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组(每题6分,共84分)
第 1 题 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内容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
第 2 题 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在始端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绿色化学主张在通过化学转换获取新物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子,具有“原子经济性”,因此它既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又能够防止污染。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 )
A.消除硫酸厂尾气排放 SO2+NH3+H2O=(NH4)2SO3
B.制硝酸工业尾气的氮氧化物污染 NO2+NO+NaOH=2NaNO2+H2O
C.制CuSO4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D.制CuSO4 2Cu+O2=2CuO, CuO+H2SO4(稀)=CuSO4+H2O
第 3 题 下列气体中,无色无味的是( )
A.SO2
B.NO2
C.Cl2
D.N2
第 4 题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NO在人体内起着多方面的重要生理作用。下列关于NO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O是具有刺激性的红棕色气体
B.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C.NO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
D.NO能够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中毒
第 5 题 氮的固定是指( )
A.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含氮养料;
B.豆科植物根瘤菌将含氮化合物转变为植物蛋白质;
C.将氨转变成硝酸及其它氮的化合物;
D.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含氮化合物。
第 6 题
![](/UploadFiles/mnkc/20090103150748001.gif)
第 7 题 取四张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69%的硝酸、98.3%的硫酸、新制氯水、浓氨水,四张试纸最后呈现的颜色是( )
A.白、红、白、蓝
B.白、黑、白、蓝
C.白、白、白、蓝
D.红、黑、红、蓝
第 8 题 在1mol/L的氨水1L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H3H2O为1mol ,溶质质量为35g
B.NH4+为1mol ,溶质质量为18g
C.溶解状态的NH3分子为1mol,溶质质量为17g
D.氨水中NH3、NH3H2O、NH4+三种微粒总的物质的量为1mol 。
第 9 题 将盛有12mLNO2和O2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2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是( )
A.1.0mL
B.2.4mL
C.3.6mL
D.4mL
第 10 题 右图是化学实验常用装置之一,若气体从右管进入,可用来收集的气体是( )
![](/UploadFiles/mnkc/20090103151424001.gif)
A.NO
B. N2
C. CO
D.SO2
第 11 题 贮满干燥的某种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水中,轻轻振荡,水可以充满试管。该气体不可能是( )
A.HI
B.NO2
C.HCl
D.NH3
第 12 题 在标准状况下,1L水中溶解700LNH3,所得溶液的密度为0.9gcm-3,则氨水的浓度为( )
A.18.4molL-1
B.20.4molL-1
C.37.7%
D.38.5%
第 13 题 设法把NO2和O2按4:1体积比充满一干燥的真空烧瓶中,然后把烧瓶置于水中,瓶内液面会逐渐上升,则最终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①气体体积为标准状况下测定 ②烧瓶中溶液不向外扩散)( )
A.1/14mol /L
B.1/22.4mol/L
C.1/28mol/L
D.1/42mol/L
第 14 题 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盐是( )
A.Fe2(SO4)3
B.Na2CO3
C.KNO3
D.FeSO4
二、判断题组(每题4分,共16分)
第 15 题15、区别NO2和Br2蒸气可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
第 16 题 “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是固体硝酸铵。
第 17 题 17、碳酸氢铵和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共热的离子方程式是 NH4++OH-
NH3↑+H2O。
第 18 题 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变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