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搜索:  
热门关键字: 会计师 工程师 公务员 司法 报关员 执业药师 执业医师
所需点数:0
卷面总分:100
参考人数:0
答题时间:30 分
试题星级:
试卷来源:互联网
上传时间:2010-3-6
上传者:admin
试卷说明
    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每题5分,共40分)
    1



    2 下面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纵横绝荡  忍俊不禁  坦荡如底  旁逸邪出
    B.相题并论  错手不及  随心所欲  饶有兴味
    C.俏无声息  莫不关心  不屑置辩  迥然不同
    D.痛失良机  时不复返  气势磅礴  斑斓多味 


    3


    4


    5


    6 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科学家李四光有句名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这句话颇为深刻。一般说来___________。而问题的解决,便是获得真知灼见的开始。数学家华罗庚之所以能在数学领域里获得一个又一个的成果,正是由于他对书本上现成的公式、定理和结论,能够大胆怀疑、科学释疑。他攀登科学高峰的第一步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A. 大胆怀疑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问题是在深入研究中提出的,又必然在怀疑中解决。
    B. 问题是在怀疑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深入研究中解决,大胆怀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
    C. 问题是在深入研究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怀疑中解决,大胆怀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
    D. 大胆怀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问题是在怀疑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深入研究中解决。


    7


    8 下列各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冰雪皑皑之际,唯独梅花昂然绽放于枝头,对生命充满希望和自信,教人精神为之一振。
    B. 那跳跃着鸣禽的绿林,树上缠绕着藤蔓的绿叶,以及时隐时现的山岚雾霭,把我整个心灵都吸引了过去。
    C.坐火车到威尔士北部最高的斯诺登尼亚山峰去观赏高原风光,是威尔士最主要的一个景点。
    D. 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12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五星红旗。


    二、课文理解(每题2分,共20分)
    9 《马说》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封建统治者比作“圣明的君主”,将人才比做“千里马”,而伯乐喻指食马者,集中抨击了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


    10 《陋室铭》开头二十四字,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以不高、不深衬陋室,以“仙”“龙”衬托“馨”,以“名”“灵”衬托“德”,暗示陋室不陋。陋室因主人的“德馨”而“馨”,这是陋室的光点所在。这就点明了本文的主旨。


    11 《活板》中介绍活字的印模是用的材料是胶泥制作的,这种材料的优越性是遇水不变形,不与药物相粘,拆板方便。


    12 《孔乙己》中“ 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 。” 这一神态描写揭示了孔乙己的悲剧结局,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孔乙己的同情、关切,对丁举人的愤怒、谴责。


    13 《孔乙己》中“孔乙己主动教‘我’写字的深层原因是,他在故意向孩子炫耀自己的博学。


    14 《范进中举》中“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这一动作表现了胡屠户的小心翼翼。


    15 《范进中举》中“又转回头来望着女儿,说道:“我早上拿了钱来,你那该死行瘟的兄弟还不肯,我说:‘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胡屠户对女儿所说的话暴露出他趋炎附势的特点,同时借胡屠户之口,勾画出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


    16 《海燕》作者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这是一篇以比喻为主要艺术手法的经典散文。文章中海燕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的无产阶级革命风暴。大海象征着一切反动势力。


    17 《口技》一文最主要的特点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如“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一句突出了口技表演的声音之多,速度、距离、节奏、强弱、数量等方面多有变化,口技表演指“善”也就充分显现出来了。侧面描写如“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一句是在口技表演一家人醒而复睡后宾客的心情随着表演内容的变化而轻松起来,衬托出表演已经完全征服了听众。


    18 《错过》中“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住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作者用诗意的语言肯定了错过在人生道路上的意义。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40分)
    19 阅读《范进中举》选段,完成19—22题。 ①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②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③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④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⑤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⑥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⑦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 ⑧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 ⑨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⑩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娘子哭哭啼啼,在厨房下收拾齐了,拿在草棚下。邻居又搬些桌凳,请报录的坐着吃酒,商议他这疯了,如何是好。报录的内中有一个人道:“在下倒有一个主意,不知可以行得行不得?”众人问:“如何主意?”那人道:“范老爷平日可有最怕的人?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如今只消他怕的这个人来打他一个嘴巴,说:‘这报录的话都是哄你,你并不曾中。’他吃这一吓,把痰吐了出来,就明白了。”众邻都拍手道:“这个主意好得紧,妙得紧!范老爷怕的,莫过于肉案子上胡老爹。好了!快寻胡老爹来。他想是还不知道,在集上卖肉哩。”又一个人道:“在集上卖肉,他倒好知道了;他从五更鼓就往东头集上迎猪,还不曾回来。快些迎着去寻他。” 
    用“‖”将第一段分为五层,下面说法最符合文义的一项是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0 文中写范进见报帖以后“看了一遍,又念一遍”的原因是
    A.喜讯来得太突然,不敢轻易相信       
    B.范进已沉浸在喜悦之中。
    C.范进已处于极度疯癫状态。           
    D.范进对中举无动于衷。


    21下面对于第一段中侧面描写的作用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烘托范进昏厥的怕人。
    B.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烘托了范进飞跑的疯狂。
    C.众人拉他不住:烘托了范进那股疯劲之大。
    D.众人大眼望小眼:烘托范进如痴如醉的神态。


