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80分)
第 1 题 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
A.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B.原子弹、氢弹、实用通信卫星
C.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D.导弹、氢弹、返回式卫星
第 2 题
第 3 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意义
A.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B.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C.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D.可以对不满中国的国家使用核武器
第 4 题 被称为中国“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A. 邓稼先
B.钱学森
C.李四光
D.杨振宁
第 5 题
第 6 题 1970年,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传来了优美的《东方红》乐曲,我国成为世界上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第几个国家?
A.一
B.三
C.五
D.七
第 7 题 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
A.神舟一号
B.神舟五号
C.神舟六号
D.东方红1号
第 8 题 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其发明者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这位发明者是
A.邓稼先
B.焦裕禄
C.钱学森
D.袁隆平
第 9 题 形成于1986年的《863计划纲要》,选择了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科技的重点。1996年增加的第八个领域是
A.海洋高技术
B.激光技术
C.生物技术
D.信息技术
第 10 题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江泽民
第 11 题 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使这种说法变为现实的是
A.计算机网络
B.电话
C.电视
D.报纸
第 12 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是在
A.1976年
B.1978年
C.1986年
D.1988年
第 13 题 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家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第 14 题 我国“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
A.小学教育
B.职业教育
C.中等教育
D.义务教育
第 15 题 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地是在
A.洛杉矶
B.雅典
C.北京
D.悉尼
第 16 题 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始于何时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第 17 题 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BP机、手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第 18 题
第 19 题
第 20 题 就业制度的改革使 ①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变化 ②“铁饭碗”逐渐被打破 ③促使人们不断学习,提高适应就业变化的能力 ④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
第 21 题 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无人飞船——东方红1号。
第 23 题 197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第 24 题 2008年,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亚运会。
第 25 题 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