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80分)
第 1 题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请问这几句词最有可能是谁创作的
A. 宋徽宗
B.唐太宗
C. 明太祖
D.秦始皇
第 2 题
2、
请问左图所示的这件文物说明了
A. 皇帝把全国的土地和人民看作自己的私产
B. 皇帝有权任免、监察官吏,直接控制全国的军队
C. 皇帝不仅可以制定法律,而且可以超越法律,为所欲为
D.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第 3 题 初中语文课本上《捕蛇者说》里有一句话:“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请问这句话里的“人风”是避哪个皇帝的讳
A. 宋徽宗
B. 明太祖
C. 唐太宗
D. 秦始皇
第 4 题 请问下列哪一个词语不是皇帝所专用的
A. 朕
B. 钦定
C. 诏
D. 哀家
第 5 题 请问锦衣卫是由哪个皇帝设置的
A. 明太祖
B. 宋太祖
C. 明成祖
D. 唐玄宗
第 6 题 请问下列没有出现过宦官专权现象的朝代是
A. 东汉
B. 清
C. 唐
D. 明
第 7 题 请问明清时期造成广大文人“著书只为稻梁谋”的原因是
A. 宦官专权
B. 国家实行“重武轻文”的政策
C. 文字狱
D. 国家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第 8 题 “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自陛下登极初年,亦有之而未甚也。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悬磬,十余年来极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请问上面这段话最有可能是谁说的
A. 包拯
B. 于成龙
C. 和珅
D. 海瑞
第 9 题 “科道官以风闻题奏,即行察核督抚,贤者留之,不贤者去之。如此,则贪暴敛迹,循良竞劝,于民大有裨益。嗣后各督、抚、将军、提、镇以下,教官、典吏、千把总以上,官吏贤否,若有关系民生者,许科道官以风闻入奏。”请问这段材料中的“科道官”是指哪一种官员
A. 监察御史
B. 丞相
C. 太尉
D. 六部尚书
第 10 题 请问在三省六部中,负责决策职能的是
A. 尚书省
B. 中书省
C. 门下省
D. 户部
第 11 题 请问东汉后期在地方上实行的制度是
A. 郡、县两级制
B. 行省制
C. 州、郡、县三级制
D. 以省领路、府、州、县的多级制
第 12 题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请问这段民谣讽刺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
A. 世袭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
D. 察举、征辟
第 13 题 “那邻居飞奔到集上,一地里寻不见;直寻到集东头,见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邻居道:‘范相公,快些回去!你恭喜中了举人,报喜人挤了一屋里。’范进道是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邻居见他不理,走上来,就要夺他手里的鸡。范进道:‘你夺我的鸡怎的?你又不买。’邻居道:‘你中了举了,叫你家去打发报子哩。’范进道:‘高邻,你晓得我今日没有米,要卖这鸡去救命,为甚么拿这话来混我?我又不同你顽,你自回去罢,莫误了我卖鸡。’邻居见他不信,劈手把鸡夺了,掼在地下,一把拉了回来。报录人见了道:‘好了,新贵人回来了。’正要拥着他说话,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 )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请问在上面这段材料中,括号里填入哪一个选项最为准确
A. 童试
B. 乡试
C. 会试
D. 殿试
第 14 题 请问“四书”是指
A.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B. 《论语》、《中庸》、《尚书》、《孟子》
C. 《诗经》、《尚书》、《礼记》、《春秋》
D. 《大学》、《诗经》、《论语》、《孟子》
第 15 题 请问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商鞅变法的措施
A. 丈量全国土地,按照实际田产数征税
B. 轻罪重罚,实行连坐
C. 重农抑商,奖励耕战
D. 设立县制,国君任免县令
第 16 题
16、
请问左图所示的“鱼鳞册”主要是统计什么的
A. 土地
B. 人口
C. 人民收入
D. 国家预算
第 17 题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辙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请问材料中所提到的“令”(法令)是由谁颁布的
A. 甘龙、杜挚
B. 秦始皇
C. 商鞅
D. 管仲
第 18 题 请问下列不属于王安石变法内容的是
A. 青苗法
B. 一条鞭法
C. 农田水利法
D. 方田均税法
第 19 题 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国家财政状况明显改善。请问“内阁首辅”的“内阁”最先是由谁设立的
A. 宋神宗
B. 朱元璋
C. 秦孝公
D. 雍正
第 20 题 中国历史上不少改革家都想通过“并税”改制,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最终结果反而会催生出新的杂派高潮。请问发现并指出这一现象的古代思想家是
A. 黄宗羲
B. 顾炎武
C. 龚自珍
D. 王安石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
第 21 题 “怨女三千出后宫,死囚四百来归狱。”白居易的这句诗是赞美唐玄宗的。
第 22 题 清代文字狱主要集中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乾隆统治时期最盛。
第 23 题 三省六部的“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军部、刑部、工部。
第 24 题 唐代科举进士科考帖经、诗赋、策论,其中以诗赋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