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第 1 题1、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第 2 题 我国的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 6 题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第 8 题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第 9 题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第 10 题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基点。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90分)
第 11 题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家紧急调拨救灾物资。这里的“救灾物资”: ( )
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是商品,因为它能满足灾区人 民的生活需要
C.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第 12 题 关于货币,下列哪种说法错误是的: ( )
A.货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B.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C.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D.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第 13 题 《卖炭翁》中的“心忧炭贱愿天寒”,表明碳的价格是 ( )
A.由天气决定
B.由需求决定
C.受供求关系影响
D.由卖炭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第 14 题 今年下半年,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价均有下降,房产开发商对新的土地拍卖已不再热衷,甚至出现了退地现象,房产开发楼盘明显减少。可见,商品价格的变动: ( )
A.能调节生产规模
B.能够刺激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
C.能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D.归根到底是由价值决定的
第 15 题 随着房价的下跌,“买涨不买落”的消费心理极大抑制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持币观望者大有人在。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 )
A.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购买者就会减少
B.某种商品价格下跌,购买者一定增加
C.消费者享有消费自由,可根据商品价格的涨跌决定要不要购买
D.消费行为受人们的心理预期因素影响
第 16 题 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再次证明了,我国把坚持扩大内需,重点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的正确性。我国坚持这一方针的主要的经济学依据是 ( )
A.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B.消费是生产的基础
C.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
第 17 题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①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②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③能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 ④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第 18 题 2008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也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金融服务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据此回答 18、19 两题:这主要表明: ( ) ①非公有制可以成长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 ②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可以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可以在市场公平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第 19 题 要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必须做到 ( ) ①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②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 ③就全国而言,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④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体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 20 题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由 ( ) ①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②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③ 我国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的 ④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决定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第 21 题 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是 ( )
A.合伙制
B.股份制
C.公司制
D.股份合作制
第 22 题 作为企业特有的一种无形资产,渗透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个环节,最终能通过产品和服务形成该企业竞争优势的是 ( )
A.绚丽的广告
B.先进的生产设备
C.雄厚的资本
D.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第 23 题 就业对劳动者来说是 ( ) ①依法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②获得劳动报酬的重要手段 ③从事与个人兴趣完全一致的工作 ④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 24 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这部法律: ( ) ①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②明确了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③为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 ④有利于国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 25 题 债券与股票的共同点是 ( ) ①都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有价证券 ②都是筹集资金的手段 ③性质相同,都是投入公司的资金所有权证书 ④受益权相同 ⑤偿还方式相同
A.①③
B.②③⑤
C.①②
D.①②④
第 26 题 在投资选择问题上,给投资者的建议是 ( ) ①多投资多回报 ②既要考虑收益,又要考虑风险 ③注意多元化,又不要过于分散 ④量力而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 27 题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居于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 )
A.社会总产品
B.个人消费品
C.生活必需品
D.物质总产品
第 28 题 某位国有独资企业技术骨干的年收入,由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等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B.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
C.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分配,股票投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D.工资属于按劳分配,奖金、股票投资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
第 29 题 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孔子的话对我们今天的有益启示主要是: ( )
A.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B.必须高度重视分配中的公平问题
C.必须坚持效率优先
D.社会成员之间应该没有收入分配上的差异
第 30 题 江苏省08年春学期开始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并免费提供课本,所需费用全部由财政承担,这说明 ( )
A.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证
B.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证
C.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D.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第 31 题 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是 ( )
A.税收具有强制性
B.税收由税务机关征收
C.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D.税收的法律依据
第 32 题 我国税收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这意味着 ( )
A.国家直接运用经济手段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B.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C.财政收入增加,国家职能将得到较好发挥
D.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第 33 题 胡锦涛强调,必须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据此回答33、34题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体现了 ( ) ①兼顾公平原则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③先富帮后富,同步富裕的精神 ④效率优先的原则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 34 题 要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根本上说必须 ( )
A.免征各种针对居民个人的税收,切实减轻居民的税收负担
B.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杜绝一切非法收入
C.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百姓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D.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的经济水平
第 35 题 2008年9月,全国许多地方发现了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这主要反映了市场调节的 ( )
A.盲目性
B.自发性
C.滞后性
D.法制性
第 36 题 三鹿等婴幼儿奶粉事件说明 (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以宏观调控为基础
B.良好的市场秩序主要依靠道德规范来维护
C.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D.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第 37 题 从2008年10月9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到12月底的不到100天的时间里中国人民银行5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中国政府充分考量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之后作出的“亮剑”。这样做: ( )
A.是运用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B.是为了确保人民币不贬值
C.是运用经济手段,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D.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有效的措施
第 38 题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D.统筹兼顾
第 39 题 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的最重要的原则是 ( )
A.市场准入原则
B.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
C.非歧视原则
D.互惠互利原则
第 40 题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必须拓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以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B.要注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
C.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D.要加大利用外资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