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搜索:  
热门关键字: 会计师 工程师 公务员 司法 报关员 执业药师 执业医师
所需点数:0
卷面总分:100
参考人数:0
答题时间:30 分
试题星级:
试卷来源:互联网
上传时间:2010-3-6
上传者:admin
试卷说明
    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每题5分,共40分)
    1



    2 下面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污人清白  万贯家什  不醒人事  无精打采
    B.气喘吁吁  津津有味  借以消遣  扣人心弦
    C.果不其然  君子固穷  意想天开  恰到好处
    D.面面相觑  死心踏地  不得而知  文丝不动


    3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最近,一权威网站发布消息,称电子邮件已跃升为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            。 ②什么叫魅力?我没有去查字典。按照我想当然的理解,在当下的语言环境中,它和“吸引力”一词大概是同义词。或许你会反对我这样解释,但你如果去看一看现代作家们对这一词的使用,或者去网上浏览一下,就知道这样解释      ,尽管这样解释是不对的。 ③培养公民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从学生时代就进行有关的教育活动,       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A.媒体   无可非议    只有/才   
    B.媒介   无可厚非    只有/才
    C.媒介   无可厚非    只要/就   
    D. 媒体   无可非议    只要/就


    5  阅读下段文字,完成5--6题。             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是自然之美;忧国忧民,兴利除弊,是社会之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是艺术之美。但是,如果你缺少发现美这一种特殊的能力,没有审美的眼睛,没有审美的耳朵,没有审美的感受,那么(        )(        )(        )。作为一个中学生,你捧起语文课本,也难以发现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气象万千的自然美,异彩纷呈的社会美和琳琅满目的艺术美。     选出填入文首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名言
    A.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B.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
    C.契诃夫说:“美不应当美在天然上,而应当美在灵魂上。”
    D.爱默生说:“我们必须随身带着美,否则就找不到美。”


    6 选出填入文中括号处排列最恰当的一组句子 ①你谛听“春江花月夜”只会莫知其然。 ②你置身苏州园林也难以领略其中的佳妙。 ③你面对“断臂维纳斯”只能瞠目而视。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③①


    7 根据解说,在横线处选填汉字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          霄,“雨”(雨字头儿),与雨或雪有关;宵,“内”(宝盖儿),与房屋有关。横线处应填写“霄”。
    B.      藏,贮,“贝”(贝字旁儿),与财物有关;伫,“亻”(单人旁儿),与人有关。横线处应填写“贮”。
    C.      山涉水,跋,“足”(足字旁儿),与脚有关;拔,“扌”(提手旁儿),与手有关。横线处应填写“跋”。
    D.张灯      彩,节,“仲”(草字头儿),与植物有关;结,“糸”(绞丝旁儿),与丝有关。横线处应填写“节”。


    8  以下对《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以及相关事件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 用    智多星   智取生辰纲   
    B.林 冲    豹子头   误入白虎堂
    C.鲁智深   花和尚   倒拔垂杨柳 
    D.武 松    行者     怒杀阎婆惜


    二、课文理解
    9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正确的选对,错误的选错(每题2分,共20分)


    10 《孔乙己》中“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一句从结构上看,承下启下;从内容上看,它概括了孔乙己一生的悲惨遭遇,深刻地说明了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没有地位。


    11 《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说范进“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来。”范进中举后说:“我这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截然不同的两种语言反映出他趋炎附势、欺贫爱富、庸俗自私的性格特点。


    12 《范进中举》中“吃到日西时分,胡屠户吃得醺醺的。这里母子两个,千恩万谢。”和“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眯眯的去了。”两句中的“千恩万谢”的意思一样。


    13 《范进中举》中“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这里通过有特征性的语言表现了范进得知自己中举后的兴奋之极的状态。


    14 《变色龙》中的这一段:“‘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不错……这是谁家的狗?我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去调查一下,这是谁的狗,打个报告上来!这条狗呢,把它弄死好了。马上去办,别拖!’”刻画了一个秉公执法的警官形象。


    15  《变色龙》开头“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这一景物描写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16 《口技》中“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一句直接表现了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17 《口技》“遥闻深巷中犬吠”的“犬”与《狼》中的“其一犬坐于前”的“犬”意思与用法一致,“群响毕绝”的“绝”与《三峡》中的“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绝”意思与用法不一致。


    18 《窗》中“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作者用这样的结尾含义深刻,耐人寻味,有力地颂扬了前一位病人的高尚品格,鞭挞了这位病人的丑恶灵魂。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40分)
    19 阅读《孔乙己》选段,完成19—22题。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①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②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   ③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④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对“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一句在文中的作用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借环境的凄凉暗示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B.交代了时令特点。
    C.说明天气寒冷,与下文孔乙己穿着一件破夹袄形成对比。
    D.抒发了我对孔乙己的关心。


    20 选文中几次写酒店的人对孔乙己“笑”,这有什么作用?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增强悲剧气氛,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强烈的对比。
    B.揭露封建社会的冷酷。
    C.批判当时群众的麻木、冷漠。
    D.加强喜剧色彩,是对孔乙己可笑性格的嘲讽。


    21 掌柜的一再提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对其作用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掌柜唯利是图,一心只想着钱。
    B.担心孔乙己不能还他的钱。
    C.含蓄地表现孔乙己的地位低下,全部身价还不如十九个钱。
    D.表明孔乙己每况愈下,穷困潦倒。


    22 对文中的划线语句的描写方法和作用,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①句是外貌描写,说明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是因为他的好喝懒做,四体不勤。
    B.②句是语言描写,表明孔乙己以谎言来维持自己的“尊严”,精神麻木可悲。
    C.③句是行动描写,说明孔乙己深怕旁人揭他的短处,想在瞒和骗中苟且偷生。
    D.④句是动作描写,“摸”字形象地写出了孔乙己舍不得花掉仅有的四文钱的吝啬心理。


    2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3—26题。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应享一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予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下面各项中对“白发”文中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白发”全文叙事线索;  
    B.“白发”母亲的形象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
    C.突出了母亲的衰老和无奈,表达作者对母亲的辛酸和不舍。
    D.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


    24 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下面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1)母亲深夜敲盆赶鼠  (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
    B.(1)母亲一人操持家务  (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
    C.(1)母亲深夜敲盆赶鼠  (2)母亲服侍父亲服药
    D.(1)母亲离不开田野    (2)母亲舍不得我下田


    25  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美丽的色彩和质感的柔软。
    B.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母亲的辛劳。
    C.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的顽强。
    D.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


    26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
    B.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C.④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


    D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考前必读
  • ·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就点击“点击进入考场”按钮即进入考场,开始计时。
  • · 考试过程中会在试卷的右侧会显示倒计时,您可以随时查看考试剩余时间。
  • · 选项前的单选框( )表示该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 · 选项前的复选框( )表示该题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答案。
  • · 当完成试卷后,可以点击“我要交卷”按钮提交试卷。
  • · 主观题可以根据参考答案自己评分;
更多>>网校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