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搜索:  
热门关键字: 会计师 工程师 公务员 司法 报关员 执业药师 执业医师
所需点数:0
卷面总分:100
参考人数:7
答题时间:120 分
试题星级:
试卷来源:互联网
上传时间:2010-3-6
上传者:admin
试卷说明
    一、语文基础 (每题5分 共25分)
    1



    2 下列四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历历在目         美不胜收         白驹过隙 
    B.记忆犹新         眼花缭乱         一视同人
    C.走投无路         油然而生         谈笑风生
    D.津津有味         鸦雀无声         指手画脚


    3 下列诗文名句不是写春景的一项是(         )
    A.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 下面文言句子中,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
    A.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B.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C.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D.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5 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镌刻:雕刻              
    B.涉足: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C.跻身:进入              
    D.披露:袒露


    二、语言表达(每题5分,共15分)
    6 下面句子的空白处,应填入的最合适的词语是(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        下深刻的印象,        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A.雕刻   培养                        
    B.镌刻    提高
    C.雕镂   培养                        
    D.雕刻    提高


    7 一位作家和一位厨师在一场激烈的争论之后,作家总结说:“你没有从事过写作,因此你无权对此书提出批评。” 厨师的回答既反击了作家,又极富幽默感,它应当是(          )
    A.我这辈子没下过一个蛋,但我能炒出美味的鸡蛋,母鸡行吗?
    B.我这辈子没下过一个蛋,但我能炒出美味的鸡蛋,你行吗?
    C.不好意思,我了解这本书多过了解你。
    D.不好意思,我了解这本书和我了解你一样多。   


    8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 巴乔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带球冲进禁区。
    B. 队员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在30米开外一脚远射,球进了。
    C. 队员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加强体能和对抗性训练,这样才能适应激烈的比赛,否则的话,就会像不倒翁一样一撞就倒。
    D. 我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一定修正缺点。


    三、关于本单元的课文,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每题2分 共20分)
    9《往事依依》中作者回忆旧时往事,竟无不与读书有关系。看山水画,读的是大自然这本精彩的书;读《水浒传》,读的是历史这本厚重的书;读《千家诗》,读的是先贤的智慧的书;听国文老师上课,读的是时代这部沉重的大书。
     


    10 《往事依依》一文中回忆的事几乎都与读书(画)有关,作者希望借此鼓励青少年要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11 《往事依依》中作者说《千家诗》的诵读“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这是因为《千家诗》所描绘的五彩纷呈的世界使作者原本简单的童年生活因美丽的诗句而点染,变得缤纷多姿、情趣浓郁。


    12 《诗经》中有“杨柳依依”一句,“依依”二字表现了杨柳袅娜缠绕的样子,传递思念依恋之情;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中,“依依”二字表现了村落中炊烟袅袅,轻柔美丽的样子。作者取题为《往事依依》,便是取这些美好的意韵。


    13 沈复,字三白,苏州人,生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卒年无考,著有《浮生六记》一书。原作实则只存四记,即《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和《浪游记快》。另有两记存题佚文为《中山记历》和《养生记道》。


    14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叙述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


    15 《十三岁的际遇》这篇散文语言优美,用词丰富,比喻迭出。例如,把北大比作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把向往北大的学生比作渴望渡向美丽彼岸的船客,把舵手与船工比作北大的教工,都十分恰当。又如,以“不系之舟”自比,“玫瑰”“绿阴”“宁静的港湾”是与“不系之舟”相关联的一系列比喻,“玫瑰”“绿阴”是两岸诱人的景色, “宁静的港湾”是“不系之舟”前进中的“避风港”。


    16 北大400多万册的藏书让作者知道了自己知识的浅薄,从而忘我的读书;北大才华横溢、朝气蓬勃的同学们和严谨治学、诚恳做人的老师们让作者感受到了北大良好的学风和教风,由此成为了一个成绩优异的大学生。


    17 《伟人细胞》的主人公贾里敢想敢做,最后的成功则体现出他有不怕吃亏的正确动机,以及这样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而他之前的失败根源在于伟人计划动机不当,不切实际,充满个人色彩。


    18 《伟人细胞》通过记叙初一学生贾里为实现“伟人计划”而经历的三次失败以及一次不经意中获得了成功的曲折过程,说明了必须从小事做起、方能干成大事的道理。


    四、课内语段阅读(每题5分 共20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9古汉语表示“我”的词很多,下面哪一项不是(       )A.余       
    B.吾       
    C.鄙人        
    D.尔等

    20



    21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一句的翻译哪一项正确(           )
    A.(我)抬头看(蚊子),把脖子都弯得僵硬了。
    B.(我)抬头看(蚊子),脖子因此而僵硬了。
    C.(我)低头看(蚊子),把脖子都弯得僵硬了。
    D.(我)低头看(蚊子), 脖子因此而僵硬了。  


