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搜索:  
热门关键字: 会计师 工程师 公务员 司法 报关员 执业药师 执业医师
所需点数:0
卷面总分:100
参考人数:0
答题时间:30 分
试题星级:
试卷来源:互联网
上传时间:2010-3-6
上传者:admin
试卷说明
    1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一、语文基础(每题5分,共25分)
    2



    3


    4 “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祎登上仙台,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
    B.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祎去世前,尝试着骑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
    C.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祎成了仙人后,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 “黄鹤”楼就出名了。
    D.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祎成了仙人后,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


    5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后面的厅堂临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特的山峰和极陡峭的沟壑,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反而好像在天上,这里因为空旷而奇特。
    B.后面的厅堂临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特的山峰和绝壁,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反而好像在天上,这里因为空旷而奇特。
    C.后面的厅堂临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特的山峰和极陡峭的沟壑,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就好像人在天堂,这里因为空旷而奇特。 
    D.后面的厅堂临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特的山峰和极陡峭的沟壑,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就好像人在天堂,这里被认为空旷而奇特。


    6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下列诗句不是描写它们的一项是
    A.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B.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C.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D.王郎健笔夸翘楚。到如今,落霞孤鹜,竞传佳句。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二、语言表达(每题5分,共15分)
    7



    8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
    B.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览日”。
    C.今日的凡尔赛宫已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各国游人络绎不绝,参观人数仅次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
    D.这篇文章集中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形势,辩证地回答了在大开放、大交往、大融合的世界里,我们迫切需要用一种全新的观念来协调各种关系。


    9 有句英国谚语:“世上没有不生杂草的花园”。阿拉伯人说:“月亮的脸上也有雀斑”。它们形象地表达了下列哪个意思?
    A.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会使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更容易。
    B.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C.淡薄明志,与人为善。
    D.学会宽容与理解,是做人的需要;学会宽容与理解,是处世的需要。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三、关于本单元的课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每题2分,共20分)
    1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作者写毛主席起草、周总理手书的碑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为了突出主题,表现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这也是全文的主题。  


    11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的第3小节,交代了建碑的时间(决议兴建的时间和动工兴建的时间),碑身的规模(用具体数字与天安门比较),建碑的特殊材料(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和建碑的重大意义。


    12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写浮雕按北、东、南、西的顺序写的,因为北面中间是最大的一幅浮雕“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与左边一小幅 “江北人民支援渡江”,右边一小幅 “全国人民欢迎解放军”,组成了一组浮雕,表现了中国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斗争最激烈的、反帝反封建最彻底的史实,因而放在最突出位置,这正是纪念碑设计者的匠心所在。


    13 中山陵的巍巍气势衬托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也可以说它是孙中山先生品格和精神的象征。作者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的仰慕之情。


    14 吕彦直的设计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是由于他较好地考虑了陵园与周围环境、地形的结合,并参照了我国古代建筑中若干优秀的传统经验,采用了中轴对称、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洁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等手法,基本上达到了表现陵园庄严气氛和孙中山先生不朽精神的要求,在实用上也取得满意的效果。


    15 凡尔赛宫建筑布局严密、协调,内部陈设和装潢也富于艺术魅力。


    16 “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一句运用景物描写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凡尔赛宫内部的优美景象。


    17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黄鹤楼》作者旁征博引,提出晋代葛洪的《神仙传》和梁任舫的《述异记》都记载了关于黄鹤的故事,证明事实不虚,以增强黄鹤楼命名由来的说服力。仙人跨鹤,本属虚无,而作者却以无作有,这样就给这座楼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18 《于园》着重介绍于园磊石之奇及其建筑的幽远意境,抒写作者游园得自然之趣的感受,赞颂了园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19 于园垒石有三奇,一曰“实”,一曰“空”,一曰“幽阴深邃”。 这个“实”,是作没有空隙讲,尤其指人不能够上去,因为是高坡,但也暗示尚有可上(或行或走或下)之石。


    /* Generator: eWebEditor */
    四、课内语段阅读(每题5分,共20分)
    20     自碑亭再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成宽大的石阶。石阶以小平台划分为8段,每段30步至54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大自然都在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     本段文字的主要说明对象是
    A.祭堂前平台               
    B.石阶
    C.祭殿                       
    D.大自然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


