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70分)
第 1 题 “二战”之后,美苏从盟友到对手,其主要原因是( )
A.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同盟双方对立
B.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C.两极格局关系的实质是两强争霸
D.苏联和各国革命力量的壮大影响了美国称霸
第 2 题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转变的完成,这一转变是指开始( )
A.对苏联发出了战争叫嚣
B.放弃了维护雅尔塔体系的政策
C.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D.发出了进行冷战的信号
第 3 题 苏联成立与“马歇尔计划”相对抗的组织是 ( )
A . “华约” B .经互会 C .东欧联盟 D .社会主义经济同盟
第 4 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欧洲政治格局最大的变化是( )
A.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B.美苏争霸局面形成
C.德国处于分裂状态
D.美、法、苏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第 5 题 以下历史事件中不属于“冷战”范畴的是( )
A.1949年德国的分裂
B.1948年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C.1964—1973年的越南战争
D.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第 6 题 美国策动成立北约,除企图遏制苏联以外,还有一个意图是( )
A.凌驾于联合国之上
B.分裂德国
C.称霸世界
D.援助西欧
第 7 题 二战后,南北朝鲜的分裂是由于( )
A.日本法西斯对南北朝鲜分而治之的结果
B.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的规定
C.南北朝鲜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
D.二战后,苏、美矛盾、冷战的结果
第 8 题 赫鲁晓夫在致肯尼迪的信中说:“除了此前已下达的关于停止在设置武器的建筑工地上进一步施工的命令之外,苏联政府还下令拆除您称为进攻性武器的武器,并加以包装运回苏联。”这封信反映的基本史实是( )
A.修筑“柏林墙”
B.古巴导弹事件
C.出兵阿富汗
D.星球大战计划
第 9 题 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军事集团
C.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统一集团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政治集团
第 10 题 “二战”后,美国“冷战”政策最显著的特点是 ( )
A .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 .支持希腊反动政权,阻止共产党掌权 C .组织“北大西洋联盟”,加强与苏联抗争的实力 D . 在遏制共产主义和稳定资本主义过程中不诉诸武力
第 11 题 1951 年的欧洲煤钢联营,除法国、意大利、卢森堡外,还包括( )
A .联邦德国、比利时、荷兰 B .德国、比利时、荷兰 C .联邦德国、比利时、西班牙 D .德国、英国、荷兰
第 12 题 1967年,下列哪些组织合并成欧洲共同体( ) ①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欧洲经济共同体 ③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④北约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第 13 题 促使法德两个政治宿敌开始走向和解的是( )
A.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B.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
D.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第 14 题 西欧国家成立“欧共体”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军事强大、政治稳定的统一欧洲
B.抗衡美苏,加强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C.加强西欧各国政治联盟,稳定欧洲政局
D.发展西欧资本主义,抑制苏联的影响
第 15 题 “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首要条件是( )
A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的革新和改造 B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影响 C .确立了贸易立国的思想,积极发展海外贸易 D .进行社会改革,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第 16 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80年代又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其根本原因是( )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日本已成为经济大国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第 17 题 欧共体的建立和扩展( )
A.是英国积极推动的结果
B.促使法德矛盾更加尖锐
C.使成员国内部实现了大部分商品的自由流通
D.导致美欧军事同盟关系破裂
第 18 题 欧洲共同体的实质是( )
A.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国际联盟
B. 摆脱国际霸权主义的政治联盟
C.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D. 资本主义生产力再发展的产物
第 19 题 下列哪个国家不属于欧共体的创始国( )
A.英国
B.法国
C.比利时
D.联邦德国
第 20 题 1973年,不结盟国家第四次首脑会议提出的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是( )
A.团结起来,相互支持,维护民族独立
B.共同努力,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
C.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D.正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第 21 题 1945年12月,美国关于日本战争赔偿问题的文件规定: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并把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维持在20年代后半期的水平,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不高于亚洲的其他国家。1949年美国政府决定大幅降低对日本的赔偿要求,1950年5月停止战争赔偿计划。造成美国政府变化的原因是( )
A.扶植日本对抗西欧
B.恢复日本经济,利用日本作为“冷战”工具对抗中国和苏联
C.与苏联争夺对日本的控制权
D.缓和与日本矛盾,建立良好的盟友关系
第 22 题 二战后,美国扶植日本恢复经济的措施有( ) ①削减并免除战争赔款 ②发还拆迁的工业设备 ③提供资金和物资 ④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 23 题 不结盟运动兴起和发展的重大作用不包括 ( )
A.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B.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人发展
C.建立起国际经济新秩序
D. 推动了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第 24 题 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
A.货币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
第 25 题 东欧剧变的最主要教训是( ) A .社会主义道路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B .要进行改革开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 .要时时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D .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
第 26 题 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在于( )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C.民族矛盾尖锐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第 27 题 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瓦解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东欧剧变
B.两德统一
C.苏联解体
D.第三世界崛起
第 28 题 下列对东欧剧变的描述,哪句话是错误的 ( )
A.剧变前东欧各国面临着严重困难
B.德国结束了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
C.波兰是最早发生剧变的国家
D.剧变主要是通过流血冲突完成的
第 29 题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在进入 21 世纪之后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 )
A.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B.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C.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加强
D.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和加强
第 30 题 30 .当今世界多极化的根源在于( )
A.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美国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
D.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第 31 题 欧洲联合的进程从 1951 年签订欧洲煤钢联营开始,不断向前发展,一直到1993年欧洲联盟的成立。推动欧洲走向联合的动力是 ① 同美国争夺非洲殖民地 ② 稳定和发展西欧 ③ 同苏联抗衡 ④ 摆脱美国的控制( )
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① ③ ④
D. ① ② ④
第 32 题 目前世界格局中存在的主要的力量中心是( ) ①美国 ②欧洲联盟 ③日本 ④俄罗斯 ⑤中国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⑤
第 33 题 “冷战”结束后,经过十多年的较量和磨合,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
A.美国独霸世界的局面
B.“一超多强”的局面
C.多极化趋势
D.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
第 34 题 日本什么时候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 ( )
A.20世纪6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
第 35 题 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 … … 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的那种挑战。”文中的“挑战”是指( )
A .苏联的威胁 B .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 C .第三世界崛起 D .美国经济滞胀
二.判断题 (正确的选对,错误的选错,每题2分,共30分)
第 36 题 “冷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敌对政策,以“抑制”共产主义。
第 37 题 杜鲁门主义宣布后,德国成为美苏冷战的主要焦点。
第 38 题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将正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行动纲领。
第 39 题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 40 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走向联合自强的道路,向独立自主方向发展。
第 41 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苏联成为世界的霸主。
第 42 题 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发表演说攻击苏联,标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冷战。
第 43 题 20世纪60年代,欧共体在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共同政策,走向了政治上的联合。
第 44 题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帮助日本进行民主改革,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 45 题 苏联的经济改革直接导致了其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第 46 题 日本将两极格局的瓦解视为跻身政治大国的大好时机,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第 47 题 杜鲁门主义的实行,使美苏的两极格局形成。
第 48 题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朝鲜分裂为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第 49 题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第 50 题 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的政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