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5题每题4分,6——9题每题5分,共40分)
第 1 题 “辜、芯、伪、衅”这四个生字的正确读音是
A.ɡǔ xīn wěi xìn
B.ɡū xīn wěi xìn
C.ɡū xīn wěi xìnɡ
D.ɡū xīn wèi xìn
第 2 题
![](/UploadFiles/mnkc/20090223165942001.gif)
第 3 题 下列四组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橱房 楼梯 半截 灯芯
B.和蔼 息灭 诺言 挑衅
C.菩萨 伪军 咽喉 歼灭
D.无辜 呐喊 零晨 聋哑
第 4 题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带点字“疾”的意思是
A.疾病
B.痛苦
C.痛恨
D.急速,猛烈
第 5 题 ![](/UploadFiles/mnkc/20090223160817001.gif)
第 6 题 “虽然敌人残忍地( )了我们无数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也是战争的( )者。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 )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选择合适的一组词语填在括号里。
A.受害 伤害 杀害
B.杀害 受害 伤害
C.伤害 杀害 受害
D.杀害 伤害 受害
第 7 题 “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句话描写伯诺德夫人的?
A.语言
B.动作
C.神态
D.心理活动
第 8 题 关于卢沟桥事变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发生于1937年的7月7日。
B.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C.卢沟桥事变,让我们认清了日寇的罪行,激发了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D.卢沟桥事变的起因是日军要找失踪的士兵,无意间和守桥的中国官兵发生了冲突。
第 9 题 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次数学考试,全班同学普遍成绩提高了。
B.小刚的肩头被沉重的担子压得喘不过气来。
C.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爷爷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D.尽管天气多冷,亮亮每天早晨都锻炼身体。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2分)
第 10 题 “厄运”的“厄”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e”,用部首查字法应查“厂”部。
第 11 题 “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这句话中“咽喉要道”指的是“卢沟桥”。
第 12 题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这句话是语言描写,突出了杰奎琳的天真可爱。
第 13 题 《卢沟桥烽火》中提到的“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
第 14 题 “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内,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这句话中的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第 15 题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篇课文真切而生动地叙述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反映了聂将军宽仁大义和中日人民深厚的友谊。
三、课内阅读(每题5分,共20分)
第 16 题 《卢沟桥烽火》节选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赖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住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官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畜谋已久的挑衅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 日军脑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上面这一片段中有四个错别字,依次是 A.赖(籁) 副(幅) 畜(蓄) 脑(恼)
B.赖(籁) 住(驻) 严(言) 脑(恼)
C.赖(籁) 住(驻) 畜(蓄) 众(重)
D.赖(籁) 住(驻) 畜(蓄) 脑(恼)
第 17 题 “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官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中的“喝”正确读音是A.hē
B.hè
第 18 题 “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句中“搜查”加引号,表示
A.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B.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C.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第 19 题
![](/UploadFiles/mnkc/20090318092850001.gif)
四、课外阅读(每题4分,共28分)
第 20 题 在美国,每当大雪融化之后,总是看到许多工人在忙着修补路面。 “下大雪期间,应该行驶的车子特别少。为什么路面反倒破了这么多大洞呢?”某日我不解地问一位修路的工人。 “这( )被车子破坏,( )遭冰雪侵蚀的。”工人笑着回答。 “那就奇怪了,你们的工程为什么这么不结实?连冰雪都能将路面损坏呢?”我接着问。“如果你有空,就可以到山上去看看,那里有许多比路面结实几十倍的岩石,因为冰雪的侵蚀而崩裂了。所以你不要以为冰雪算不得什么,只要有一点小缝,就被它渗进去,就可能遇到大麻烦,它能够在结冰时膨胀体积,然后一分分地移动岩石,再一块块的将碎石推下山头。 ,都是从那些小小的裂缝开始的,都由那些看来不甚稀奇的水推动的,我们真是防不胜防啊!” “谢谢你给我的启发。”我说,“今天我才知道,许多看来不怎么严重的缺失和不怎么强大的对手,反倒可能给予我们最严重的打击。” 在文中的括号里应填上的关联词语是
A.不仅……还……
B.虽然……但是……
C.因为……所以……
D.不是……而是……
第 21 题 “防不胜防”的意思是
A.很难防守
B.不难防守
C.不要防守
D.要防守
第 22 题 横线上应填的一组词语是
A.侵蚀、渗透、瓦解、崩溃
B.侵蚀、渗透、崩溃、瓦解
C.渗透、侵蚀、瓦解、崩溃
D.渗透、侵蚀、崩溃、瓦解
第 23 题 这篇含义深刻的小短文,它采用怎样的的方式来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A.动作描写
B.对话描写
C.心理活动描写
D.神态描写
第 24 题 以下几句话中,哪句是我们从这篇短文中得到的启示。
A.“今天我才知道,许多看来不怎么严重的缺失和不怎么强大的对手,反倒可能给予我们最严重的打击。”
B.“因为冰雪的侵蚀而崩裂了,所以你不要以为冰雪算不得什么。”
C.“都是从那些小小的裂缝开始的,都由那些看来不甚希奇的雪水推动的,我们真是防不胜防啊!”
D.“只要有一点小缝,就被它渗进去,就可能遇到大麻烦,它能够在结冰时膨胀体积,然后一分分地移动岩石,再一块块的将碎石推下山头。”
第 25 题 这篇短文最合适的题目是
A.一次难忘的经历
B.冰雪的启示
C.最严重的打击
D.冰雪的灾难
第 26 题 由“许多看来不怎么严重的缺失和不怎么强大的对手,反倒可能给予我们最严重的打击。”这句话想到的成语或俗语是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小不忍则乱大谋
C.蚁穴溃堤
D.防微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