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搜索:  
热门关键字: 会计师 工程师 公务员 司法 报关员 执业药师 执业医师
所需点数:0
卷面总分:100
参考人数:15
答题时间:45 分
试题星级:
试卷来源:互联网
上传时间:2010-3-5
上传者:admin
试卷说明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 世界上热带雨林的最大分布区是          (    )
    A.东南亚地区                    
    B.非洲刚果河流域   
    C.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D.巴西高原


    2 下列关于热带雨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热带雨林植被破坏后恢复较容易
    B.热带雨林有“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的说法
    C.植被是雨林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位
    D.迁移农业是热带雨林土著居民的传统耕作方式


    3 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 陕西省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据此回答4~9题。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流水侵蚀      
    B.风力强盛    
    C.土质疏松    
    D.高原地貌


    5 黄土高原环境脆弱,主要原因是  (    )
    A.地下矿产多,地面开矿多                
    B.处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的地区
    C.土壤遭到侵蚀,难以恢复原来的肥力      
    D.水旱灾害频繁


    6 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    )
    A.史前以自然因素为主,现代以人为因素为主      
    B.史前及现代都以自然因素为主
    C.史前以人为因素为主,现代以自然因素为主      
    D.史前及现代都以人为因素为主  


    7 黄土高原植被遭破坏的人为因素有  (    ) ①营造宫殿、建御花园      ②  开荒弃荒、轮荒作业 ③开露天矿                ④复垦采空矿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8 黄土高原地区开荒弃荒的轮荒制度盛行的影响是  (    ) ①稳定和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     ②土地表土流失,土壤肥力衰竭 ③林草植被能够再生                     ④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 人类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  (    )
    A.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会引发水土流失
    B.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
    C.人为因素是现代化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
    D.人类只能减轻或者减缓水土流失,但不能根治水土流失


    10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10~12题。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
    A.沉积作用      
    B.风化作用        
    C.风蚀作用        
    D.水蚀作用


    11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12 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13


    14 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    (    )
    A.酸雨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土地沙化   
    D.臭氧层破坏


    15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15~16题。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km2/年) 1560 2100 2460   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16 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干旱地区全面退耕还牧,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17


    18 乙地绿洲萎缩,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 ①沙尘暴频度增加    ②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③土壤盐碱度升高    ④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 两地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
    A.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B.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
    C.环境污染加剧              
    D.农业集约化经营


    20



    21 科研人员在这里设置了草方格沙障,主要作用是  (    ) 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弱风力  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③防止流沙对交通干线的破坏  ④减少地表对大气的摩擦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 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据此回答22~25题。   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   ②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 ③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④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 导致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
    A.燃烧煤、石油,排放C02         
    B.大量堆放工业废弃物
    C.农业围垦和城市开发             
    D.海洋资源开采及赤潮现象


    24 目前,三江平原还有大片沼泽荒地,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其主要原因是  (    )
    A.我国已加入WTO,可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廉价粮食
    B.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C.开展多种经营,发展菱藕等水生植物
    D.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今后应转向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25 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广的原因是  (    ) ①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冻土的发育,使土壤中的水分不易排干  ②降水较少,但洼地积水  ③地势低平,雨水较多,每当夏季,水洼连串    ④荒地多,人为影响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6


    27 图中水文站在不同时间观测流量   (    )
    A.甲时最大          
    B.乙时最小
    C.丙时最小       
    D.甲、乙、丙三时观测的流量大小无法确定


    28 自2003年下半年以后,图中水文站观测的长江流量比以往要稳定许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长江中上游防护建设好,水土流失大大减少
    B.洞庭湖退耕还湖,水面面积大大增加
    C.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与水库的调节作用
    D.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人们的防洪意识明显增强


    29


    30 图中所示的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酸雨          
    C.沙尘暴        
    D.土地荒漠化


    二、判断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31 保护林区生态平衡,需要经常清除林区内的枯枝烂叶。  (    )


    32 森林利用与保护是辩证关系,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  (    )


    33 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为移民进入亚马孙平原提供了方便。  (    )


    34 热带雨林被毁的背景因素是人口增长与贫困导致的发展的需求。  (    )


    35 我国西北地区远离海洋,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干旱。  (    )


    36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首先要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    )


    37 我国在风沙危害严重的西北、华北、东北“三北”地区营建经济林。  (    )


    38 沼泽、河流、湖泊、水稻田、沿海滩涂、水深不超过200米的海洋水层都属于湿地。  (    )


    39 我国湿地分布北方多于南方,西部多于东部。  (    )


    40 跨流域调水能够有效解决我国西北荒漠化问题。  (    )


    41


    42 (2)现存原始森林得以保存至今的原因是         、         。  
    A.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         
    B.难以通行、开发较晚
    C.当地人保护自然的意识较强      
    D.本区开发的难度较大


    43 (3)热带雨林具有全球环境效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深刻地影响着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
    B.茂密的雨林植被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C.雨林能起到类似海绵的作用,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
    D.雨林是世界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44 (4)① 在下列选项中,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           
    A.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降低噪声
    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D.提供木材、供应林产         


    45 ②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            
    A.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降低噪声
    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46 ③交通道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是(双选)                 
    A.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降低噪声
    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D.提供木材、供应林产  


    47 (5)我国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标是          。 ①增加木材产量    ②调整农业结构    ③提高生态质量    ④提高农民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考前必读
  • ·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就点击“点击进入考场”按钮即进入考场,开始计时。
  • · 考试过程中会在试卷的右侧会显示倒计时,您可以随时查看考试剩余时间。
  • · 选项前的单选框( )表示该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 · 选项前的复选框( )表示该题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答案。
  • · 当完成试卷后,可以点击“我要交卷”按钮提交试卷。
  • · 主观题可以根据参考答案自己评分;
更多>>网校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