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文基础(每题5分,共25分)
第 1 题 下面四个词语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憧憬 荟萃 徜徉 佞臣
A.chōngjǐng huìcuì chángyáng nìngchén
B.chōngjǐn huìcuì chàngyáng nìngchén
C.chōngjǐng hùicuì chángyáng nìngchéng
D.chōngjǐn huìcuì chángyáng nìngchéng
第 2 题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B.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
C.临放寒假时,鲁智胜倒听途说来一个消息,说是许多高中部的学生都准备在假期里出去勤工俭学。
D.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
第 3 题 下列诗文名句的默写,有错的一项是( )
A.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B.折戟沉沙铁未消, 自将磨洗认前朝。
C.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D.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第 4 题 关于“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又回家去取。虽然及时赶回来,但集市已散,他终于没有买到鞋。
B.他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一切已作罢,他终于没有买到鞋。
C.他又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于没有买到鞋。
D.他反而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因此他没有买到鞋。
第 5 题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船靠岸停下后,这个人从那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
B.船靠岸后,这个人按照原来商量好的下水去找剑。
C.船停下后,他们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
D.船靠岸停下后,这个人按照原来商量好的去寻求一把好剑。
二、语言表达(每题5分,共15分)
第 6 题 下列词语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就此事,我新华社 发表声明。 ②她就是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 。 ③他们两位素未谋面,还要请你 一下。
A. 授权 原型 引见
B. 授权 原形 引荐
C. 受权 原型 引见
D. 受权 原形 引荐
第 7 题 ![](http://www.7191.cn/UploadFiles/mnkc/20081224142419922.jpg)
第 8 题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渐渐的,我的眼睛模糊了,我看见好像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B.修改是写作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古今中外的文章都很重视修改。
C.从社会到个体,从理性到感性,逐层深入,是这两段文字构思表达的特点。
D.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虽然理解比小时侯深刻,但是形象不如那时鲜明。
三、关于本册书中的课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每题2分,共20分)
第 9 题 《为你打开一扇门》中说“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这里的“憧憬”和“理想”的前后顺序不能颠倒,因为“憧憬”是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理想” 则大多是指对未来事物的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或希望,两者在程度上有区别。
第 10 题 《为你打开一扇门》中说的“高智商的野蛮人”,是指那种具有某一学科的高深的知识,却从不阅读文学作品,因而完全不了解历史、社会、自然和人生意义的人。
第 11 题 冰心认为“成功的花”是血与泪滋润的结晶,是奋斗与牺牲孕育的蓓蕾。只有经历这样的一种洗礼,才会有花“现时”的明艳,人的成功。作者将“奋斗”、“牺牲”与“成功”关联,“泪泉”、“血泪”与“明艳”关联,更加突出了成功之不易。
第 12 题 《金色花》描写变成金色花的孩子是一刻也不肯得闲的,千方百计地给他的妈妈捣着乱、逗着趣。他要让妈妈闻见花香,却不知这香气是从她孩子身上散发出来的;他要将自己金色花的影子正投到妈妈所读的书页上,欢舞跳跃着伴随妈妈的视点游移,却又不让妈妈猜出这便是她自己孩子的影子……没有什么人对童心的体察比泰戈尔更洞幽烛微的了,这便是一个伟大诗人的高明之处。
第 13 题 《伟人细胞》告诉我们但凡要做伟人,必须先从小事做起。伟人也是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才在无意之中成功的。所以不要想着一口气吃成一个大胖子,需要实实在在,实事求是才能成功。
第 14 题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小主人公汤姆是个聪明爱动又调皮捣蛋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
第 15 题 马克吐温的作品多以幽默讽刺见长,语言生动简洁,内容蕴含丰富。
第 16 题 《社戏》一文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作者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就色彩而言,就有如豆麦的“碧绿”,远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航船的“白”等,很有诗意。
第 17 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结尾作者用“但愿”一词便推出了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突破空间的阻隔,让对明月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这两句诗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
第 18 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和“低”不是指月亮的移动,而是指人因为无眠而踱来踱去,以至有了错觉。 “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
四、课内语段阅读(每题5分,共20分)
第 19 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http://www.7191.cn/UploadFiles/mnkc/20081231100948001.gif)
第 20 题 下边哪一句中没有通假字?( )
A.而置之其坐
B.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C.反归取之
D.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第 21 题 把“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翻译成现代汉语,正确的一项是( )
A.把土石高起的部分当作山丘,凹陷的部分当作沟壑,想象在里面游历的情景,感到愉悦、得意。
B.把土石凹陷的部分当作山丘,高起的部分当作沟壑,想象在里面游历的情景,感到愉悦、得意。
C.认为土石高起的部分是山丘,凹陷的部分是沟壑,想象在里面游历的情景,感到愉悦、得意。
D.认为土石凹陷的部分是山丘,高起的部分是沟壑,想象在里面游历的情景,感到愉悦、得意。
第 22 题 下面哪首诗也流露出了令人“怡然自得”的童趣?( )
A.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垂钓》)
B.床 前 明 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举 头 望 明 月,低 头 思 故 乡。 ( 《静夜思》 )
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十五夜望月》 )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五、课外语段阅读(每题5分,共20分)
握紧你的右手(有删改)
毕淑敏
常常见女孩郑重地平伸着自己的双手,仿佛托举着一条透明的哈达。看手相的人便说:男左女右。女孩便把左手背在身后,把右手手掌对准湛蓝的天。
常常想世上可真有命运这种东西?它是物质还是精神?难道说我们的一生都早早地被一种符咒规定,谁都无力更改?我们的手难道真是激光唱盘,所有的祸福都像音符微缩其中?
