 B大一统帝国
C.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D.君主独裁
E.公民大会 F.君主 G.极大发挥人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促成政治经济文化繁荣 H.权力集中,对广大国土实行有效的管理
第 32 题 ( ) A 小国寡民的城邦政体 B大一统帝国
C.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D.君主独裁
E.公民大会 F.君主 G.极大发挥人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促成政治经济文化繁荣 H.权力集中,对广大国土实行有效的管理
第 33 题 ( ) A 小国寡民的城邦政体 B大一统帝国
C.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D.君主独裁
E.公民大会 F.君主 G.极大发挥人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促成政治经济文化繁荣 H.权力集中,对广大国土实行有效的管理
第 34 题 ( ) A 小国寡民的城邦政体 B大一统帝国
C.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D.君主独裁
E.公民大会 F.君主 G.极大发挥人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促成政治经济文化繁荣 H.权力集中,对广大国土实行有效的管理
第 35 题 ( ) A 小国寡民的城邦政体 B大一统帝国
C.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D.君主独裁
E.公民大会 F.君主 G.极大发挥人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促成政治经济文化繁荣 H.权力集中,对广大国土实行有效的管理
二、判断题 (正确的选对,错误的选错,每题2分,30分)
第 36 题 当代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因素很多,其中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最主要的原因。
第 37 题 1971年,尼克松在演讲时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那种挑战。”尼克松所说的“挑战”主要来自西欧和中国的经济竞争。
第 38 题 有人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说明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 39 题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英国、法国、德国的历史经验有密切关系。
第 40 题 一般认为,16、17世纪的英国政治制度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这里的“政治制度”是指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
第 41题 新时期中国外交致力于维护世界与周边和平环境,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
第 43 题 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基础。
第 44 题 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等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了连战一行……中共强调“一国两制”是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
第 45 题 巴黎公社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 46 题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发动了内战。
第 47 题 经过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等,解放军解放了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第 48题 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和反封建的完全胜利。
第 49 题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从实践和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第 50 题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标志国民革命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