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搜索:  
热门关键字: 会计师 工程师 公务员 司法 报关员 执业药师 执业医师
所需点数:0
卷面总分:100
参考人数:4
答题时间:45 分
试题星级:
试卷来源:互联网
上传时间:2010-3-5
上传者:admin
试卷说明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 下列农业地域类型机械化水平最低的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水稻种植业      
    D.混合农业

      
    2 乳畜业、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等地域类型所具有的共同点是(    )
    A.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其发展的优势条件
    B.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是其发展的基础
    C.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科技是其生产的保证
    D.投入多、商品率高的商品性密集农业


    3


    4 一般情况下,图示地区河流              (    )
    A.只有春汛       
    B.只有夏汛    
    C.只有秋汛    
    D.春季和夏季各有一个汛期


    5 积温值A地高于E地,主要是因为             (    )
    A.A地地处河谷,地势低        
    B.距冬季风源地远 
    C.纬度低,是温带             
    D.为山地背风坡


    6 图示平原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            (    )
    A.冬小麦、玉米、大豆         
    B.春小麦、玉米、甜菜
    C.甜菜、大豆、油菜           
    D.玉米、高粱、甘蔗


    7 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


    8 E地某城市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素质的技术研发人员


    9


    10 黄淮海平原地区适宜发展         (    )
    A.以水稻为主的水田农业           
    B.以甜菜、棉花为主的绿洲农业
    C.以小麦、棉花为主的旱作农业     
    D.以瓜果、甘蔗为主的灌溉农业


    11 “湖广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产粮区,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A.雨热条件好,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自然灾害少
    C.河流众多,交通便利             
    D.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充足


    12 现在,上海市郊农业已经形成了种苗、园艺作物、出口蔬菜、名特优新为主的小宗经济作物四大特色,其主要原因是由于(    )
    A.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B.精耕细作水平不断提高
    C.商品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   
    D.农村劳动力不足,农业用地减少


    13


    14 影响该农作物物候地域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热量            
    D.湿度


    15 导致a地物候现象比b地迟的原因是(    )  
    A.距海远近不同   
    B.海拔高低不同    
    C.土壤肥力不同    
    D.降水状况不同


    16 下列关于工业化对城市化推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B.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C.工业化扩展了农业生产的地域空间     
    D.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17



    18 如果四个区域表示四个不同的国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①可能是埃及                      
    B.②与③肯定是发达国家
    C.④既可能是中国,也可能是加拿大    
    D.①可能是新加坡


    19


    20 从上述城市群的发展来看,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       
    B.自然条件    
    C.人口数量    
    D.人口迁移


    21 下列关于我国不同地区城市化模式的组合,正确的是(    )
    A.东北模式:沿边开发——边贸发展——城市化
    B.苏南模式: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C.浙江温州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D.珠江三角洲模式: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22 广东东莞是对外开放发展的典型代表,促进其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三来一补”是指(    )
    A.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B.来人指导、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C.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进口贸易
    D.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人指导和补充贸易


    23 对当前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力加快消费品工业发展
    B.抑制重工业发展
    C.发展石化、钢铁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
    D.发展采矿业,加大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


    24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其中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
    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一大酸雨中心
    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C.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25



    26 关于图中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我国最大的工业中心
    B.以金融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迅猛
    C.A地的开放开发为整个区域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D.本区域有丰富的能源和水源,工业发达


    27 新时期,该区域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
    A.资源、人才、环境                   
    B.资源、土地、环境
    C.资源、资金、人才                   
    D.能源、市场、劳力


    28



    29 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A.地势平坦广阔           
    B.土壤深厚肥沃
    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30 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劳动力价廉质优    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    ④水源、动力充足        ⑤市场前景广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二、判断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31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表结构特征。(    )


    32 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是东北农业基地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    )


    33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河流。(    )


    34 吉林省是我国最大的木材基地。(    )


    35 东北的三江平原沼泽广布,是未来荒地的重要开垦区。(    )


    36 当前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加快森林的砍伐速度,满足国家对木材的需要。(    )


    37 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的水资源、矿产资源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更丰富。(    )


    38 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


    39 区域发展的工业化起步阶段,工业部门一般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    )


    40 1990年之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商投资比重逐年增长,已经超过长江三角洲地区。(    )


    三、综合题(每空2分,共20分。)
    41 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步入新世纪,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年珠三角创造的生产总值(GDP)7361亿元,2004年为13394亿元。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2004.年6月1日,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香港开幕。6月3日粤、桂、闽、滇、贵、川、赣、湘、琼9省区行政首长和港、澳特别行政区长官在广州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42 (2)基塘农业是珠三角的农业特色,其形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当地               
    A.肥沃的土壤   
    B.低洼的地势   
    C.发达的科技   
    D.便捷的交通


    43 (3)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特区中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①深圳     ②珠海     ③海南岛      ④厦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4 (4)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双选)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45 (5)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          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      主要工业部门为轻纺工业。
    A.劳动  
    B.资源  
    C.资金   
    D.技术


    46 (6)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推动      产业升级,各工业部门中          发展最为突出。
    A.机械制造业   
    B.食品工业  
    C.电子电器工业   
    D.石油加工工业


    47 (7)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2004年GDP约是2000年的              倍。   A.2   
    B.1.8  
    C.2.8   
    D.1.1

      
    48 (8)目前珠三角在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中面临一些困境,其中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处于劣势的有          (多项选择),共同的制约因素是        (单项选择)。  ①水源缺乏        ②劳动力素质较低        ③能源供应相对紧张  ④产业基础差      ⑤科技实力薄弱          ⑥南岭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  A.②④⑤⑥    ③    
    B.①④⑤    ⑥    
    C.  ②③     ①    
    D.②③⑤⑥    ③


    49 (9)近年来推动构建“9+2”泛珠三角区域的主要原因是         
    A.“9+2”各省区的地理环境相同       
    B.“9+2”各省区之间都有铁路联系   
    C.政治协作的需要                    
    D.经济互补合作的需要


考前必读
  • ·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就点击“点击进入考场”按钮即进入考场,开始计时。
  • · 考试过程中会在试卷的右侧会显示倒计时,您可以随时查看考试剩余时间。
  • · 选项前的单选框( )表示该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 · 选项前的复选框( )表示该题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答案。
  • · 当完成试卷后,可以点击“我要交卷”按钮提交试卷。
  • · 主观题可以根据参考答案自己评分;
更多>>网校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