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题
(一)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选对,错误的选错。(每题2分,共12分)
第 11 题 李时珍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入药麻醉作用。真可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第 12 题 有的人见了那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错失良机。文中“麦穗”加了引号,说明具有特殊的含义,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第 13 题 《学会合作》中分别举了交响乐团演奏和彩球逃生实验两个例子,指出成功的合作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和统一的目标。
第 14 题 季羡林,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作家。季先生长年任教北大,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季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的书,不仅是他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第 15 题 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正体现了 “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
第 16 题
第 17 题
第 18 题 在这段中,福楼拜给莫泊桑讲了提高写作水平的四个要点是
A.贵在坚持——仔细观察——发现特点——善于记录
B.勤加练习——仔细观察——长期积累——认真记录
C.详细记录——长期积累——细心观察——贵在坚持
D.肯下苦功——细心观察——长期积累——贵在坚持
第 19 题 以下句子都是赞美老师的,最符合福楼拜的一项是
A.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
B.老师,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四、课外阅读(每题4分,共28分)
第 20 题 历练后的飞翔阅读提示 : 雄鹰的成长过程历尽艰辛,但收获的是自已的梦想。如果没有风雨的洗礼,怎么能够翱翔在辽阔的天际?什么是真正的爱?母鹰对自已孩子看似极端残忍,但孩子涅磐后的灿烂,才是母鹰最想看到的。
在括号中选择正确的词语,正确的是
A.胆怯 考验 残忍 怜悯
B.胆小 磨练 残酷 怜悯
C.胆小 考验 残酷 可怜
D.胆怯 磨练 残忍 可怜
第 21 题 在括号中选择关联词语,正确一项的是
A.只有……才 不但……而且 只有 只要
B.即使……也 虽然……但 只要 只有
C.只有……才 不但……而且 只有 如果
D.即使……也 虽然……但 只要 如果
第 22 题 雕鹰被称为“飞行之王”,是因为
A.飞行的时间长、速度快
B.飞行的时间长、速度快、动作敏捷
C.飞行的时间长、速度快、动作敏捷,堪称鹰中之最
D.时间之长、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
第 23 题 文中出现的一句过渡句是
A.有的猎人动了恻隐之心,偷偷地把一些还没来得及被母鹰折断翅膀的幼鹰带回家里喂养。
B.但谁能想到那壮丽的飞翔后面却蕴含着滴血的悲壮?
C.原来,母鹰“残忍”地折断幼鹰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是决定幼鹰未来能否在广袤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关键所在。
D.没有谁能帮助雕鹰飞翔,除了它自己。
第 24 题 “滴血的悲壮”在文中指的是
A.母鹰残酷的训练方式
B.母鹰折断幼鹰的翅膀
C.母鹰把幼鹰从高处摔下
D.母鹰不给幼鹰喂食
第 25 题 对课文段7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最后一句反问句,启示我们在生活的道路上要努力战胜挫折困难,未来的成功要靠自己。
B.溺爱宠任是害子,教育历练是真爱。
C.翅膀指“激情、意志、勇气和希望”,“蓝天”应指理想或成功。
D.有时我们的父母以爱为名生生地折断我们的“翅膀”,却还全然未觉。
第 26 题 读完这个故事,王明情不自禁动容地说________,不恰当是一项是
A.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C.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D.玉不琢,不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