    22 全文是围绕哪四个字展开的?(           )
    A. 物外之趣       
    B. 怡然称快       
    C. 怡然自得      
    D.观之正浓


    五、课外语段阅读(每题5分,共20分)
     老 家    莫小米
         把过年很当回事儿的人,多半是有老家的。
         有老家的人过年可以有一个大动作——预订车票机票,购买各式礼品,将手头的一切事情暂告一段落——回老家。     回老家的意义要等踏上了老家的土地才能真切体味,它是一次检阅与被检阅。首先你要接受老家所有的亲人及乡亲们的检阅,你学习成绩优异,你赚回了很多钱,你带回去俊俏媳妇,你升了一官半职……你是乡亲们的荣耀,你不能有负他们的期望。同时你也要看看老家的变化,村里新修了水泥路,村办企业产品出了口,三代文盲的那一家出了个中专生……你也检阅老家。
         无论你在外面混得多么憋气多么窝囊,回老家总有一点“荣归故里”的感觉。稍稍混得像个人样,老家的地方编制肯定就把你收编了进去。即使真到了头破血流走投无路,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时,老家还是唯一能接纳你的地方。     这两天给朋友打电话,发现很多人都回老家过年或准备回老家过年去了。我没老家,生于这个城市,长于这个城市,而且,我童年住过的那个街角,也恰恰就在上一年被拆除,变为立体交叉桥的一个犄角了。心里不由地羡慕人家有老家。     正在此时,一位昔日好友的母亲来电,说好友昨晚刚从南方飞回。我立即给她去电话。她的令人羡慕的职业早已使她练就一口极标准流畅的国语,而当我在电话里很自然地用国语与她交谈时(我们在两地挂长途向来如此),她却毫不犹豫地对我说起方言来。我立即改口,我明白我犯了个错误,此刻她最渴望听到的是乡音。我又明白,对于她,我也是“老家”。
         我和她曾共同居住过的城市,如今是她的老家而不是我的老家。
         她离开了老家,这才有了老家;我没有老家,是因为我没有离开老家。
         我们需要老家,因为老家是一个离开之后方才拥有的地方。老家让我们感觉自己正远走高飞,却不必害怕风筝断了线。老家让我们感觉树高千丈,又随时可以叶落归根。老家是最初的摇篮,又是最终的归宿。是一种挣脱又是一种牵扯,是被祝福又是被等待,是最能唤起愁绪,又最能平顺心情的地方。
        对于老家,我们总是既爱它又嫌它,既依恋它又不满意它,没回时远远地牵挂它,回了没几天便忍无可忍急急地离开它——急急地去续那暂时中断的一切。
         借用普鲁斯特伤感的说法:我们徒然回到我们曾经喜爱的地方,我们决不可能重睹它们,因为它们不是位于空间中,而是处于时间里,因为重游旧地的人不再是那个曾以自己的热情装点那个地方的儿童或少年。我们无法真正回到老家。每一次渴望回老家的念头的实现,只不过是匆匆地一回首罢了。我们可以勇往直前,那样,便无暇回首,也无需回首。
    23有老家的人过年都要购买各式礼品,将手头的一切事情暂告一段落,回老家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哪一句古诗形容得最为恰当?   (           )

    A.月是故乡明                           
    B.每逢佳节倍思亲
    C.千里共婵娟                           
    D.乡音无改鬓毛衰


    24 文中说回老家的意义在于(          )
    A.踏上了老家的土地,寄托了思乡之情。
    B.你在外面混得多么憋气多么窝囊,回老家总有一点“荣归故里”的感觉。
    C.要接受老家所有的亲人及乡亲们的检阅,也检阅老家。
    D.即使真到了头破血流走投无路,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时,老家还是唯一能接纳你的地方。


    25 我们为什么无法回到真正的老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因为老家是我们曾经喜爱的地方,但我们决不可能重睹它们,因为它们不是位于空间中,而是处于时间里。
    B.因为重游旧地的人不再是那个曾以自己的热情装点那个地方的儿童或少年。
    C.因为老家是一个离开之后方才拥有的地方,但同时我们有了新家需要照顾、关爱……需要我们急急地去续那暂时中断的一切。
    D.因为老家是一种挣脱又是一种牵扯,是被祝福又是被等待,是最能唤起愁绪,又最能平顺心情的地方,它不存在于现实中。


    26 下列这些句子都是写乡愁的,你认为哪一句与其它三句所传递的情感不同,而与本文作者结尾一句的意思比较相近?(          ) 
    A.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B.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D.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考前必读
  • ·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就点击“点击进入考场”按钮即进入考场,开始计时。
  • · 考试过程中会在试卷的右侧会显示倒计时,您可以随时查看考试剩余时间。
  • · 选项前的单选框( )表示该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 · 选项前的复选框( )表示该题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答案。
  • · 当完成试卷后,可以点击“我要交卷”按钮提交试卷。
  • · 主观题可以根据参考答案自己评分;
更多>>网校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