    21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本段文字没有用到的说明方法是
    A.分类别        
    B.列数据        
    C.摹状貌       
    D.下定义


    22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下列数据中,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石阶分为8段                         
    B.共290级
    C.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
    D.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70米


    23 作者详细描写平台上所见的景色,其目的是
    A.增添无限情趣,突出中山陵的秀美。
    B.表现大自然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
    C.为下文写祭殿做铺垫。
    D.引发读者兴趣,衬托孙中山先生的气概。


    /* Generator: eWebEditor */
    五、课外语段阅读(每题5分,共20分)
    24 我在圣?纳赛尔市为时一个月的“家”,是一幢雅静的别墅。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全属于我,怎么也用不过来。房子前面是蓝海,旁边是绿公园。很少看见人——除了偶尔隔着玻璃窗向我叽里哇啦说些法语的公园游客。 ①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这个城市不属于你,除了所有的服务都要你付钱外,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奔赴它们既定的目的,与你没有什么关系。你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向何方。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从巴黎带来的华文报纸和英文书看完了,这成了最严重的事态,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你到了悬崖的边缘,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 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探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我知道我对她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是她们的快乐和依靠。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象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 ②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像,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 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它不是商品,不是旅游的去处,不是按照一定价格可以向任何顾客出售的往返车票和周末消遣节目。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③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矫饰。 我已来过法国三次,这个风雅富贵之邦,无论我这样来多少次,我也只是一名来付钱的观赏者。我与这里的主人碰杯、唱歌、说笑、合影、拍肩膀,我的心却在一次次偷偷归去。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④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月”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意象,下面对相关诗句的理解和表述不够准确的是
    A.月是诗人们寄托相思的载体,从“月是故乡明”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都是如此。
    B.本文作者常常想到“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以及未归家的小羊和插在地边的犁头,这样的画面表明故乡还处在落后的农业文明时期,还相当的落后和贫困,作者为此非常痛惜而“热泪突然涌流”。
    C.《赤壁赋》中引用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选自曹操的《短歌行》,是情景交融的佳句,体现了曹操在征战南北的豪情之外,也有“乌鹊南飞”那样的离乡之痛。
    D.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露与月的夜景中蕴蓄着无限深情。诗人以清新的语言抒发了处在国破家亡遭遇中的痛苦之情,可谓字字传情,句句达意。


    25 对上文划线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划线句①中“难耐的冷清”在文中既指语言的隔阂、文化的迥异,使“我”如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又指“我”感觉像置身于无底深渊的边缘,寂寞,虚空,没有回应。
    B.划线句②中作者明白的道理是“异乡虽然繁华、静谧,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可是贫瘠脏乱反而让人亲切,而繁华则令人有疏离之感。”
    C.划线句③为什么说“故乡的美中含悲”,因为故乡的美蕴涵着对故乡滴血的失望中付出的带有血、泪、汗水的艰辛劳动与奉献。
    D.划线句④“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的形象描写蕴涵的深意是:只有劳动与奉献才会使故乡繁荣富强,血沃之地将生长出丰收,生长出你对故乡的歌。


    26 下面是作者对“故乡”这一文化概念的思考,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故乡有“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所以故乡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
    B.美的从来都是悲的。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
    C.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
    D.故乡不会使你真正失望,你对故乡的失望其实是一种期望。


    27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作者就展示了自己在法国的优裕的物质生活,与下文记忆中故乡浮粪四溢的废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贫穷落后的忧虑与失望。
    B.第三段里“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探究”是无聊至极的举动,夸张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寂寞、孤独与空虚。
    C.本文用富有抒情色彩的意象或者通过对一些特定场景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客居法国时对亲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D.作者从对法国游历的记叙开始,描写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再到思乡之情的抒发,最后是对“故乡”的思考与感悟,完成了主题的升华。


考前必读
  • ·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就点击“点击进入考场”按钮即进入考场,开始计时。
  • · 考试过程中会在试卷的右侧会显示倒计时,您可以随时查看考试剩余时间。
  • · 选项前的单选框( )表示该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 · 选项前的复选框( )表示该题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答案。
  • · 当完成试卷后,可以点击“我要交卷”按钮提交试卷。
  • · 主观题可以根据参考答案自己评分;
更多>>网校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