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组一(每题3分,共60分)
第 1 题 具有细胞壁的选项是
A.花粉
B.红细胞
C.胰岛细胞
D.流感病毒
第 2 题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主要发生在
A.前期和中期
B.末期和间期
C.前期和末期
D.末期和中期
第 3 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原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第 4 题 丙氨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共同点是
A.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B.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C.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D.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第 5 题 癌细胞容易扩散的主要原因是
A.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降低
B.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易转移
C.细胞分裂速度快,组织无限扩大
D.癌细胞代谢旺盛,容易向周围扩散
第 6 题 在制作根尖装片过程中,细胞在何时停止分裂?
A.解离时
B.漂洗时
C.染色时
D.压片时
第 7 题 对细胞中某些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可以作为鉴别真核生物的不同个体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一般不采用的物质是
A.蛋白质
B.DNA
C.RNA
D.脱氧核苷酸
第 8 题 下列有关对照实验设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B.要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
C.无关变量要始终相同且适宜
D.自变量要始终保持相同
第 9 题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能够反映该特点的实例有 ①白细胞吞噬病菌 ②蛋白质不能通过细胞膜 ③变形虫的变形运动 ④水分子能够自由进出细胞⑤细胞融合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第 10 题 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
A.细胞表面结构的改变
B.细胞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C.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D.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改变
第 11 题 ![](/UploadFiles/mnkc/20081226102233310.jpg)
第 12 题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的生物膜化学组成和基本结构完全相同
B.细胞内的生物膜在结构上是连续的,在功能上是独立的
C.细胞内丰富的膜系统是细胞内化学反应高度有序的原因之一
D.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外膜都是双层膜,共含有两层磷脂分子
第 13 题 取细胞膜上糖蛋白成分相同的两种海绵动物,将其细胞都分散成单个后混合培养,发现这两种细胞能够结合在一起;但将细胞膜上糖蛋白成分不相同的两种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后,混合培养,会发现这两种细胞不能结合在一起。这一实验现象说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
A.细胞间的相互识别有关
B.细胞间的免疫作用有关
C.细胞的分泌作用有关
D.细胞间物质交流有关
第 14 题 由于海水污染,某养殖场测试,海带吸碘能力下降。主要原因是
A.海带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减少
B.海水中碘离子浓度下降
C.海带的呼吸强度减弱
D.海带细胞膜上的载体数目减少
第 15 题 提取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对该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未见色素带,说明材料可能为黄化叶片
B.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色素不溶于层析液
C.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
D.胡萝卜素排在滤纸最前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第 16 题 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与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第 17 题 谷胱甘肽(分子式C10H17O6N3S)是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的三肽,它是由谷氨酸(C5H9O4N)、甘氨酸(C2H5O2N)和半胱氨酸缩合而成,则半胱氨酸可能的分子式为
A.C3H3N
B.C3H3O2NS
C.C3H5ONS
D.C3H7O2NS
第 18 题 ![](/UploadFiles/mnkc/20081226103123921.jpg)
第 19 题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量比为1∶2∶2时,细胞处于
A.中期或后期
B.后期或末期
C.前期或后期
D.前期或中期
第 20 题 观察在0.3 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
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B.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
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
二、选择题组二(每题4分,共40分)
第 21 题
![](/UploadFiles/mnkc/20081226103650971.jpg)
第 22 题 ![](/UploadFiles/mnkc/20081226103744864.jpg)
第 23 题 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个容器内,调整 pH 至2.0,保存37℃的水浴锅中,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第 24 题 下面对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实验室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时所用的试剂分别是层析液和无水乙醇
B.用斐林试剂检验某组织样液,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但不能说明样液中就一定含有葡萄糖
C.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和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要现配现用
D.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步骤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第 25 题 ![](/UploadFiles/mnkc/20081226104428652.jpg)
第 26 题 下列关于高倍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因为藓类的叶片大,在高倍显微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B.在低倍镜下发现了叶肉细胞,即可换高倍物镜观察
C.换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为了使高倍显微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第 27 题 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
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
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第 28 题 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
第 29 题 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第 30 题 ![](/UploadFiles/mnkc/2008122610505789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