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第 2 题 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第 3 题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一种方式。
第 4 题 人民政府承担重要的职能,但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
第 7 题 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第 8 题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一切活动。
第 9 题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90分)
第 11 题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根据这一决定,我国将首次在农民工队伍中产生全国人大代表。这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 ) ①绝对性 ②真实性 ③全民性 ④广泛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第 12 题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据此回答12、13题 我国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表明( )
A.我国公民有充分的政治自由
B.我国享有民主的主体范围在扩大
C.构建和谐社会要以政治文明建设为中心
D.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
第 13 题 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公民要想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做到 ( )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遵循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职责、程序和要求 ③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④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第 14 题 网络里所说的晒客,源自英文“Share(分享)”,指的是那些热衷于用文字、照片和视频等方式将私人物件以及生活经历放在网上曝光、与人分享的网友,是继博客、播客、换客等群体后兴起的又一“网络群体”。“晒客”族的一句口号就是:“只有不想晒的,没有不能晒的。”这种观点( )
A.是正确的,因为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B.是正确的,因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是错误的,因为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D.是错误的,因为自由是不存在的
第 15 题十七大报告提出,“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说明在处理公民与国家关系时,应坚持:( )
A.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C.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D.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第 16 题 2008 年“两会”期间,人民网开展了“我有问题问总理”的网上调查,参与网民达数千万,提出的问题超过百万。从民主决策的方式看,公民参与网上调查属于( )
A.舆论监督制度
B.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C.信访举报制度
D.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第 17 题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建立了一系列政治制度。其中农村的村民委员会是我国的( )
A.基层政权组织
B.基层自治组织
C.基层社会团体
D.基层经济组织
第 18 题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可以利用多种方法和渠道,如( ) ①信访举报制度 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③专家咨询制度 ④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⑤舆论监督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③⑤
C.①②⑤
D.②③④⑤
第 19 题 举报是公民的义务,经济犯罪案50%以上线索来源于举报。另据统计显示,在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贪污贿赂案中,80%以上的线索来源于群众举报。群众源源不断的举报,为检察机关查办案件提供了大量线索。这说明( )
A.举报制度是国家重要的政治制度
B.消除腐败的根本途径是发动群众举报
C.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具有广泛性
D.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及时查处腐败,维护国家利益
第 20 题 2008年1月22日,“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听证会在北京召开。各方代表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发改委出台调整手机漫游费新方案。这一听证会的召开( )
A.目的是为了决策利民
B.表明公民有更多的机会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C.说明人民民主具有法律的、物质的保障
D.体现有效行使监督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第 21 题 “十五”期间,广东省各级人民政府环保投入近2000亿元,实施了珠江综合整治等重大环保工程,这体现了政府履行( ) A.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B.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第 22 题 某省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打造“信用政府”的口号,提出要说实话、办实事、言必信、行必果、取信于民。这充分体现了政府( )
A.依法治国的原则
B.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C.民主集中制原则
D.所有的决策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
第 23 题 2007年11月,江苏省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正式启动,这一制度的实施,有利于( ) ①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②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③建立服务型、法治型政府 ④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决定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 24 题 2008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更有效地监督政府”。在我国,保证把人民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必须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其关键是( )
A.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B.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C.加强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
D.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第 25 题 汶川地震让半个亚洲震动,让整个世界震惊。党和政府及全国人民迅速应对震灾赢得世界赞誉。俄新社评论说,“一个总理在两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数十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这体现了( ) ①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③我国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 26 题 在促进政府解决物价、住房、医疗、教育和就业等民生问题上,人大代表应该 ( )
A.行使质询权,对政府工作提出反对意见
B.行使决定权,对国家重大事务作出决策
C.行使立法权,按照人民群众要求制定法律
D.行使提案权,依法提出有关问题的议案
第 27 题 2008年3月5日至1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回答27、28题本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报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B.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是全国人大的职能部门
C.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必须对人大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
D.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
第 28 题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国家机构实行( )
A.民主集中制
B.三权分立制
C.依法治国
D.对人民负责
第 29 题 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十七大代表的选举,选举单位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代表会议时,代表候选人一般应多于应选名额的15%。这进一步扩大了选举人的选择范围。这一规定( ) A.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
B.保证了人民代表真正代表人民的意志
C.说明了差额选举是最完美的选举方式
D.为我国民主选举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第 30 题 我国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 A.民族区域自治
B.坚持国家的统一领导
C.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D.消除民族间的一切不平等
第 31 题 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经过60年的发展.内蒙古经济总量已跃升为全国第17 位.经济增长速度连续数年居全国第一。这主要说明( )
A.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富裕的原则
B.我国各民族在经济和杜会发展上实现了平等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 32 题 2008年3月14日,拉萨发生打砸抢烧暴力事件,面对“藏独”分子分裂祖国的恶劣行径,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理有节的措施,有效遏制了事件的进一步扩张,维护了祖国统一。据此回答32—33题:连日来,西藏宗教界爱国人士强烈谴责、愤怒声讨以达赖为首的分裂集团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扰乱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侵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罪恶行径。这反映了,在我国 ( )
A.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宗教主要起积极作用
B.宗教界人士自觉维护国家的最高利益,放弃了有神论信仰
C.宗教组织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D.我国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第 33 题 “让世界了解真相”。达赖集团操纵的西藏暴乱发生后,针对部分西方媒体的歪曲报道,许多网民奋起反击,通过各种途径予以揭露。这样做是( ) ①公民自觉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表现 ②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重要表现 ③公民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体现 ④公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重要体现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 34题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主要包括( ) ①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②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③坚持有序的政治参与 ④ 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 35 题 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联合国宪章》规定了联合国本身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是 ( )
A.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B.集体协作解决国际争端
C.主权国家可以恰当行使自卫权
D.派遣维和部队调解争端双方
第 36 题在国际关系中,我国必须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这是因为 ( )
A.我国实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C.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D.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
第 37 题经济全球化及国际恐怖主义等因素促使国家间不断加强合作,但这种合作并没有消除各国在经济上的竞争和安全上的防范。这说明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国家利益
B.国家性质
C.综合国力
D.国际竞争
第 38 题 目前,太空竞争愈演愈烈,美国超强的太空实力明显领先于其他国家,但是俄、英、法、德、日等国家在太空竞争中也正在积极奋起。此外,印、韩等国也跃跃欲试,欲借助各自科技实力和人才优势后来居上。上述材料表明:( )
A.世界多极化趋势变为现实
B.世界各国在科技上的合作进一步加强
C.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将更加激烈
D.国家力量决定国家关系
第 39 题 2008年5月7日,胡锦涛主席访问日本,称为“暖春之旅”,胡锦涛强调牢记历史并非延续仇恨,双方将增进战略互信,深化互利合作。这说明:( )
A.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B.和平共处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C.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和归宿
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第 40 题 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我国2008年度外交活动的年终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中国外交主张的“关键词”。请结合政治生活知识,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
A.独立自主 和平共处 文化渗透
B.和平发展 战略结盟 我国的独立与主权
C.多边外交 和平发展 负责任的大国
D.经济全球化 政治多极化 文化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