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每题5分,共25分)
第 3 题 恩格尔系数越大,表明人们的生活水平越高。
第 5 题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成正比。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75分)
第 6 题6.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属于……………………………………………… ( )
A.钱货两清的消费
B.贷款消费
C.租赁消费
D.劳务消费
第 7 题 许多姑娘结婚时所穿的婚纱是租来的,租赁消费的特点是…………………… ( )
A.不变更商品所有权,在一定时期内获得该商品的使用权
B.在一定时期内既有所有权,也有使用权
C.在租赁期内既没有所有权,也没有使用权
D.当前获得商品的最佳方式
第 8 题 从今年6月1日起,国家规定商场实行有偿提供塑料袋。少用或不用塑料袋是消费者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在现阶段,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消费者应该坚持的消费观念( ) ①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②减少浪费,勤俭节约 ③超前消费,刺激生产 ④奉献社会,服务社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 9 题 人们在媒体的广告中,经常可以看到企业请一些影视明星作为其生产产品的代言人。这种以利用名人来推销自己的产品的做法,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 ( )
A.求异心理
B.从众心理
C.求实心理
D.攀比心理
第 10 题 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因素包括…………………………………… ( ) ①居民收入 ②物价总体水平 ③恩格尔系数的变化 ④消费心理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 11 题 某中学生喜爱看书,将父母给的零花钱,大多用来购买了健康的图书和杂志。该中学生的消费属于 …………………………………………………………………………… ( )
A.生存资料消费
B.发展资料消费
C.物质消费
D.享受资料消费
第 12 题 小明的妈妈在购买商品时,根据自己的需要,注重价格、质量、服务等因素。小明妈妈的消费行为,是………………………………………………………………………… (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第 13 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居民生活大大改善,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根本原因是……………………………………………………………………………………… ( )
A.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B.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C.人们的收入大大增加
D.消费品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第 14 题 江苏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2000年、2005年和2006年分别为42.5%、40.6%、38.8%。这一变化趋势表明,我省居民………………………………………………………… ( )
A.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增加
B.家庭食品支出额在减少
C.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提高
D.以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为主
第 15 题 从今年6月1日起,国家规定商场实行有偿提供塑料袋。据调查,国家这一规定实行后,顾客购物使用塑料袋的数量明显减少。这反映了消费行为受 …………………… ( ) ①物价的影响 ②从众心理的影响 ③收入的影响 ④求异心理的影响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第 16 题 要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最根本的是…………………………………………… ( )
A.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
B.稳定物价,降低商品价格
C.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D.提高产品性能、质量和售后服务
第 17 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改善。下列不能体现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的是……………………………………………………………… ( )
A.文化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上升
B.食品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下降
C.享受资料的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上升
D.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支出都在增加
第 18 题 当前,部分中学生在日常消费中出现了追求名牌的现象。针对这这种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 ) ①摒弃盲目攀比,但不反对名牌 ②名牌就是现代、前卫,崇尚名牌合情合理 ③反对盲目攀比,摒弃名牌 ④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对待名牌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第 19 题 一位学者指出:有调查表明,拥有超前享受与消费的观念,又有中等收入的群体才是信贷消费最可能的潜在消费者。由此可以推断出,信贷消费者一般应该 ………… ( ) ①有稳定的收入 ②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 ③目前积蓄较少 ④拥有超前享受的消费观念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第 20 题 如果一个国家发生了通货膨胀,且假定人民的收入水平不变,那么这个国家的恩格尔系数会 ……………………………………………………………………………………… ( )
A. 持续上升
B. 持续下降
C. 变动不大
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