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搜索:  
热门关键字: 会计师 工程师 公务员 司法 报关员 执业药师 执业医师
所需点数:0
卷面总分:100
参考人数:1
答题时间:90 分
试题星级:
试卷来源:互联网
上传时间:2010-3-6
上传者:admin
试卷说明
    一、基础知识(每题4分,共20分)
    1 根据读音写词语有错的一组是
    A.zhànɡ  仰仗   拐杖   头昏脑涨   丈量
    B.áo      煎熬   遨翔   嗷嗷待哺   翱游
    C.juàn   羊圈   眷恋   手不释卷   诲人不倦
    D.mào     广袤   茂盛   貌合神离   冒昧


    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几天时间,弟弟已经能拼写出“爸爸”“妈妈”等……英语单词了。
    B. “30年后,”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我再来看您!”
    C.我被评上了《十佳少年》,是大家对我的信任。
    D.满满的一篮子蘑菇就放在窗台上——那儿比较凉快。


    3


     



    4  今年3月,我国西南最佳出海通道南昆铁路全线铺通。它途经桂、黔、滇三省(区)19个县(市),全长为898.7公里。在《新华字典》中查找“桂”“黔”“滇”三个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音序检字法,“桂”字能从G部找到。
    B.用部首检字法,“黔”字应查“今”部第12画。
    C.用部首检字法,“滇”字可从“氵”部第10画查到。
    D.“桂”“黔”“滇”三字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先后顺序是“滇”“桂”“黔”。


    5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句中,最恰当的一项是古诗,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历代诗人骚客,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如           ,婉约如          ,粗犷如          ,细腻如          ,洋洋洒洒,蔚为壮观。
    A.旭日喷薄    风拂杨柳    小桥流水    大江东去
    B.大江东去    小桥流水    旭日喷薄    风拂杨柳       
    C.小桥流水    风拂杨柳    大江东去    旭日喷薄
    D.风拂杨柳    小桥流水    旭日喷薄    大江东去


    二、语言运用(每题5分,共20分)
    6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高考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
    C.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D.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


    7 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它们各有所长:
    A.梅花没有雪花那么素雅,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B.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但它比梅花素雅。
    C.梅花比雪花芬芳,雪花比梅花素雅。
    D.雪花比梅花素雅,但它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8  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事业说:人生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谊说:人生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奋斗说:人生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挫折说:人生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与风浪搏击的双桨       ②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 ③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      ④ 那条坎坷曲折的山路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②③①④         
    D. ③①②④


    9 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山是静的,海是动的。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__________从天边微波疯潮地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①如同病牛一般。 ②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 ③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 ④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
    A. ②①④③        
    B. ④②③①       
    C. ③④①②         
    D. ①②③④ 


    三、课文理解(共32分)  
    10
    (一)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是否正确?(每题2分,共12分)


    11


    12 《明天,我们毕业》第六自然段,回忆老师对我们的教育和帮助时,采用了先抒情,后叙述的结构方式。   


    13 《理想的风筝》课文开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勾勒了春天放风筝的景象。这一段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人物形象的塑造关系不大。


    14 倘若不幸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不,他不会的。这里的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引人思索。  


    15 “泗水河畔春意更浓了”是因为(1)春天来了,泗水河畔本来就洋溢着浓浓的春意 ;(2)孔子与弟子一番论水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情谊,这句话有着深化中心的作用。  


    (二)课内阅读(每题5分,共20分)
    16 《理想的风筝》(节选)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他总是自己手(  )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   )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   )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动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   )白云,(   )着那黑色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刘老师放风筝的动作依次是
    A.持   擎    拉  注视  仰望           
    B.擎  持  拉  注视  仰望
    C.擎   持    拉  仰望  注视           
    D.持  擎  拉  仰望  注视


