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题4分,共80分)
第 1 题 下列属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造成的后果的是 ( ) ①土地退化 ②植被破坏 ③环境污染 ④水土流失 ⑤酸雨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
第 2 题 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以及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决定了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B.属于亚热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夏秋季降水多.冬春季降水少
C.河流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
第 3 题 防治长江中、下游洪水威胁的关键性工程措施是( )
A.植树造林
B.兴建三峡工程
C.修建水平梯田
D.加固、加高长江大堤
第 4 题 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C.便利的航运条件
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第 5 题 下列关于东北沼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沼泽是生态系统 ②沼泽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 ③沼泽可缓解气温的日、年变化 ④应有计划地开发利用东北沼泽,以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第 6 题 我国春小麦集中的产区在 (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
第 7 题 下列关于东北经济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
B.东北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和轻工业基地
C.东北区是我国第一个比较成熟的大经济区
D.东北区农业非常发达而重工业基础薄弱
第 8 题 易使东北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的是( )
A.低温冷害
B.春旱
C.伏早
D.洪水
第 9 题 东北地区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原因是( )
A.地形多种多样
B.气候条件的制约
C.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
D.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第 10 题 珠江三角洲是全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城市密集区,仅次于( )
A.长江三角洲
B.京津环渤海区
C.辽中南地区
D.长江沿岸经济区
第 11 题 下列不是珠江三角洲面临的生态问题的是( )
A.酸雨严重
B.水污染严重,“水源性”缺水问题突出
C.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D.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
第 12 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需要着重发展的产业部门有( )
A.石化
B.纺织
C.玩具
D.服装
第 13 题 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
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偏高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第 14 题 我国陆上天然气主要的集中分布区是( )
A.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C.四川、陕甘宁、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
D.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第 15 题 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保护生态环境 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有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增加土壤肥力 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 ⑥拉动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经济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⑥
第 16 题 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主要是为了( ) ①充分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 ②充分利用当地便宜的土地、住房 ③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 ④传播新技术、新工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 17 题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一般转移产品生产的( )
A.设计环节
B.营销环节
C.加工环节
D.全过程
第 18 题 为了吸引外资,发展中国家改善投资环境,目的主要是为了( )
A.扩大市场
B.降低劳动力价格
C.降低地价
D.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第 19 题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其有利影响是( )
A.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
B.延长产业升级时间
C.转移、扩散污染
D.减少就业机会
第 20 题 关于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分布及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50年代至六七十年代,由日本向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转移
B.60~70年代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之后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
C.80年代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得以长足发展,90年代后期向我国中西部转移
D.由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因为中西部地区市场更广阔
二.判断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第 21 题21、田纳西河流域受气候的影响,水量不稳定。
第 22 题 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存在问题是人口激增。
第 23 题 东北地区气候决定了热量条件不够好,因此,东北地区粮食品质差。
第 24 题 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香港、广州、珠海。
第 25 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第 26 题 束缚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是勘探、开发资金短缺问题。
第 27 题 新加坡、香港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利用外国直接投资走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之路。
第 28 题 在产业典型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的产业是钢铁业。
第 29 题 较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的产业多为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
第 30 题 产业转移可能伴随污染转嫁和人口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