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组(每题6分,共84分)
第 1 题
容量瓶上标有的是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质量 ⑤刻度线 ⑥酸式或碱式( )
A.①③⑤
B.③⑤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第 2 题
做焰色反应实验用的铂丝,每试验一种样品后都必须( )
A.用水洗涤2~3次后再使用
B.用盐酸洗涤后,经蒸馏水冲洗,方可使用
C.用滤纸擦干后才可使用
D.用盐酸洗涤后,再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到没有颜色,才可使用
第 3 题
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65K(零下108℃)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缩小
B.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玻璃态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
D.玻璃态水是分子晶体
第 4 题
下列溶液中,与100mL 0.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
A.100mL 0.05mol/L MgCl2溶液
B.200mL 0.025mol/L AlCl3溶液
C.50ml 0.1mol/L NaCl溶液
D.25ml 0.05mol/L HCl溶液
第 5 题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豆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要看到光亮的通路
D.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第 6 题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 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25℃,1.01×105Pa,64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C.在常温常压下,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在标准状况下,11.2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第 7 题
由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的体积比为( )
A.29∶8∶13
B.22∶1∶14
C.13∶8∶13
D.26∶8∶13
第 8 题
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 和 H2O 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白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D.新制氯水放置数天后pH值将变大
第 9 题
为防止贮存液氯的钢瓶被腐蚀,装氯气之前钢瓶必须( )
A. 充入稀有气体
B.除去铁锈
C.彻底干燥
D. 放入铁粉
第 10 题
把Cl2通入含22 g NaBr的溶液中,反应后加热,烘干得到固体13.1g,则此固体成分为( )
A.NaCl
B.NaCl和NaBr
C.NaBr
D.无法确定
第 11 题
下列变化过程不需要加入还原剂就能实现的有( )
A.Cl- → Cl2
B.Fe3+ → Fe2+
C.KClO3 → KCl
D.KI → I2
第 12 题
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 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ClO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B.ClO2是氧化产物
C.1 mol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D.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第 13 题
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碱性: NaOH > Mg(OH)2
B.热稳定性: Na2CO3 > NaHCO3
C.金属性:Na > Mg
D.水中溶解性:Mg(OH)2 > Na2CO3
第 14 题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硫酸: HCO3-+ H+ = CO2↑ + H2O
B.饱和石灰水跟稀硫酸反应: Ca(OH)2 + 2H+ = Ca2+ + 2H2O
C.向稀氨水中加入稀盐酸: NH3H2O + H+ = NH4+ + H2O
D.碳酸钙溶于醋酸中:CaCO3 + 2H+ = Ca2+ + H2O + CO2↑
二、判断题组(每题4分,共16分)
第 15 题
Na、Mg、Al分别与盐酸反应中若盐酸足量,等物质的量的Na、Mg、Al产生H2的质量相等。
第 16 题
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即可制得干燥纯净的氯气。
第 17 题
氯化钠和水都是稳定的化合物,使它们发生分解十分困难,只有在加压条件下才能使食盐水电解。
第 18 题
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一定被还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