    17 刘老师腿有残疾,每年春天都要忘情地放风筝的原因
    A.因为他擅长放风筝,让同学们分享他的快乐。
    B.因为他把自己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的情感寄托在风筝上,同时也在"我们"的心中撒洒下了希望的、理想的种子。
    C.刘老师身残志坚,把放风筝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
    D.刘老师想教会我们放风筝的技巧。


    18 从划线句子中的“决不肯”我们可以感受到
    A.刘老师不愿意放弃这难得的放风筝的机会。
    B.刘老师觉得孩子们风筝放得不如自己好,因此一定要自己放。
    C.别人放风筝不如自己亲手把风筝送上了蓝天快乐。
    D.刘老师热爱生活,喜欢挑战自我。


    19 “我”觉得刘老师像一个“少年”是因为
    A.刘老师身残志坚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
    B.刘老师在放风筝时特别年轻。
    C.刘老师漾出的甜蜜的笑容的脸和少年一样年轻。


    四、课外阅读(每题4分,共28分)
    20 父亲,你是座耸立的山阅读提示:        每天,父亲匆匆忙忙的脚步,为子女弹奏着生存进行曲。隐忍的愁苦,酸楚的胸腔,不堪重负的内心把他的日子包裹得严严实实。父亲的大半辈子只为了我们而活,并且父亲的爱一直表露得非常含蓄,只能在我们记忆里打捞起零碎片断的深情来。   ①小镇的汽车站到了。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说道:“到学校给家里写信。”这是走了十几里山路后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我答应了声,木讷的父亲就再没开口,只是默默地看车来的方向,手中拿着我简单的行李。我从侧面看了一眼父亲,内心一阵酸楚。父亲太苍老了,但我却要离家远行去读大学,他那已经布满皱纹的脸上又不知要爬上几道皱纹了,我这长子能给这个家带来什么,弟妹小,母亲身体又不好。父亲肩上的担子……我忍不住又看了眼父亲瘦小有些干枯的身体,我担心他会被艰辛的生活压垮。车来了,我跳上汽车,父亲在扎得结实的行李上又仔细地察看一遍,挨个儿拍了拍,才递给我。我站在车门口,等着父亲还有什么话,但他只是眯着眼睛,看了我几眼,终于没说一句话。车开了,父亲还站在那儿,直到变成了一个黑点,被汽车掀起的漫天尘土裹住。 ②放寒假了,又回到了熟悉的山村熟悉的家。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静。父亲去山上干活还没回来,母亲正在屋内张罗着给鸡喂食。我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坐在屋里,找了把锄头上山去找父亲。 ③村子四周都是山,山上向阳的一面开垦着许多梯田。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只得一个个山去寻找。我爬上一道山梁,站在高处向四周张望,见对面一个山脊上有一个人正躬着腰。那背影是我十分熟悉的,远远看去,父亲显得那么瘦小,要不是正挥着锄头,真疑心那不过是山上的一棵树,—块石头,一点也不起眼。我走过去,父亲直起腰看清是我,笑着问:“回来啦?”“回来啦。”“回去吧?”“不,锄一会儿吧。”父亲便没再坚持,我又像从前在家一样跟在父亲旁边锄起地。山坡上很静,我们都没有说话,像从前干活一样,能听见有节奏的锄地声。 ④天渐渐黑了,山脚边的村子里炊烟袅袅,传来女人唤鸡和狗吠的声音。父亲站起身,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拍拍身上的尘土,说道:“回去吧。”我扛起锄头,沿着小路,慢慢向山脚走去。父亲走得很慢,头上的咖啡色毡帽上有些尘土,我几次想替他掸去,但终于停住了手,我不想打搅正在专心走路的父亲。 ⑤几年过去了,到了四年级,研究生考试开始报名了。但我却犯起了踌躇,左思右想总下不了决心,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那双疲惫的眼睛,还有几个年幼正在上学的弟妹的满是热切盼望的眼睛,然而放弃多年的心血……我有些濒于绝望了,但我终于决定回家去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对我的突然回家只略微有些惊讶,却没有问。吃过晚饭,收拾好后,父亲和我坐在厨房里的桌边,母亲在一旁纳着鞋底,小弟弟坐在旧桌边做他的作业。我艰难地开口了:“我想读研究生,特地回家来商量,我只是担心……”我没有说下去,看着眼前苍老的双亲,看看古旧被烟熏得昏暗的墙壁,我突然想骂自己。父亲长时间地沉默着,脸上仍是那平静的表情,母亲停止了纳鞋,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看看父亲,嘴张了几下终于没说。屋子里一阵凝固般地寂静,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 ⑧父亲打破了沉默,声音很安详:“考吧,别担心家里。”我刚想张嘴,父亲又说:“读书是好事,不能误了。坐了一天车,早点歇吧。”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屋内又沉默了。我没有再说什么,站起来向里屋走去。 ⑦第二天父亲送我上路了,我们一前一后走着,和第一次送我上大学一样,所不同的是,没背行李,但我却多了份重压。车来了,父亲道:“到学校好好考。”我使劲点点头。车已经开得老远了,我还能看见父亲仍站在那儿。 ⑧父亲,回去吧。   【注释】 ①木讷(nè):朴实迟钝,不善于说话。②踌躇(chóu  chú):犹豫。       第①段中表现了父亲真挚的爱子之情的两个细节是 ①到学校给家里写信; ②在扎得结实的行李上又仔细地察看了一遍; ③眯着眼睛,看了我几眼; ④父亲瘦小有些干枯的身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 “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干活,是因为
    A.“我”的粗心。
    B.是我急切地想见到父亲。
    C.“我”记性不好。
    D.对父亲不够关心。


