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搜索:  
热门关键字: 会计师 工程师 公务员 司法 报关员 执业药师 执业医师
所需点数:0
卷面总分:100
参考人数:0
答题时间:30 分
试题星级:
试卷来源:互联网
上传时间:2010-3-6
上传者:admin
试卷说明
     
    一、基础知识(每题5分,共25分)
    1 下列四个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 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组是
    A.不谙世故  多多亦善  局促  熙攘  覆没
    B.神采奕奕  不可思议  解聘  惊骇  烟瘾
    C.鞠躬尽萃  溢于言表  腋下  委曲  蚯蚓
    D.大庭广众  低眉顺眼  端详  率真  含畜


    3 关于本单元四篇小说作者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马克斯比尔博姆,美国散文家,剧评家,漫画家,曾侨居意大利二十年左右。有《马克斯比尔博姆文集》传世。
    B.丰子恺,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桐乡石门镇人,名仁,又名婴行。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C.李森祥,浙江衢州人。当代作家,浙江省作协的专业作家。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著有长篇小说《台阶》。
    D.萧红,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人,原名张迺莹,笔名有悄吟、玲玲、田娣。


    4 关于《呼兰河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B.《呼兰河传》是以作者萧红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的。
    C.茅盾先生曾指出:“《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这是《呼兰河传》的不足之处。
    D.课文节选部分中的祖父是真正关心“我”的人。


    5 请选出符合原文的词语我游移的目光落在一个________的中年人身上。他站在月台上,正与车厢里一位年轻的小姐________地说着什么,和我们只隔开一个车窗。他那________的侧影好像有点面熟。一望而知,那位小姐是美国人,他是英国人。要不,凭他那感人的表情,我会猜想他是她的父亲。我真希望能听到他在说什么,我断定他正给予最好的忠告,他眼神里________的慈爱实在动人。临别赠言从他口中一泻而出,使他那么吸引人,以至在我站着的地方也能感觉到他的魅力。
    A.硕大    深挚    肥胖    热切
    B.肥胖    热切    硕大    深挚
    C.硕大    热切    肥胖    深挚
    D.肥胖    深挚    硕大    热切


    二、语言运用(每题5分,共15分)
    6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员,他妈妈就在他的母校西乡一中任教,这次千里迢迢地作为校方代表也赶到北京来了。
    B.有些炎症,西医能治,中药照样能治,不仅中药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低。
    C.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看,《幸运的吉姆》不失为二战后杰出的英国文学中一部反高雅文化的代表作。
    D.知识力量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如何。


    7


    8 下列四句话中,引号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我们在“制造谈话”——就这样没话找话。
    B.月台上的嘈杂熙攘不见静息,离开车还早,我们的,也是我们那位朋友的“解脱”还没到来。
    C.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D.“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


    三、课文理解(每题2分,共20分)
    9 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是否正确?《送行》一文中,真正送行者反而尴尬,扮演的送行者却能动真情,作者以幽默的笔法调侃生活中的窘事,对生活中虚应故事的繁琐礼节暗含针砭。


    10 《送行》一文在故事发展中刻画人物,塑造了一个聪明、敬业、精明的职业送行者勒罗。


    11 《给我的孩子们(节录)》一文的文体是赠序,主题明确,是“给我的孩子们”。文章真情直白,亲切自然,毫无矫饰,是真正的丰子恺风格。


    12 《给我的孩子们(节录)》一文重点描写了瞻瞻,他的行为在成人眼中也许是“任性”,但在作者的眼中,这恰恰是他自然、真实情感的流露。


    13 《台阶》一文中提到:在“我们”家乡,台阶是身份的象征。父亲为了砌高自己家的台阶,准备了大半辈子,当家中的台阶由三级变为九级时,父亲的身份也终于得到了提高。


    14 小说《台阶》以“台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了一个人性开始觉醒的农民形象。小说最后写到了父亲愿望的实现,充满着喜剧色彩。


    15 《台阶》一文详写了“造台阶”的过程,将黄泥浆写得有色有光,美极了,这是对劳动成果的赞美,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感情。


    16 《台阶》一文中写到这样的情节,台阶造好后,父亲照往常一样挑水回来,却在台阶上闪了腰,儿子去帮忙却被一把推开,遭到粗暴的对待。这里的粗暴实际上是父亲对儿子关爱的一种表达方式,他不愿儿子也与他一样做这样的体力活。


