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搜索:  
热门关键字: 会计师 工程师 公务员 司法 报关员 执业药师 执业医师
所需点数:0
卷面总分:100
参考人数:0
答题时间:30 分
试题星级:
试卷来源:互联网
上传时间:2010-3-6
上传者:admin
试卷说明
    一、基础知识(每题5分,共25分)
    1 下列四个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 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组是
    A.豁免  腼腆  畸形  溺爱  详和
    B.绯红  惬意  憧憬  尴尬  凛冽
    C.拘谨  累赘  深谙  统畴  耽搁
    D.诘责  聆听  浮燥  执著  膂力


    3 下列关于作家和文学作品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其中收录了他1926年陆续写成的十篇回忆性散文包括《猫狗鼠》、《五猖会》、《藤野先生》、《药》等。
    B.杰克伦敦是美国小说家,他擅长描写在大自然里生活的人,这些作品分为两类:极地小说和海洋小说。
    C.话剧《陈毅市长》运用了“冰糖葫芦”式结构:全剧没有一个贯穿到底的中心事件,只以陈毅这一主要人物的活动来组织情节,每场都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每场之间又有铺垫,最后一场对全剧加以总结。
    D.海明威是美国作家,195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他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享誉世界的名著,他用寓言的形式告诉世人:人要勇敢的面对失败。


    4 下列句子中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A.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大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小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藤野先生》
    B.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雪》
    C.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给我的孩子们》
    D.社会若不起革命变化,实验室里也无法进行化学变化。《陈毅市长》


    5 下列人名、出处与作家不能对应的一项是
    A.戴维——《生命与和平相爱》——铁凝
    B.瞻瞻——《给我的孩子们》——丰子恺
    C.阿长——《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D.比尔——《热爱生命》——海伦凯勒


    二、语言运用(每题5分,共15分)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7 下面一则轶事,诗人的回答表现了什么?请选择恰当的一项     一位著名的诗人在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一个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那个批评家蛮横地说:“我从不给疯子让路!”诗人退到路边,说:“我恰恰相反。”
    A.表现诗人宽宏大量。           
    B.表现诗人高雅风度。
    C.表现诗人的反击艺术。         
    D.表现诗人自命清高。


    8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B.经过努力,使我市被评为“中国十大文明城市”。
    C.听了任长霞英雄事迹报告后,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D.在音乐会上,张张笑脸沉浸在欢乐之中。

    三、课文理解(每题2分,共20分)
    9 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是否正确。《藤野先生》一文中作者认为藤野先生对自己的关心是因为“物以稀为贵”。


    10 《生命与和平相爱》一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对戴维这个优秀人物的成长经历的探寻,介绍了犹太民族重视教育,重视文化熏陶的传统和为民族生产而奋斗的精神,突出了他们热爱生命,祈祷和平,奋发图强的民族愿望。


    11 《送行》这篇散文有讽刺的意味,真正送行者反而尴尬,扮演者却能动真情,作者以此抨击了社会上黑白颠倒、真假不辨的现实状态。


    12 《给我的孩子们》是丰子恺先生为《子恺画集》写的序,寄托了对儿童的爱,对儿童率真的天性给予高度肯定,全文洋溢着天真快乐的情愫。


    13 《台阶》一文中的父亲的形象,不同于鲁迅作品中的闰土形象,他是一个人性开始觉醒的农民形象。不仅要求温饱,而且要求获得地位,获得人们的尊重,这是较高层次上的人性要求。


    14 《呼兰河传》是一部散文体小说,前后故事连贯,情节跌宕起伏,祖父是贯穿始终的人物,课文节选自小说第三章,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的生活的向往。


    15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个性鲜明,她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文章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来塑造这一形象,体现了作者的同情、赞扬和怀念。


    16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告诉我们人要勇敢的面对失败,主人公孤军奋战的形象是作者20世纪20、30年代创造的“硬汉性格”的继续与发展。


    17 鲁迅的《雪》描绘了两幅雪景:一幅是记忆中的故乡江南的雪景,一幅是现实中居处的朔方的雪。这一南一北两幅雪景,包含着多种因素的对比,其中体现了作者鲜明的情感倾向,作者喜爱朔方的雪内在的精神,却不屑于江南的雪的美艳。


    18 《田忌赛马》中孙膑所用的方法叫“对策论”,它在军事和体育比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是统筹方法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


    四、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40分)
    19 (一) 阅读《生命与和平相爱》节选,回答19-22题。离开奥斯汀的前一天晚上,我和戴维来到他就读过的小学。当我们走上校长办公室门前一块平坦的石板地面时,戴维告诉我,这儿埋着当年他们毕业时每一个人写下的愿望。我不曾问及戴维12岁写下的愿望是什么。我愿意那石板下的愿望与生命、和平有关。是因为在奥斯汀的以色列之宫戴维和他的父亲教我用希伯来文说过“和平”“生命”吗?是因为戴维的祖先世世代代都在为生存的和平奋争吗?是因为戴维赠过我一枚用希伯来文书写着“生命”的描金纪念章吗?是因为那条穿越奥斯汀的美丽的科罗拉多河始终在这个犹太孩子的心中流淌,那晶莹的、深沉的河水滋润了他同情人类的心胸吗?是因为我在犹太会堂倾听过唱诗班的犹太少女用清纯、宁静的声音歌唱“和平”“和平”吗?我不知道。我只是相信,当人类所有的生命真的能够与和平这个字眼相亲相爱,我们每一个人灵魂深处那潜藏的创造力便会真正被激活,人间什么奇迹都可能发生。生活也肯定能够像戴维“小说”那单纯而又豪迈的结尾那样:“后来一切都好。”     对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划线的五个排比的问句,婉转地展示了戴维成长的人文环境,道出了犹太民族文化发展的精神源泉。
    B.课文让读者逐步深入地认识戴维,由他的语言才能写到他多方面的才能,写到他的家庭背景、成长历程,最后写到犹太人民族的智慧和文化。
    C.本文表现了犹太人民族珍惜生命、憧憬和平的精神,抒写了人类期盼生命能够与和平相亲的共同愿望。
    D. 课文以介绍戴维的才能以及找寻戴维才能形成的根源为线索,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20 下列对“生命与和平相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命”与“和平”是相互依存的,不可分开。
    B.人们须珍惜生命,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一个民族只有爱好和平,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林。
    C.爱好和平是珍爱生命的具体表现。
    D.把生命放在前面,说明生命更加重要,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和平。