    22 在第⑤段中说明“我”的“踌躇”和开口的“艰难”文字是
    A.“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疲惫的眼睛,……盼望的眼睛。”
    B.父亲长时间地沉默着,脸上仍是那平静的表情,……嘴张了几下终于没说。
    C.父亲对我的突然回家只略微有些惊讶,却没有问。
    D.吃过晚饭,收拾好后,父亲和我坐在厨房里的桌边,……做他的作业。


    23 文中两次表现父亲的“小”,一次是“父亲还站在那儿,直到变成一个小黑点”,一次是“父亲显得那么瘦小”,“一点也不起眼”,作者这样写的目的
    A.父亲长得确实瘦小,与生活的重负有一定的关系。
    B.作者是从远处来写父亲的。
    C.作者更要表现的是瘦小的父亲,也是如此伟大的父亲。
    D.以上都对。


    24 既然“艰难地开口”了,作者还要“突然想骂自己”的原因
    A.家里实在无力支付自己的学费,自己应该帮父母一把。
    B.父亲支撑这个家实在是太艰难了.
    C.作者责怪自己的不懂事。
    D.以上都对。


    25 “母亲停止了纳鞋,屋里一阵凝固般地寂寞”,“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  屋内又沉默了”正确的理解是
    A.通过母亲纳鞋的声音的停、响,来反衬这件事的难度,表现父亲的难处和爱。
    B.通过母亲纳鞋的声音的停、响,来表现母亲对作者读研究生是反对的。
    C.屋里的寂静写出了夜已经很深了。


    26 文章题目《父亲,你是座耸立的山》的理解是
    A.因为作者的父亲生活在山村,因此把父亲比作是耸立的山。
    B.父亲高大伟岸,如同耸立的大山。
    C.父亲是“木讷”的,他和“山”是如此协调,山无语,但山巍峨,正如父亲一样崇高。


考前必读
  • ·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就点击“点击进入考场”按钮即进入考场,开始计时。
  • · 考试过程中会在试卷的右侧会显示倒计时,您可以随时查看考试剩余时间。
  • · 选项前的单选框( )表示该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 · 选项前的复选框( )表示该题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答案。
  • · 当完成试卷后,可以点击“我要交卷”按钮提交试卷。
  • · 主观题可以根据参考答案自己评分;
更多>>网校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