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100分)
第 1 题 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派别和代表人物是( )
A. 法家,韩非子
B. 墨家,墨子
C. 道家,老子
D. 儒家,孔子
第 2 题 当前,我们正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我们通过提倡孔子的哪一思想主张最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形成( )
A. “仁”
B. 以德治民
C. 克己复礼
D. 有教无类
第 3 题 《孟子公孙丑下》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儿的“道”是指( )
A. 仁政
B. 民贵君轻
C. 性本善
D. 仁义、王道
第 4 题 唐代魏征曾以“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劝谏唐太宗,魏征的观点来源于(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第 5 题 先秦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学说中,其共同主张是( )
A.唯物主义思想
B.“仁”和民本思想
C.德治和性善论
D.认为统一是民心之所向
第 6 题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儒学的地位
B.得到汉武帝的赏识
C.形成“春秋大一统”
D.取消其他诸子学派
第 7 题 我国古代很多皇帝往往把国家发生的重大灾害认为是“天谴”,并反省自身的行为。这来源于董仲舒的什么思想( )
A.天人感应
B. 罢黜百家
C. 君权神授
D. 独尊儒术
第 8 题 董仲舒提出的下列哪些主张或者思想被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 ①君为臣纲 ②父为子纲 ③孝为“天经”、“地义” ④仁、义、礼、智、信 ⑤夫为妻纲
A.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第 9 题 据记载,汉代太学以考试为管理手段,称“设科射策”。射策分甲、乙、丙三科,射策者随意解答,按成绩安排中选人的官职。太学的这种管理模式最有利于( )
A. 提高太学生员的素质
B. 提高儒学的地位
C. 打破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
D. 提高太学管理的科学性
第 10 题 “二程”是北宋时期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下列不属于他们基本主张的是( )
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B.“人伦者,天理也”
C.“格物致知”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第 11 题 继孔子以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 )
A.董仲舒
B.程颢
C.王阳明
D.朱熹
第 12 题 “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 )
A.自然规律
B.儒家伦理道德
C.人的良知
D.上天的意志
第 13 题 如果我们利用陆九渊的观点来指导我们的学习,下列那种说法是正确的( )
A.求学问要着眼于实际运用,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要学习前辈们的经验和心得
C.要勤于用功,努力读书
D.只需要反省和发掘内心即可
第 14 题 理学和心学在哲学范畴上的不同是( )
A.理学是唯物主义,心学是唯心主义
B.理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心学是朴素唯物主义
C.理学是唯心主义,心学是唯物主义
D.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
第 15 题 明朝后期的李贽之所以能提出“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他是受什么影响( )
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B.先秦早期儒家思想的复兴
C.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
D.仕途坎坷
第 16 题 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了( )
A.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B.工商皆民生之本
C.天下为主,君为客
D.君舟民水
第 17 题
第 18 题 主张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不断变化是万物发展规律的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第 19 题 明末清初三位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对于儒家思想的态度是( )
A.彻底否定
B.肯定
C.批判继承
D.抛弃
第 20 题 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阐述错误的是( )
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的早期儒学
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成为主流思想和正统思想
C.两宋时期理学的产生是儒学的成熟
D.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