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5题每题4分,6——9题每题5分,共40分)
第 1 题
第 2 题 下列四组词组中,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认识深刻 调查深入 发明河流 发现问题
B.立场坚定 热烈接待 服装整洁 步伐整齐
C.改正缺点 改善条件 发挥作用 改变面貌
D.掀翻船只 冲垮海堤 毁灭沿海 折断桅杆
第 3 题 “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这句话中“数世同堂”的“堂”在句子中的意思是
A.正房,高大的屋子。
B.过去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
C.表示同祖父的亲属关系。
D.这株广玉兰树。
第 4 题 关于《墨梅》一诗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吾家洗砚池头树”是说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
B.“个个花开淡墨痕”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现出像墨一样的黑色痕迹。
C.“不要人夸好颜色”不需要别人夸赞梅花的颜色好看。
D.“只流清气满乾坤”只要留下梅花的香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第 5 题 读读句子,想想下面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周末,我最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有欢快歌唱的小鸟, ……
A.有散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
B. 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
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
D. 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第 6 题 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同一类的句子是
A.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B.书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C.书是良药,能医治愚蠢之病。
D.书是甜的,让我们越来越爱它
第 7 题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三国演义》”“长相黝黑粗鲁,江湖人称‘黑旋风’。——《水浒传》”“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红楼梦》”“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西游记》”以上四句话选自四大名著,描写的人物形象分别是
A.诸葛亮 李 逵 林黛玉 猪八戒
B. 周 瑜 张 飞 王熙凤 银角大王
C.诸葛亮 李 逵 贾宝玉 妖怪之一
D. 赵 云 鲁智深 贾宝玉 猪八戒
第 8 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大家都注意卫生,全校同学的健康和疾病都有了保证。
B.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C.每一个同学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D.语文对我很感兴趣,所以上语文课我总是特别用心。
第 9 题 《孔子游春》一文中,关于孔子和子路、颜回谈“志向”的那段话,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话音未落就开了腔”,反映子路是个急性子,说的一番话更可看出他豪爽、乐善的性格。
B.颜回则“温文尔雅”“深思熟虑”后才“从容不迫”回答问题,表现出谦逊、沉稳的性格。
C.孔子赞成颜回的志向,而对子路的志向不赞同。
D.孔子是一位充满智慧、循循善诱、和蔼可亲的好老师。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2分)
第 10 题 “已经成为三个孩子母亲的美穗子和家人专程来中国看望聂将军。”缩句成“美穗子看望聂将军。”
第 12 题
第 13 题 《莫泊桑拜师》主要讲了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够写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得到悉心指导的事,表现了莫泊桑对所酷爱的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和福楼拜热心提携后辈,关心文学青年的名师风范。
第 14 题 “满招损,谦受益”“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些句子都是属于《古今贤文》(真理篇)的。
第 15 题 “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这句话描写了扫路人的外貌,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位朴实、健康、慈善、有精气神的老人。
三、课内阅读(每题5分,共20分)
第 16 题
下面词语读音错误的是
A.叶影参差(yè yǐng cēn cī)
B.浓浓烈烈(lóng lóng liè liè)
C.水中荇藻(shuǐ zhōng xìng zǎo)
D.微风乍起(wēi fēng zhà qǐ)
第 17 题 对于文中带点字词理解有误的是
A.袭:说明夹竹桃地花香浓浓烈烈的扑面而来。
B.叶影参差:夹竹桃映在墙上的叶影,大小、高低不齐,但错落有致。
C.花影迷离:夹竹桃地花映在墙上,模模糊糊,看不分明。
D.微风乍起:大风一下子吹来。
第 18 题 以下内容不是作者幻想的是
A.地图
B.荇藻
C.墨竹
D.夜蛾飞过
第 19 题 关于这一片段,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这句话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B. 叶影参差,花影迷离,花香袭人,这是引起作者幻想的原因。
C. “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 这部分主要讲了作者由夹竹桃的花影引起的美妙幻想。
四、课外阅读(每题4分,共28分)
第 20 题
短文中含有拼音的词语分别是
A.抵达 智慧 寻觅 翱祥
B. 抵达 指挥 寻觅 翱翔
C.抵达 智慧 询觅 翱翔
D. 抵达 智慧 寻觅 翱翔
第 21 题 短文中源于我国古代美丽故事的成语是
A.熟视于心 高山流水
B.世外桃源 高山流水
C.世外桃源 争先恐后
D.极速世界 滚滚红尘
第 22 题 划线部分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多项选择)
A.比喻
B.拟人
C.反问
D.排比
第 23 题 关于第一自然段中提到的“快餐”,理解有误的是
A.第一个“快餐”是指能够迅速提供顾客食用的方便餐。
B.“快餐式的旅游”是指匆匆飞跃时区,走马观花,没有细细游览,慢慢品味自然景物。
C.“快餐式的阅读”指的是时间上,用时不多;内容上,喜欢浓缩的读物;方法上,以速读和浏览为主。
D. “快餐式的家庭生活”是指人与人之间,缺少彼此的交流,彼此的倾听,生活于忙碌之中。
第 24 题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告诉人们“我们有时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多选题)
A.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尽情领略大自然之美。
B.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潜心阅读,品尝文学经典的醇香。
C.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到达宁静优美的“世外桃源”。
D.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听到别人的心声和自我灵魂的独白。
第 25 题 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多项选择)
A.总结全文
B.前后呼应
C.设下悬念
D.点明主题
第 26 题 对于这篇短文,下列感悟不正确的是
A.生命是美好的,一举手一投足,俯下身去,抬头望天,皆可发现美丽。这就需要我们有时慢慢欣赏、慢慢感悟。
B. 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不能被纷繁的生活所左右,要学会不断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要在快与慢中找到一个平衡,给自己的心灵留一个空间。
C.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当经常放慢脚步,边行边看,不要讲究速度。
D.生活中,当快则快,当慢则慢。生活因为有快慢相间的节奏而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