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搜索:  
热门关键字: 会计师 工程师 公务员 司法 报关员 执业药师 执业医师
所需点数:0
卷面总分:100
参考人数:5
答题时间:120 分
试题星级:
试卷来源:互联网
上传时间:2010-3-6
上传者:admin
试卷说明
     
    一、语文基础(每题5分,共25分)
    1 下面横线上应填的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斑        (lán)                 ②慷         (kǎi) ③无动于        (zhōng)           ④          雀无声(yā)
    A.澜    慨    钟    鸭         
    B.澜    概    钟    鸦
    C.斓        慨        衷       鸦          
    D.斓    慨    钟    鸭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题并论。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B.家里有一部《评注图象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淼,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
    C.院子里铺着芝麻秸儿,小丫头儿不许出屋,小小子儿虽然允许走动,却不能在外边大小便,免得充撞了神明。
    D.这种布的色彩和图案不仅是非常好看,而且用它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异的作用,那就是凡是不称职的人或者愚蠢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3 下列诗文名句的默写,有错的一项是(      )
    A.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C.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关于“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见到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擦拭它的纹理,因此常常产生超然物外的乐趣。
    B.见到细微的东西,一定要仔细看它的纹理,以前常常产生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C.见到细微的东西,一定要仔细看它的纹理,因此常常有物体外面的乐趣。
    D.见到细微的东西,一定要仔细看它的纹理,因此常常产生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5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又把蚊子留在干净的睡帐中,慢慢地用烟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飞叫,(我把这个景象)比作“青云白鹤”的景观。
    B.(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中,用烟慢慢地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飞叫,(我把这个景象)当作“青云白鹤”来看。
    C.(我)又把蚊子留在干净的蚊帐中,慢慢地用烟喷它们,让它们在烟雾中飞叫,(我把这个景象)比作在青云中的一座白鹤观。
    D.(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睡帐中,迅速用烟喷它们,让它们在烟雾中飞叫,(我把这个景象)比作“青云白鹤”。


    二、语言表达(每题5分,共15分)
    6 马克吐温一次乘车外出,当查票员过来查票时,马克吐温递给他一张儿童票。查票员调侃道:“我还真没看出您还是个孩子呢!” 马克吐温回答:“现在我已经不是孩子了,但我买票上车时还是个孩子哩。” 上面这个故事中,马克吐温的言外之意是(    )
    A. 火车开得太慢了           
    B. 请查票员不要计较他没买票的事了
    C. 他现在愿意补票           
    D. 火车上的经历已经让他很快成长起来 


    7


    8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我不知道人们为什么这么不懂得爱护环境,不爱惜有益的生命?
    B.“明天我们去植树,”他说:“过几年,我们植的树就可以绿化环境了。”
    C.近日来,实验小学创作了一首《荣辱歌》,将“八荣八耻”教育形象化、具体化。
    D.《端午日》节选自《沈从文小说选?边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三、关于本册书中的课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每题2分,共20分)
     
    9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在天上人间自由翱翔。  


    10《繁星》中写到第二次看星空是在南京的菜园,作者当时挣脱出了封建家庭的樊笼,来到大的天地中,接受了自然科学的知识,因此觉得星星很亲切,光明无所不在。第三次是在海上,船动星移,追引起梦幻之感。去国之际,对未来有种种设想,又有淡淡的乡愁,不由又回忆起童年来了。 


    11 《纸船寄母亲》一诗中冰心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并说“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就显示了诗人设想的奇特。诗人采用“卒章显志”的方法,在诗的结尾点明想像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是她含着泪叠的,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这一结尾,是全诗的高潮所在。 


    12 怀念母亲的感情,比较抽象,写作时易流于空洞浮泛,但《纸船寄母亲》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的抒发就显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此外,这首诗的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  


    13 “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一句中“碧绿”这个词用来形容豆麦田地的色彩鲜绿、诱人,从而展现出江南水乡富饶、美丽的特点。


    14《诺曼底号遇难记》中“伟大的灵魂”是指哈尔威船长,他的语言显示了钢铁般的意志和无上的权威,体现了首先保护弱小的社会应有的运作秩序,表明居于社会主导地位一方必须首先承担起某种责任,此时,哈尔威船长已成为一个伟大灵魂的化身,巍然屹立于上空。


    15 马克吐温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作品表现了对美国民主所存的幻想,以短篇为主,幽默与讽刺结合,批判不足;中期以长篇小说为主,讽刺性加强,如《汤姆索亚历险记》;后期作品则由幽默讽刺转到愤怒的揭发、谴责。


    16 《端午日》写了划船前的准备、船上赛手的配置和龙舟竞赛的盛况。例如“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准备充分,一点不马虎;“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暗示了竞争的激烈。赛龙船时,作者运用一系列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写出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等的特征动作,表现了赛船场面的热烈。“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运用想像,进一步渲染了龙舟竞赛的激烈程度。


    17 “一家人团团围坐,大吃大嚼”及“吃得我食火上升,口舌生疮”是正面描写, “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是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都写出了过年气氛的浓烈。  


