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每题5分,共40分)
第 1 题
![](/UploadFiles/mnkc/20090524150752001.gif)
第 2 题 下列词语中带横线的字,每对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塑造/追溯 教诲/悔恨 贻笑大方/百战不殆
B.泛滥/门槛 云霄/元宵 鲜为人知/屡见不鲜
C.绮丽/畸形 粗犷/空旷 随声附和/心平气和
D.取缔/真谛 急躁/燥热 鞠躬尽瘁/出类拔萃
第 3 题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水遇到一个又一个障碍,却毫不在忽,它只是聚集为一股股水流,仿佛在避免不了的一场搏斗中收紧肌肉一样。
B.我只好留在母亲身边,觉得这种不同的待遇十分不公道。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镇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C.但是,谈到“预期”,则错综复杂,纷纭混乱。人人每时每刻每日每月都有大小不同的预期,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总之是无法界定,也无法分类,我们不去谈它。
D.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溶炉。
第 4 题 4、下面句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 )晚饭后,绕寺前庭园漫步。园中 ,蜂蝶翩飞,生意盎然,与大殿上的肃穆气氛 。花丛中,两棵高大的古树,枝繁叶茂, ,根部护以石栏,显得 。
A.繁花似锦 与众不同 绿阴如盖 迥然相异
B.繁花似锦 迥然相异 绿阴如盖 与众不同
C.绿阴如盖 迥然相异 繁花似锦 与众不同
D.绿阴如盖 与众不同 繁花似锦 迥然相异
第 5 题 下面句子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 要我感谢什么人, 只能感谢一次, 我想把这一次感谢奉献给那些为人类创造美妙音乐的人, 没有音乐,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多么沉闷可怕。A.无论 因为 所以 但是
B.如果 而且 那么 倘若
C.如果 那么 而且 因为
D.假如 然而 那么 由于
第 6 题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天是香格里拉最美的季节,每到此时,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B.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C.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很多人魂牵梦萦的事。
D.西双版纳以民俗独特、风景秀丽、动植物种类繁多而闻名遇迩。
第 7 题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上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 汶川地震,举世同悲; ,患难与共,尤显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同胞情。国殇之日,重生之时;中国挺住,四川雄起,愈见华夏儿女 的民族魂。A.风雨飘摇 百炼成钢
B.风雨同舟 百折不挠
C.风雨同舟 百炼成钢
D.风雨飘摇 百折不挠
第 8 题 下面关于名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是我国最成功的带有童话神话色彩的文学巨著,给人们带来了无限博大的想象空间,深受中外读者的喜爱。
B.《水浒传》中,武松因“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成为中国文学中勇敢与力量的象征。
C.在小人国,格列佛看到这里的党派之争是以鞋跟高低来划分阵营的;在慧骃国,格列佛发现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D.保尔柯察金在火车站邂逅冬妮娅,他们一见钟情;后来,他俩都走上了革命道路,由于工作需要,天各一方,音讯阻绝。等到在铁路工地不期而遇时,两人都已建立了小家庭。
二、课文理解 正确的选对,错误的选错(每题2分,共20分)
第 9 题 《鼎湖山听泉》一文中,作者听出了泉水跳动的层次,从流淌声中听出了轻重缓急,作者想象到泉水的流淌如岁月流逝,感受到像生命在运动,这就是“泉水的交响”给作者的感受。
第 10 题 “如果遇到大的障碍,水就嘟嘟哝哝地仿佛表示不满,这嘟哝声和从障碍上飞溅过去的声音,老远就可听见”,“嘟嘟哝哝”说明小溪对障碍十分厌恶,所以用嘟嘟哝哝的抱怨表示不满。
第 11 题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显然,此时此刻的“我”已经深深地陷入悲观绝望之中,并切实体会到自己个人力量的薄弱,只好把美好的希望寄托于更多后来人的努力。
第 12 题 《故乡》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彩,特别是色彩的运用能够简洁地传达出景物的神韵。如开头眼中所见故乡,一个“苍黄”就烘托出了故乡的衰败萧条,而结尾描写的“我”朦胧中见到的那幅图画,则用“碧绿”“深蓝”“金黄”等鲜艳明朗的色彩照亮了作者心中的希望之路。
第 13 题 “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福音书”的比喻和两个“拿出来”的细节,传神地表现了菲利普夫妇欣慰弟弟于勒的变化、渴望弟弟回家的心理,具体表现了“全家唯一的希望”。
第 14 题 “我总认为这个青年之所以不再迟疑而下决心来求婚,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这句话再次说明了“福音书”的巨大作用,同时暗示读者这位女婿也是个唯利是图的人,为下文菲利普夫妇认出于勒后菲利普太太说“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的女婿起疑心”做铺垫。
第 15 题 《成功》一文列举“囊萤”“映雪”等事例,引用韩愈的名言,都没有再针对这些事例和名言展开论述,这是因为这些事例和名言都是大家所熟悉的,体现了文章要言不烦、言简意赅的文风。
第 16 题 《学问和智慧》在论述学问不能离开智慧时,列举三个成功者的事迹,引用赫胥黎和爱因斯坦的话,说明“智慧”本是每个人都可能具有的禀赋,因为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智慧者才具有发现能力,只有发现能力的人才能“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