过去,当我沮丧的时候,当我彷徨的时候,当我孤独寂寞悲凉的时候,我曾格外地相信命运,相信命运的不公平。当我快乐的时候,当我幸福的时候,当我成功优越欣喜的时候,我曾格外的相信自己,相信只有耕耘才有收成。渐渐地,我终于发现命运是我怯懦时的盾牌,当我叫嚷命运不公最响的时候,正是我预备逃遁的前奏。命运象一只筐,我把自己对自己的姑息、原谅以及所有的延宕都一股脑地塞进去,然后蒙一块宿命的轻纱。背着它慢慢地向前走,心中有一份心安理得的坦然。有时候也诧异自己的手:手心叶脉般的纹路还是那样琐细,但这只手做过的事情,却已有几番变迁。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三山交汇的高原上,我当过卫生员。在机器轰鸣铜水飞溅的重工业区里,我做过主治医师。今天当我用我的笔抒写我对这个世界的想法时,我觉得是用我的手把我的心制成薄薄的切片,置于真和善的天平之上……高原呼啸的风雪,卷走了我一生中最好的年华,并以浓重的阴影,倾泻于行程中的每一处驿站。
岁月送给我苦难,也随赠我清醒和冷静。我如今对命运的看法,恰恰与年少时相反。当我快乐当我幸福当我成功当我优越当我欣喜的时候,当一切美好辉煌的时刻,我要提醒我自己——这是命运的光环笼罩了我。在这个环里,居住着机遇、偶然性,还有所有帮助过我的人。而当我挫折和悲哀的时候,我便镇静地走出那个怨天尤人的我,像孙悟空的分身术一样,跳起来,站在云头上,注视着那个不幸的人,于是我清楚地看到了她的软弱、她的虚荣以及她的愚昧……年近不惑,我对命运已心平气和……我不再相信命运,我只相信我的手,因为它不属于冥冥之中任何未知的力量,而只属于我的心。我可以支配它,去干我想干的任何一件事情。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
蓝天下的女孩,在你纤细的右手里,有一粒金苹果的种籽,那是你的梦想,你的期望!所以,握紧你的右手,千万别让它飞走!相信自己的手,相信它会在你的手里,长成一棵会唱歌的金苹果树。
第 23 题作者写自己对命运的认识,分两个时间段,它们分别是( )
A.快乐时和忧伤时
B.成功时和失败时
C.年少时和成年时
D.走运时和背运时
第 24 题 下面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是( )
A. 我们的手难道真是激光唱盘,所有的祸福都像音符微缩其中?
B.命运象一只筐,我把自己对自己的姑息、原谅以及所有的延宕都一股脑地塞进去,然后蒙一块宿命的轻纱。
C.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三山交汇的高原上,我当过卫生员。
D.蓝天下的女孩,在你纤细的右手里,有一粒金苹果的种籽,那是你的梦想,你的期望!
第 25 题 对 “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 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不相信命运,不相信冥冥之中任何未知的力量,而相信自己的手,相信只有付出、只有耕耘,才有收成,才能改变未来、实现梦想!
B.“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因为那是迷信思想,而相信自己的手和自己的手指是有力量的。
C.“我”不相信算命能改变命运,而相信自己的手,相信手能预示命运,但仍需自己努力。
D.“我”不相信命运是由上天注定的,所以“我”要挑战命运、挑战自身。
第 26 题 对文章的理解,哪一项不符合作者的意思( )
A.人们常常会去算命,就像文章开头所写的那个女孩一样,郑重地平伸着自己的双手,试图从中探寻到今后的命运。
B.在“我们的手难道真是激光唱盘,所有的祸福都像音符微缩其中”一句中,作者用反问的手法否定了以手掌的纹路预知命运的说法。
C.“岁月送给我苦难,也随赠我清醒和冷静”一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的“清醒和冷静”是指正确的面对得与失、胜与败……
D.结尾处作者用“一粒金苹果的种籽”、“ 一棵会唱歌的金苹果树”形象的说明了理想在人心目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