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搜索:  
热门关键字: 会计师 工程师 公务员 司法 报关员 执业药师 执业医师
所需点数:0
卷面总分:100
参考人数:0
答题时间:30 分
试题星级:
试卷来源:互联网
上传时间:2010-3-6
上传者:admin
试卷说明
    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每题5分,共40分)
    1



    2


    3


    4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着眼于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确实实现了繁荣经济、活跃经济、拉动经济的初衷。
    B.今天,团中央青工部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国青年职工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
    C.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鲍遂献透露,应对公民起名中越来越多的冷僻字和重名等问题,公安部正在研究起草《姓名条例》,以立法手段来解决身份证制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D.周朝人创造了农业文明在《诗经》中有大量篇幅记载和表现,有的是春夏之际向神灵祈福或秋天之际答谢神灵的乐歌,有的直接反映了生产生活的场面。


    6


    7 阅读下面的内容,你从中读出了哪些信息?下面各组中概括得不太恰当的一项是年画,顾名思义,就是过春节时张贴的画。旧时候,每当春节来临,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房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堂房、卧室、窗旁,门上以及灶前,院内的神皇上,贴上焕然一新的年画,既用以创造喜气洋洋的新年气氛,又借以祈求上天赐给幸福,消除灾祸与不幸。明清时代,人们就把孙悟空、武松、张飞等,均贴上门去。
    A. 年画,就是过春节时张贴的画,年画一般贴在堂房、卧室、窗旁,门上以及灶前,院内的神皇上。
    B. 名著对年画的影响很深,年画人物一般具有威武勇猛、 才智超人的特点。
    C.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房院打扫得干干净净,贴上焕然一新的年画,明清时代,人们只喜欢把孙悟空、武松、张飞等贴上门去。  
    D. 年画,可以创造喜气洋洋的新年气氛,也可以祈求上天赐给幸福,消除灾祸与不幸。


    8 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下面各组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 ——低潮中浮沉。有些人甘于平庸,使生活如死水一般;有些人过分强求,这山望着那山高,使自己心血枯瘠。其实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平衡,让生活过得充实就行了。 ①划线句子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②文段中“高潮”指的是                  ,“低潮”指的是:                  。
    A. ①对比论证     ②取得成功,精神消沉时
    B. ①对比论证     ②潮水上涨时,潮水下降时
    C. ①比喻论证     ②取得成功,精神消沉时
    D. ①比喻论证     ②潮水上涨时,潮水下降时


    二、课文理解(每题2分,共20分)
    9 《纪念白求恩》中“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这句话中的“生怕”可以换成“很怕”、“害怕”。  


    10 《纪念白求恩》中“白求恩同志是一个医生,……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句话中“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不可以去掉。


    11 《纪念白求恩》中“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这句话中的“没有一个不”可以改为肯定句,不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


    12 《敬业与乐业》中作者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运用事实论证,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13 《敬业与乐业》文中作者说“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这跟我们平常所说的每个人做事对社会的贡献有大小之分,没有矛盾。


    14 《敬业与乐业》中引用了很多名人名言,有人认为这样写引用太多,使文章艰涩难懂,不够通俗。


    15 《多一些宽容》中“摒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这一句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16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题目就是中心论点。第二段举阿基米德和欧根尼为例进行说理内容重复了。 


    17 《陋室铭》作者从自然环境的优美、来往人物的不俗、生活情趣的高雅三方面来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


    18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40分)
    19 阅读《陋室铭》一文,完成19—22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0 对下面句子的翻译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丝和竹子来扰乱我的耳鼓,没有官府的公文来劳累我的身心。
    D.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1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恬静的气氛,也反映了室主人的淡泊心境。
    B.大量使用“调素琴,阅金经”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对比的修辞方法。
    C.“调素琴,阅金经”从正面实写,表现主人的从容淡定;“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反面虚写,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D.“孔子云:‘何陋之有?’”一句画龙点睛,总结全文.表现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尚情操。