第 17 题 “斯威夫特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是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作者借托船长格列佛之口逼真地描述了在四次航海中的奇异经历,通过这种幻想旅行的方式来影射现实,极尽讽刺之能事,对英国的君主政体、司法制度、殖民政策和社会风尚进行了揭露。
第 18 题 “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和“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这两句话都是平实说明。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40分)
第 19 题 阅读《故乡》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9—22题。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
![](/UploadFiles/mnkc/20090105161124001.gif)
第 20 题 ![](/UploadFiles/mnkc/20090105155641001.gif)
第 21 题 对比是小说中常用的手法之一,对于上面的文字中的对比,下列都不正确的选项是( )(1)少年闰土与水生脸色的对比,形象地表现了农民生活日益困苦、窘迫的境遇。 (2)少年闰土与水生“银项圈”有无的变化,形象地表现了农民生活日益困苦、亲情日益淡漠的状况。 (3)通过“我”与闰士的隔膜和水生与宏儿的“松松爽爽”的“一路出去”毫无隔膜的对比,表现了“我”对“人与人不再隔膜”的希望。 (4)“我”与闰士的隔膜和水生与宏儿的“松松爽爽”的“一路出去”毫无隔膜的对比,说明作者认为宏儿和水生这些孩子才是未来新生活的主人。
A.(1)(3) B(2)(4) C(1)(4) D(2)(3)
第 22 题画线句子中所说的“厚障壁”为什么是“可悲”的?联系全文内容和下面的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资料链接: 过去的三个月的创作,我最佩服的是鲁迅的《故乡》……我觉得这篇《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问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留的阶级观念。……著者的本意却是在表现出人生本来是一气的,后来却隔离了这一根本观念。 (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
A. 原先的好朋友变得如此的隔膜,让“我”觉得可悲。
B. 社会和生活的重压使得这么一位活泼可爱的“少年英雄”变得像“木偶人”一般,让“我”觉得可悲。
C. 是封建的等级观念往“我”与闰士之间造成了厚厚的“障壁”, 让“我”觉得可悲。
D.“我”成了知识分子,闰土却还是一位贫苦的农民,彼此社会地位的差距让“我”觉得可悲。
第 23 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3—26题。简单生活 在梭罗宁静的《瓦尔登湖》里,我找到三张散乱地放着的椅子,很简陋,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因为梭罗的几句话:我的屋子里有三张椅子,独坐时用一张,交友用两张,社交用三张。 三张椅子,梭罗的需要就这么简单。 有趣的是,我穿越历史的目光又在居里夫人的会客厅看到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简朴的椅子。居里的父亲曾经要送他们一套豪华的家具,他们拒绝了,原因很简单:有了沙发和软椅,就需要人去打扫,在这方面花费时间未免太可惜了。为了不让闲谈的客人坐下来,他们没有添置第三把椅子。 居里夫人后来说:“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两张椅子,让他们有了事业上携手共进的伴侣,没有多余的椅子,使他们远离了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终于攀上科学的顶峰,阅尽另一种瑰丽的人生景观。 梭罗纯粹,居里夫妇高尚,在生命的质量上都是常人无可企及的。他们都没有多余的椅子。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句话做起来时你会发现它太抽象了。我们要从细小的事情做起,比如减掉多余的椅子,不让“身外之物”有落座的机会。椅子以舒适为标准,过于豪华,就变成一种装潢了,结果不是人坐椅子,椅子成为盘踞你生活的一种累赘了。 生活如椅子,删繁就简,撤掉多余的部分,你的生活就简朴、简洁、简练而且丰富、深邃了。坐上庸俗和卑劣,就坐不下伟大和崇高;坐上虚伪和暴戾,纯真和善良就无处落座;坐上自私和冷酷,爱心和热情就无法容纳……有了多余的椅子,你就会想到与之协调的华丽房子,想到许多人苦心钻营的位子,想到那轻飘飘而又沉甸甸的票……于是你忙忙碌碌,心情也沉甸甸的,没有了坐下来的轻松和欢乐。 泰戈尔说,翅膀下挂着沉甸甸的金钱是飞不高远的。同样,有了多余的椅子,你不但不能飞翔,连静坐沉思的乐趣也消逝了。 有时候我们的生活简单得只需一把椅子,供心灵坐坐。 (选自《中华散文》,王清铭/文,略有改动) 与“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有关的一位名人是:( )A.诸葛亮
B.孔子
C.陶渊明
D.鲁迅
第 24 题 结合文章内容阐释文章标题“简单生活”的含义,下列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生活简朴
B.较少追求物质享受
C.保持心情的轻松、宁静和快乐
D.尽量少交朋友
第 25 题 下列各项中都有“多余的椅子”, 其含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没有多余的椅子,使他们远离了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负累。
B.他们都没有多余的椅子。
C.我们要从细小的事情做起,比如减掉多余的椅子,不让“身外之物”有落座的机会。
D.同样,有了多余的椅子,你不但不能飞翔,连静坐深思的乐趣也消失了。
第 26 题 “居里的父亲曾经要送他们一套豪华的家具,他们拒绝了。”在下列原因分析中,与原文陈述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有了沙发和软椅,就需要人去打扫,在这方面花费时间未免太可惜了。
B.为了不让闲谈的客人坐下来。
C.为了不让物质生活冲淡他们锐意进取攀上科学顶峰的决心。
D.在生活中,他们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