    17 《呼兰河传》中的“我”小时候调皮异常,不但不认真跟祖父学习农业知识,还不停地与祖父捣乱,“我”在回忆这段往事时充满了对祖父的内疚之情。


    18 《呼兰河传》在描写景物时充分运用了拟人这种修辞手法,将一切动植物都写得很有生气,表现了“我”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四、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40分)
    19 (一)阅读《给我的孩子们(节录)》节选,回答19-22题。你们一定想:终天无聊地伏在案上弄笔的爸爸,终天闷闷地坐在窗下弄引线的妈妈,是何等无气性的奇怪的动物!你们所视为奇怪动物的我与你们的母亲,有时确实难为了你们,摧残了你们,回想起来,真是不安心得很!阿宝!有一晚你拿软软的新鞋子,和自己脚上脱下来的鞋子,给凳子的脚穿了,刬袜立在地上,得意地叫“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的时候,你母亲喊着“龌龊了袜子!”立刻擒你到藤榻上,动手毁坏你的创作。当你蹲在榻上注视你母亲动手毁坏的时候,你的小心里一定感到“母亲这种人,何等杀风景而野蛮”罢! 瞻瞻!有一天开明书店送了几册新出版的毛边的《音乐入门》来。我用小刀把书页一张一张地裁开来,你侧着头,站在桌边默默地看。后来我从学校回来,你已经在我的书架上拿了一本连史纸印的中国装的《楚辞》,把它裁破了十几页,得意地对我说:“爸爸!瞻瞻也会裁了!”瞻瞻!这在你原是何等成功的欢喜,何等得意的作品!却被我一个惊骇的“哼”字喊得你哭了。那时候你也一定抱怨“爸爸何等不明”罢!软软!你常常要弄我的长锋羊毫,我看见了总是无情地夺脱你。现在你一定轻视我,想道:“你终于要我画你的画集的封面!” 孩子们!你们果真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激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这样出肺肝相示的人。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样的彻底地真实而纯洁,最是我到上海去干了无聊的所谓“事”回来,或者去同不相干的人们做了叫做“上课”的一种把戏回来,你们在门口或车站旁等我的时候,我心中何等惭愧又欢喜!惭愧我为甚么去做这等无聊的事,欢喜我又得暂时放怀一切地加入你们的真生活的团体。但是,你们的黄金时代有限,现实终于要暴露的。这是我经验过来的情形,也是大人们谁也经验过的情形。我眼看见儿时的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像绵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我的孩子们!憧憬于你们的生活的我,痴心要为你们永远挽留这黄金时代在这册子里。然这真不过像“蜘蛛网落花”,略微保留一点春的痕迹而已。且到你们懂得我这片心情的时候,你们早已不是这样的人,我的画在世间已无可印证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作者列举阿宝、瞻瞻、软软做的三件小事的目的是什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写出对子女的喜爱之情。
    B.写出孩子们率真自然的天性。
    C.写出对孩子们调皮的无奈之情。
    D.写出对自己当时不理解孩子行为的愧悔。


    20 对于文中划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孩子的调皮行为过分溺爱。
    B.作者希望孩子早日成熟,以免父母操心。
    C.父母并不要孩子的感谢,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D.作者希望孩子们不要因为成熟而失去那份特有的率真。


    21 选文中多次提到“无聊的事”,那么在作者看来,什么事才不“无聊”呢?
    A.“父亲”外出给学生上课。
    B.“父亲”终日伏在案上弄笔。
    C.“母亲”终日坐在窗下弄引线。
    D.“父亲”回家加入孩子的团体。