    22


    2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3—26题。唐诗的任侠精神汉魏以降,游侠形象开始在诗歌里崭露头角。但是,直到唐代,尤其是到了盛唐时期,对游侠的赞美才如奇峰突起,成为全社会普遍的歌唱。唐诗中的任侠精神,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它随着唐诗高潮的到来而扩展成为诗坛上的一代风尚。       所谓任侠精神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下面数端,即:排难解纷、效功当世的襟怀;轻财好施、重交谊重恩义的操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风度;尚武轻儒的意识,以及豪荡使气、不以礼法为意的个性。所有这些,曾被司马迁概称为“侠客之义”,它们在盛唐诗歌中不仅得到了全面的歌颂,而且由于它们和时代的进步、理想相结合相渗透,因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的更为健康、生动、有力。      盛唐诗歌对“尚武”精神的赞美,闪耀着立功效世的人生理想的光芒,这和“轻儒”的意识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张扬了任侠理想,从而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而对豪荡使气、磊落不羁的性格的推许,也是和反礼法、反权贵、反教条的思想内容结合在一起的。诗人对游侠形象的集中歌唱,以及对生活中的侠义精神的开掘和赞美,表现了这个时代特有的精神面貌。它虽然并非儒、道、释这些意识形态所尽能规范,但它构成了唐诗思想内容和美学风格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却是无可置疑的。      任侠精神之所以能够成为唐代突出的文学现象,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它提供了深厚的土壤。社会上盛行的游侠风气,一旦和特定时期的历史需要、社会思潮相结合,就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文学理想。商业资财的积累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为游侠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内附迁徙,不仅给中土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而且也使其雄杰剽悍的风尚深入内地。但是,盛唐的诗人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从任侠风气中吸取诗情,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它提供了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力量。      唐诗中任侠精神的美学意义就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富有开拓精神的性格,一种强者性格,它以其富于展望的清醒信念,直面现实的斗争意识,敢说敢为的豪爽意气,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时期最富有朝气的青春时期。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力的美,运动的美,因而成为中华民族淋漓元气的历史证明。这正是构成唐诗永久魅力的奥妙之一。     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体现“任侠”精神的一项是
    A.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贾岛《剑客》)
    B.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C.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D.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南园》)


    24 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尚武”精神闪耀着唐人立功效世的人生理想的光芒,而“轻儒”的意识则使盛唐诗歌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
    B.“尚武”“轻儒”张扬了任侠理想,而后者更使唐诗呈现出了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
    C. 盛唐诗歌对“尚武”的赞美正面张扬了任侠理想,而对“轻儒”的否定则从反面张扬了任侠理想,二者结合,使唐诗呈现出了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
    D.“尚武”和“轻儒”并不矛盾,它们在张扬了任侠理想的同时,也使唐诗呈现出了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


    25 以下概括“任侠”精神成为唐代突出的文学现象的原因最准确、最全面的一项是
    A.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它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B.社会上盛行的游侠风气,一旦和特定的时期的历史需要、社会思潮相结合,就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文学理想。
    C.商业资财的积累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为游侠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内附和迁徙,不仅给中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也使其雄杰剽悍的风尚深入内地。
    D.根本原因还在于它提供了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力量。


    26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侠”精神并不是唐代所独有,早在汉代就被司马迁概称为“侠客之义”。
    B.考察唐诗中游侠现象的消长起落,可以为我们考察唐代的社会风貌和思想发展提供一个方面的线索。
    C.盛唐儒、道、释三种意识形态并存,从而使游侠精神获得了丰富和发展的充足养料,使之成为唐诗思想内容和美学风格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D.“任侠”精神所体现的强者性格,代表了时代的进步要求,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也还有其积极意义。


考前必读
  • ·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就点击“点击进入考场”按钮即进入考场,开始计时。
  • · 考试过程中会在试卷的右侧会显示倒计时,您可以随时查看考试剩余时间。
  • · 选项前的单选框( )表示该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 · 选项前的复选框( )表示该题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答案。
  • · 当完成试卷后,可以点击“我要交卷”按钮提交试卷。
  • · 主观题可以根据参考答案自己评分;
更多>>网校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