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搜索:  
热门关键字: 会计师 工程师 公务员 司法 报关员 执业药师 执业医师
所需点数:0
卷面总分:100
参考人数:4
答题时间:45 分
试题星级:
试卷来源:互联网
上传时间:2010-3-5
上传者:admin
试卷说明
    一、基础知识(每题5分,共50分)
    1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       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缉查犬”的检查,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2)你读了多少书,是把书读死了还是读活了,略略交谈几句,别人就知道了你的       。 (3)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       。
    A.聚集    品位    赞扬            
    B. 云集    品位    赞叹
    C.云集    品味    赞叹            
    D. 聚集    品味    赞扬


    3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物业税,通常被称为“不动产税”或“地产税”,是抑制房地产价格增长过快的一种有力的税收杠杆,主要针对土地、房屋、不动产等方面。
    B.强调“三权制约”,注重“制度反腐”,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充分表明了我党反腐败的态度和决心。
    C.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全面启用人脸识别系统,人们在进入奥运场馆时会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安全人员就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发现各种“危险人物”。
    D.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专门规定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仅仅出现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某些条款或细则中,而且可操作性不强,内容模糊,执法主体不明。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为
    A.韩愈,字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是唐朝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文集命名为《昌黎先生集》。
    B.荀子,名况,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存《荀子》,共3篇,为荀子所作。
    C.我国古典散文发展到唐代,出现了一次巨大变革,这次变革有理论指导,有成功的实践,与当时流行的骈体“俗下文字”相对应,提倡新文体的韩愈等人,称所倡导的文体为“古文”,因而,近代研究者把这次变革叫做“古文运动”。
    D.  赫尔曼黑塞是一位伟大的作家,生于德国,后加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荒原狼》等。


    6


    7


    8


    9 下列各句与所给例句句式一致的一项是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 不拘于时


    10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广泛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B.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借助于车马的人,不是脚长得利于行走,却能到达千里远的地方。
    C.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本性与别人相比没有差别,( 只是 ) 他们善于借助外物。
    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没有强健的筋骨。


    二、课文理解(每题5分,共25分)
    11 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爪牙”在文中用的是它的比喻义。
    B. 白居易《忆江南》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里的“蓝”和“取之于蓝”中的“蓝”相同。
    C.《劝学》是《荀子》里的第一篇。节选的三段着重论述了学习应持的态度。
    D.《劝学》的作者荀子,是春秋后期赵国人,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12


    13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后面问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指出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雁荡具体而微者   
    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4


    15 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下饮黄泉”的“下”是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
    B.本段主要是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来论证的。
    C.本段三层意思各有侧重,但又紧紧相承,层层递进。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说明只要坚持,再难也能学好。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5分)
    16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6—20题。临川之东城,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①《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②,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如何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注:①荀伯子,南朝宋人。曾做过临川内史。著(临川记)。②张芝:字伯英,东汉人。王羲之曾十分欣赏他的草书,希望能与他齐名。     



    17


    18



    19  对下面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
    A.人的一种才能,就让后世的人像这样崇尚。
    B.人有一技之长,就使后世的人崇尚他到这地步。
    C.人的一种才能,就使后世的人尚且如此。
    D.人有一技之长,就让后世的人如此重视他。


    20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王右军是王羲之的别称。
    B. 王羲之的书法到晚年才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C. 曾巩写此文的目的是赠送好友,勉励他向王羲之学习。
    D.  在文中,曾巩肯定了王羲之学有所成是由于自己的努力,以此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考前必读
  • ·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就点击“点击进入考场”按钮即进入考场,开始计时。
  • · 考试过程中会在试卷的右侧会显示倒计时,您可以随时查看考试剩余时间。
  • · 选项前的单选框( )表示该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 · 选项前的复选框( )表示该题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答案。
  • · 当完成试卷后,可以点击“我要交卷”按钮提交试卷。
  • · 主观题可以根据参考答案自己评分;
更多>>网校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