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第 1 题 关于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所拥有的自然条件决定着区域的发展方向
B.区域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状况决定着区域的发展方向
C.区域发展离不开对区域自然条件实施改造和开发利用区域的自然资源
D.区域的发展就是对区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第 2 题 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使用的能源可分为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B.可再生能源主要指太阳能、水能、风能、天然气等
C.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指煤炭、石油、潮汐能等
D.可再生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必须倍加珍惜
第 3 题 我国地热、太阳能、水能均很丰富的省区是( )
A.新疆
B.西藏
C.四川
D.台湾
第 4 题 我国天然气最丰富的省区是( )
A.新疆、山西、四川
B.新疆、甘肃、陕西
C.新疆、青海、四川
D.青海、陕西、山西
第 5 题 资源型城市兴起于( )
A.采猎社会阶段
B.农业社会阶段
C.工业社会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
第 6 题 ![](/UploadFiles/mnkc/20081111094306421.jpg)
第 7 题 与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缺乏的条件是( )
A.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
B.铁矿石和政府支持
C.交通和水资源
D.煤炭资源和发达的农业
第 8 题 山西省煤产量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却很低,其重要原因是( )
A.能源工业的投资比重较小
B.电力投资比重过大,煤炭工业投资比重较小
C.工业结构长期以单一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
D.煤质量不高
第 9 题 山西省围绕能源开发和煤炭综合利用构建的产业链是( ) ①煤一电一铝 ②煤一焦一化 ③煤一气一液 ④煤一铁一钢 ⑤煤一电一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第 10 题 为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下列措施中不符合发展战略的是( )
A.增加原煤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C.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第 11 题 解决山西经济发展中资源不足的重要措施是( )
A.南水北调
B.西气东输
C.西电东送
D.西煤东运
第 12 题 ![](/UploadFiles/mnkc/20081111095548459.jpg)
第 13 题 加快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有( ) 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③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④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第 14 题 关于流域和水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流域是由干流和支流构成
B.水系是由河流分水岭所包围的范围
C.流域是一种特殊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
D.水系是一种特殊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
第 15 题 水体污染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水质型缺水;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水源型缺水。下列城市中,水源型缺水严重的是( ) A.青岛
B.杭州
C.广州
D.南宁
第 16 题 人类目前为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实施的工程措施是( )
A.采用滴灌技术,科学用水
B.修建水库,积蓄降水
C.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D.加大开采深层地下水工程建设
第 17 题 下列关于水资源节流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B.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C.海水淡化,人工降雨
D.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进一步加强
第 18 题 缓解华北缺水的有效措施是( ) ①引长江水进入华北 ②引珠江水进入华北 ③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 ④大量开采地下水 ⑤开挖入海新河 ⑥将华北地区的部分居民搬走
A.①③
B.②⑤⑥
C.③⑤
D.①④⑤
第 19 题 下列符合目前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是( ) ①大力开发使用海水淡化技术 ②南水北调 ③黄河小浪底工程 ④农业节水灌溉 ⑤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⑥限制用水量大的企业的用水量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②③④
第 20 题 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最大的地区是( )
A.西北黄河中、上游地区
B.东北长白山区
C.东南沿海地区
D.西南地区
第 21 题 ![](/UploadFiles/mnkc/20081111101323441.jpg)
第 22 题 下列四组河流中,内河运输最发达的是( )
A.密西西比河、长江、尼罗河、亚马孙河
B.密西西比河、长江、伏尔加河、莱茵河
C.长江、密西西比河、刚果河、多瑙河
D.伏尔加河、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多瑙河
第 23 题 ![](/UploadFiles/mnkc/20081111102052652.jpg)
第 24 题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防洪
C.航运
D.旅游
第 25 题 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土地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留出大面积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建立自然保护区
B.调整农业、林业和牧业结构,扩大耕地面积
C.实行退耕还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D.实行退耕还牧,提高草原面积
第 26 题 田纳西河流域形成了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主要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石油资源丰富
C.科技发达
D.水电、火电、核电丰富
第 27 题 ![](/UploadFiles/mnkc/20081111102930800.jpg)
第 28 题 该河位于我国( )
A.西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南方地区
第 29 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湄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和经济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据此材料,完成29~30题。 湄公河在中国境内被称为( )
A.澜沧江
B.怒江
C.红水河
D.雅鲁藏布江
第 30 题 对开发湄公河流域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①推动我国西部大开发 ②带动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发展 ③促进该流域的旅游业发展 ④加强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二、判断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第 31 题 煤炭开采成本低,储存、运输方便,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因此是利用最为广泛的能源。( )
第 32 题 煤矿开采都需要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量土石,山西省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
第 33 题 燃煤发电极易造成大气污染,洗煤、炼焦对环境污染则很小。( )
第 34 题 煤炭工业是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当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提高煤炭销售价格。( )
第 35 题 山西省已经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
第 36 题 在山西省产业结构中,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占到主体地位。( )
第 37 题 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都有地上河的特点,是防汛的重点。( )
第 38 题 我国修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的是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 )
第 39 题 阿斯旺大坝的修建,提高了尼罗河灌溉、发电、养殖、航运等利用效益,促进了土地肥力的提高。( )
第 40 题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
第 41 题 ![](/UploadFiles/mnkc/20081111105232649.jpg)
第 44 题 ④天然气资源在北方各省区较均匀的分布( )
第 45 题 (2)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 )
A.西部
B.东部
C.南部沿海
D.东北松嫩平原
第 46 题 (3)关于我国水能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理论蕴藏量居世界首位
B.总蕴藏量居世界第六位
C.集中与西北地区
D.可开发资源量较少
第 47 题 (4)为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 )
A.限制生产规模以适应能源短缺的限制
B.加快石油勘探和开发的同时拓宽进口途径
C.限制城市居民生活用电,保障工业生产正常进行
D.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
第 48 题 (5)溪洛渡水电站建成后,所发电力主要输送给华中和华东地区,这是因为这两个地区( )
A.经济发展迅猛,能源缺口大
B.与溪洛渡水电站距离最近,便于能源调配
C.能源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
D.能源结构不合理,水电极度缺乏
第 49 题 (6)开发水力与开发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其独特优势是( )
A.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好
B.不占耕地农田,社会效益好
C.不污染环境,生态效益好
D.有航运、养殖和旅游功能,综合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