    22 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进言语中的“好了!”“好!”的言外之意是“我”终于中举了,有钱有势了,有好日子过了,可以享福了。
    B.第二段中写报录人出主意打范进一个嘴巴说明报录人对范进的奉承和巴结。安排这一情节表现了作者对这类报录人的无情鞭挞,也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深切痛恨和无情批判。
    C.作家对各色人等的性格把握得十分精细。众邻居劝说的话,称范进为范老爷,又主动提出要拿鸡蛋酒米,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
    D.范进喜疯这一情节,用的虽是夸张的写法,但不失真且令人可信。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有二:一方面是生活的真实,即“中举发疯”是当时生活中“会有的实情”;另一方面是艺术的真实,即作者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描写方法,使人物穷形尽相,跃然纸上。


    2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3—26题。
     “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主要特征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主要表现形式是从小作坊起步,通过模仿知名品牌迅速占领市场。也许是因为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山寨产品”从手机起步,逐渐蔓延到其他经济领域,又几经演化,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文化领域,成为一种广受关注的文化现象。一时间,“山寨鸟巢”、“山寨熊猫”、“山寨网站”、“山寨春晚”、“山寨明星”甚至“山寨红楼梦”纷纷出炉,大有席卷之势。有专家认为,“山寨产品”并不是完全的盗版和剽窃,其中包含着大量创造和创意的成分,只要没有明显侵权和恶意毁谤,对于这种创造性应该给予一定的空间。山寨文化自有其流行规律,顺应规律进行疏导,比强行压制更有益于今天的和谐文化建设。“山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原产品的一种戏仿,它对主流文化既有一种迷恋,同时又带有嘲讽。“山寨文化”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以一种戏仿方式反讽主流文化现象的同时,“山寨文化”往往能发出民间的声音,并照鉴主流文化的不足。然而,也有一部分人对这种新兴的文化现象持警惕和保留态度。他们认为,“山寨文化”中都包含着相当程度上的剽窃和颠覆因素。这些消极因素,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是对我国法制化进程的阻碍,更是现代文明、道德良知的一种集体退化。 “要问‘山寨文化’向何处去,我们必须先问为什么‘山寨文化’能够生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文艺理论家陆贵山强调,“山寨”不仅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更是一种集娱乐与非主流为一体的生活态度。“山寨文化”的精髓是多元融合、多元共生,它巧妙地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捕捉到了人们的猎奇、从众等社会心态,形成一股备受关注的潮流和态势。但“山寨文化”毕竟是一种以模仿为内涵的文化现象,能否经得住市场的考验,还有待时间检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山寨文化”中娱乐成分多,文化因素少;消费心理多,文化创新少。从保护知识产权的角度出发,一些涉嫌触犯法律的“山寨产品”,有被规范的必要,一些打着仿造的大旗,以与仿造对象极端相似的风格与微弱差别的包装来蓄意误导、欺骗顾客的产品,更应该迅速叫停。有学者预测,“山寨文化”无外两种发展态势,一是从娱乐到搞笑再到消亡,这种“山寨文化”不过是披着一层华丽画皮的“垃圾文化”;另一种是走出仿造,走向创新,最终成为市场竞争主体,这样的“山寨文化”才是前途光明的“民间智慧的文化之旅”。 
     下列对“山寨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寨文化”是一种新兴的备受社会关注的文化现象,其精髓是多元融合、多元共生。
    B.“山寨文化”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在反讽主流文化现象的同时,往往能发出民间的声音,并照鉴主流文化的不足。
    C.“山寨文化”包含着大量创新和创意的成分,自有其流行规律,只要合理疏导,对今天的和谐文化建设具重要意义。
    D.“山寨文化”之所以存在并蔓延,是因为它巧妙地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捕捉到了人们的猎奇、从众等社会心态。


    24 下列不属于对山寨文化持警惕和保留态度原因的一项是
    A.“山寨文化”中娱乐成分多,文化因素少,消费心理多,文化创新少。
    B.“山寨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对主流文化既有一种迷恋,同时又带有嘲讽。
    C.“山寨文化”包含着剽窃和颠覆消极因素,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和对我国法制化进程的阻碍。
    D.“山寨文化”是一种以模仿为内涵的文化现象,能否经得住市场的考验,还有待时间检验。


    25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山寨”不仅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更是一种集娱乐与非主流为一体的生活,主要特征为创造性、快速化、平民化。
    B.“山寨产品”打着仿造的大旗,以与仿造对象极端相似的风格与微弱差别的包装,误导、欺骗消费者。
    C.对于具有剽窃现象的山寨文化,有人认为应当给予一定的发展空间,也有人认为应当坚决给以制止。
    D.从“山寨文化”的发展态势看,要么是从娱乐到搞笑再到消亡,要么是走出仿造,走向创新,最终成为市场竞争主体。


    26 对于山寨文化的发展态势,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可能从娱乐到搞笑再到消亡
    B.可能走出仿造,走向创新,最终成为市场竞争主体
    C.可能成为“民间智慧的文化之旅”
    D.虽是“垃圾文化”但因为满足市场需要而前途光明


考前必读
  • ·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就点击“点击进入考场”按钮即进入考场,开始计时。
  • · 考试过程中会在试卷的右侧会显示倒计时,您可以随时查看考试剩余时间。
  • · 选项前的单选框( )表示该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 · 选项前的复选框( )表示该题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答案。
  • · 当完成试卷后,可以点击“我要交卷”按钮提交试卷。
  • · 主观题可以根据参考答案自己评分;
更多>>网校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