    22


    23 (二)阅读下文,回答23-26题门前的小河田明亮我的家乡在扬州的一个农村,虽然没有如苏州一样“水城”的称号,却也是绿树村边合,清水门前过的平原风貌。童年时不会真诚地觉得自己有多么地幸福,而如今面对“幸福”这两个字眼时,脑海中自然印出的画面还是门前那条河萦绕着的童年时光。于是不得不相信家门前的小河原来一直在记忆中清澈地流淌着,汇成了我的生命河流。顽皮的男孩,自然无法领略春花秋月的风情,于是记忆中的小河属于夏冬两季。不同的季节,同样亮丽的色彩。夏天是爽朗的,彻彻底底的爽朗。落潮时分,在水不深的河边,大人、小孩都挽着裤管,拿着脸盆、脚盆、洗澡盆,半蹲着身子,埋着头,劲头十足地进行着一场充满悬念、惊喜的劳作。在水草上附着的是田螺,藏在泥里不时冒泡的是河蚌,当然它们都将成为我们可口的盘中餐!在水较深的河中间,那是健壮的小伙子们。勇敢地扎一个惊人的猛子,当他们在远处把头露出水面时,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个硕大的河蚌。骄傲地甩甩头,飞溅起一圈的水珠,像极了江南的鸬鹚。大人们是在劳作,毕竟关系着餐桌上的美味;小孩们是在玩耍,毕竟他们还没有到顾家的年龄。但孩子们争强好胜的心气也让他们成了大人们的好帮手,而这一点点的战果又使他们换到了大人们平日从没有的任其自在的允诺。于是男孩们一群,女孩们一聚,各有各的乐趣。这样的时节,小河是全村的集会地。各色的器具、各色的衣服、各色的人群,用现在的时髦语,是喧哗的嘉年华。冬天的快乐就像这个季节一样是蕴藏着的。没有夏日的爽朗,却多一分偷乐的刺激。在大寒的日子,男孩们三五成群,瞒着大人,来到河边。河面封冻了许久的冰早已等候了我们多时。和冰的游戏开始了。捡起脚下的砖块,扬起鼓起硬硬的小老鼠的手臂(手臂上的肌肉,我们叫它小老鼠),抡一圈、两圈、三圈,放手!小砖头沿着河面剑一样划出去,在与冰面接触的刹那,劈溅起朵朵冰花。男孩子们就是这样傻傻地比着谁的镖飞得更远,飞得更快,溅起的冰花更高,谁就更强!真是一群奥运精神的实践者啊。当确定冰足够厚的时候,胆大的几个就试探着跨出开拓性的第一步,战战兢兢,于是更为惊险的冰之旅开始了。这并没有所谓溜冰的乐趣,有的只是敢不敢的思想挣扎。毕竟南方的冰还不足以支撑起我们肆无忌惮的奔跑、跳跃。而这顾虑不只是一只脚落水的惊险,不只是脚会冰冷得麻木,更多地还是冬天的棉鞋如果湿透了,也许父母的巴掌还会落到我们被扒了棉裤,暴露在瑟瑟寒风中的柔软的屁股上。与小溪的嬉戏就这样成为了我们同龄人向后来者时常炫耀的资本,依旧散发着光芒。可是,如今当我长大,学会了欣赏风花雪月时,门前的小河已经枯萎了,这使我再无法欣赏它春秋的容颜。现在,无论春夏秋冬,她都是一样的,充斥着白色的塑料泡沫、红色的方便袋、破铜烂铁各色的垃圾,水成了浓稠的绿釉,散发着难闻的味道,没有丰腴、没有流动、没有色彩,永远那么浅、那么暗、那么脏,仿佛蜷缩在角落的乞丐。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记忆中的色彩,再难从现实的眼前寻出,就如同我再也回不到那戏水的童年。我的心情也因此而暗淡。最近几年回家,索性不去看它,不忍去看它。我明白自然的色彩左右着人心灵的色彩。当大自然黯淡失色时,我们的心灵也是灰暗无光的。(经作者同意,有删节)     本文包含深情地描写了童年时代的家乡生活,其中最主要的感受可以用“幸福”一词来概括,通读全文,对这种幸福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门前清澈的小河边领略着春花秋月的风情。
    B.在水不深的河边进行的一场充满悬念、惊喜的劳作。
    C.在冰冻的河面上进行的一场和冰的游戏。
    D.在冰冻的河面上开始一场惊险的冰之旅。


    24 对文中划线句理解不正确的是
    A.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写出了小伙子水性好的特点。
    B.“骄傲”一词可以看出作者对小伙子的不屑。
    C.“鸬鹚”是一种常见的水鸟,以此作比形象生动。
    D.“骄傲”一词表达了作者对小伙子的赞美之情。


    25 文章最后引用了闻一多的诗歌《死水》,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旁征博引,使文章更加生动而有内涵。
    B.借《死水》表达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
    C.谴责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破坏环境的做法。
    D.为自己不能再像童年般戏水而感到失望。


    26 文章最后写道:“我明白自然的色彩左右着人心灵的色彩。当大自然黯淡失色时,我们的心灵也是灰暗无光的。”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自然界的色彩指的是各种自然景色。
    B.心灵的色彩指的是人们的心情。
    C.大自然黯淡失色的责任主要在人类。
    D.这句话告诉我们自己的心情不能受外物影响。


考前必读
  • ·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就点击“点击进入考场”按钮即进入考场,开始计时。
  • · 考试过程中会在试卷的右侧会显示倒计时,您可以随时查看考试剩余时间。
  • · 选项前的单选框( )表示该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 · 选项前的复选框( )表示该题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答案。
  • · 当完成试卷后,可以点击“我要交卷”按钮提交试卷。
  • · 主观题可以根据参考答案自己评分;
更多>>网校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