    18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联出自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其中“物华天宝”是指各种珍美的宝物,“人杰地灵”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四、课内语段阅读(每题5分,共20分)
    才进校门,高年级同学就带着我们参观北大图书馆。当时,好像还看了一个介绍图书馆的纪录片。入学之初那句颇为雄壮的誓言——“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在图书馆大楼的映衬下骤然显得苍白无力。我紧闭着嘴,心头涌起一种近乎绝望的感觉:400多万册图书!实在难以想像。而其中我所读过的,大概连这个数字的最小的零头都不到吧!不知怎么,我回忆起了1983年在青岛过夏令营时发生的一件事情:记得那时灯已熄了,我们在黑暗里躺在床上,随意聊着天儿。我和领队的那个女老师正说得津津有味,我上铺的女孩却忽然哭了起来。我们惊讶地问她怎么了,她呜咽着答道:“你们知道得那么多,可我什么也不懂……”如今,我和女老师的谈话早忘得一干二净了,可那女孩子的呜咽反倒长久而清晰地留存在心中。当我随着面孔尚未记熟的新同学一起走出图书馆的时候,我似乎刚刚理解了那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抽泣的女孩……
    自从小心翼翼地佩带上那枚白色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建筑,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梦想,而成了需要用全部清醒的意识来对付的、不折不扣的现实。假如一生可以被划分成许多阶段,那么与北大的际遇,便是又一个新的开始。
    可不,是开始——开始做美得有点迷离的梦,开始对从未涉足过的世界进行探寻。当我在图书馆里一排一排落上了些许灰尘的书架间徜徉,我觉得自己就像是童话里的女孩,怀着激动不安的心情启开了闪闪发光的仙宫大门,有时,并不急着翻检借阅,只在书垛给我留出的窄窄小径上慢慢地走来走去,以目光抚爱每册图书。中文的、英语的,都在以互不相同的沉默的声音,向我发出低低的絮语和呼唤。渐渐地,我的心情也变得和它们一样:沉静,愉悦,安详。       就这样,简单而又美好地,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从这微风吹拂的窗口,透进一片纯洁的真理之光。宇宙与人开始以全新的面目呈现在我眼前,我开始思索,开始怀疑,开始摒弃,开始相信。北大为我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在这令我惊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19     面对北大数量惊人的图书,作者的情感有了怎样的起伏?(   )
     A.绝望——激动——愉悦              
    B.绝望——安详——愉悦
    C.紧张——绝望——沉静              
    D.激动——安详——沉静

    20 没有用排比手法的一项是(      )
    A.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建筑,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梦想,而成了需要用全部清醒的意识来对付的、不折不扣的现实。
    B.可不,是开始——开始做美得有点迷离的梦,开始对从未涉足过的世界进行探寻。
    C.我开始思索,开始怀疑,开始摒弃,开始相信。
    D.在这令我惊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21 对节选文段的理解与原文的意思不符一项是(      )
    A.作者回忆1983年在青岛过夏令营时发生的一件事情,目的是让读者更容易理解自己面对北大数目庞大的图书时焦急的心情。
    B.作者认为佩带上北大校徽的那一刻起,它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建筑,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的梦想,而是不折不扣的现实了。
    C.作者认为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一扇神奇的窗子的过程,是简单而又美好的。
    D.作者说她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带她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这是因为北大的学术气氛给了作者太多的压力。


    22


    五、课外语段阅读(每题5分,共20分)
    23 风筝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 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作者说看到风筝,“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其原因是(     )

    A.因为作者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B.它让作者回忆起二十年前对于弟弟精神的虐杀的那一幕。
    C.看到这景象,就想到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
    D.弟弟总喜欢做放风筝这样无意义的事,让他想来就痛心疾首。 


    24 对于二十年前那精神虐杀的一幕,现在的作者没有以下哪种感情?(     )
    A. 内疚        
    B.痛心        
    C.庆幸        
    D.自责


    25 对下列句子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用神态描写生动的展现出了弟弟对放风筝的艳羡,刻画出他的天真和淳朴)
    B.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弟弟的神态展示出哥哥对他的精神迫害由来已久)
    C.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一系列动作表现出“我”的决绝,为下文“我”的歉疚作铺垫)
    D.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我”的“傲然”和弟弟的“绝望”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我”对弟弟造成的伤害之大)  


    26 关于弟弟全然忘却了当年旧事,而“我的心只得沉重着”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也无从补过,无法求得心情的轻松,因而心情更加沉重。
    B.“我”有着严肃的自省意识,并不因为当初的行为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而原谅自己。
    C.“我”让弟弟重新回忆起了那段痛苦的经历。
    D.表面上看来,我折断、踏扁的只是一个风筝,可受到伤害的是弟弟那纯洁无邪的心灵,弟弟虽忘了,但“我”称之为“精神的虐杀”是非常残忍的。


考前必读
  • ·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就点击“点击进入考场”按钮即进入考场,开始计时。
  • · 考试过程中会在试卷的右侧会显示倒计时,您可以随时查看考试剩余时间。
  • · 选项前的单选框( )表示该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 · 选项前的复选框( )表示该题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答案。
  • · 当完成试卷后,可以点击“我要交卷”按钮提交试卷。
  • · 主观题可以根据参考答案自己评分;
更多>>网校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