    21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戴维性格的一项是
    A.他有着爱和平爱生命的信念 。
    B.他有着为和平而奋争的勇气 。
    C.他有着复兴犹太民族,为死难同胞复仇的强烈愿望。
    D.他有着同情人类的豁达心胸。


    22 下列对戴维说的“后来一切都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这句看似幼稚的话语,却是一句很经典化的语言,表现了人物的善良天性。
    B.这样的结尾只存在于童话故事里,仅仅是想象而已,永远也不可能实现。
    C.作者认为这句话体现了一个孩子“简单的好心”,代表着人类普遍的美好的愿望。
    D.作者认为这是“一个智者的和平寓言”。


    23(二)阅读下文,回答23-26题
    她迈着(       )的步子,把头垂得低低的,(       )地向汽车站走去。她没有带一点儿平日喜爱吃的东西。只是带着一个母亲的忏悔,痛苦而又愧赧的心去看望在少年管教所劳动教养的儿子。她径直走向入站口,(         )地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目光蓦然触到入口处墙上量身高的标尺,心,顿时(        )起来。那白色的标尺线,仿佛是一条闪光的皮鞭…… 耳边响起杂乱的脚步声、喧闹声,眼角晃动着急匆匆的人影,这是刚刚下车的人出站了。 “妈妈,刚才阿姨给我量身高时,我把腿弯着,没有过线。”一个稚嫩的童声。一个多么熟悉而又可怕的声音!她惶恐地抬起头,只见一个年轻的母亲,正抱起一个眉清目秀的小男孩吻起来:“真乖,好儿子,妈妈把省下的钱给你买好东西吃!” “妈妈好!妈妈好!”小男孩抱着妈妈的头,甜甜地说。 “妈妈不好!”她的声音在颤抖,嘴唇在嗫嚅,双脚不由自主地跨出了长长的队伍,一下站到这对陌生的母亲身边。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使年轻的母亲有点愕然,她用睥睨的目光望着她问道:“你是说谁呀?” “我是在说自己,也是在说你!”她内疚而又真诚地说。 “我有什么值得你说的,真是怪!”年轻的母亲气恼地回答。 “妈妈,我们走!”小男孩摇着妈妈的头撒娇催促。 “不能走!”她显得十分激动,声音都嘶哑了。 “你凭什么不让我走?”年轻的母亲向她投以愠怒的目光质问道。 “凭一颗忏悔的母亲的心!”她眼里闪动着泪花,语气是那样凝重。 “什么?凭一颗忏悔的母亲的心?”年轻的母亲惊诧不已地问道。 “是的!”她坚定地说,并用颤抖的手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报纸,羞容满面地递给她说:“请你看看我这篇拙文,不,尝尝这粒苦果吧!” 年轻的母亲放下手中的小男孩,好奇地接过报纸,猛然,一个醒目的标题映入眼帘——《从一张车票说起——一个母亲的忏悔》 “啊,……你的孩子就是这样……”年轻的母亲脸上一阵白,一阵红,语言也梗塞了。 “妈妈,我们快走呀!”小男孩摇着妈妈的腿嚷着。 “不,不能走,我们补票去!”年轻的母亲说道。     文中空格(   )、(   )、(   )、(   )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沉稳   缓慢   沉默   颤动   
    B.沉着   摇摆    默然   发抖
    C.沉毅   迟疑    悄悄   战栗      
    D.沉重    蹒跚   默默   颤抖


    24 最能表现“她”的心情的一个词是
    A.沉重   
    B.忏悔   
    C.痛苦   
    D.愧恨   
    E.内疚


    25 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或写作特点分析评论不当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短小精悍,故事单纯、集中,人物少,正面描写主要是两个母亲。
    B.这篇小说选取现实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挖掘出了教育子女的重大问题,具有发人深省的艺术力量。
    C.这篇小说构思巧妙,感情深沉,人物的行动和心理描写真切、细腻。
    D.这篇小说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叙述描写铺张渲染,完整地刻画了“她”的形象。


    26 本篇小说最恰当的题目是
    A.从一张车票说起——一个母亲的忏悔   
    B.一张车票
    C.一颗忏悔的母亲的心
    D.悔


考前必读
  • ·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就点击“点击进入考场”按钮即进入考场,开始计时。
  • · 考试过程中会在试卷的右侧会显示倒计时,您可以随时查看考试剩余时间。
  • · 选项前的单选框( )表示该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 · 选项前的复选框( )表示该题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答案。
  • · 当完成试卷后,可以点击“我要交卷”按钮提交试卷。
  • · 主观题可以根据参考答案自己评分;
更多>>网校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