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5每题4分,6-9每题5分,共40分)
第 1 题
第 2 题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潸然泪下 天经地义 荒无人烟 倾刻间
B.忠于职守 一窝风 阴森可怖 井然有序
C.深明大义 宽容大度 老迈昏庸 若有所悟
D.豪不畏惧 针锋相对 唇枪舌剑 负荆请罪
第 3 题 下面说法不对的是( )
A.“赵、廉、唇、庸”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B.“餐”最后一笔是点。
C.“冒”上下结构,上面是“曰”,下面是“目”。
D.“惧”字有11笔。
第 4 题 下面句子中应选( ) 网络神奇极了,不管你我双方远隔千里还是万里,都可以( )通信或对话,进行交流。 A. 直截
B. 直接
C. 直捷
D. 直径
第 5 题
第 6 题 下面( )不适合填在句子横线上。
A.专心致志
B.目不转睛
C.聚精会神
D.一心一意蔺相如正在 地读书。
第 7 题 下面( )适合填在句子横线上。
A.一刹那;
B.一瞬间;
C.顷刻间;
D.突然间。 ,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
第 8 题
第 9 题 横线上应填( )组词语最恰当。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 。
A. 领导着,指挥着,控制着;
B. 领导着,控制着,指挥着;
C. 指挥着,领导着,控制着;
D. 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2分)
第 10 题 《爱之链》作者用笔精细,将深深的情感融入每一个文字之中,读来使人备受感染与熏陶,特别是通过乔依和他的妻子的动作、神态、语言的细节来表现他们的品质。
第 11 题 “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的意思是:①在当时的情况下,船长是最高的权威,他具有组织自救的权利和义务;②人们被哈尔威船长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和先人后己、舍己为人得品德所感动,没有一个人再违反他的命令,全部听从他的指挥,有秩序地展开自救;③从位置上讲,船长的岗位比甲板高,船长在其他人的上面。
第 12 题 话剧分独幕剧和多幕剧,《负荆请罪》属于多幕剧。
第 13 题 剧本中的圆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方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也叫“潜台词”。
第 14 题 朗读《船长》第一自然段“诺曼底”号正常航行的部分,要用平缓、轻快的语调;读发现“玛丽”号并被它撞击的部分要用急促的语调;读情况万分危急的部分要用紧张的语气。
第 15 题 《爱之链》先写乔依帮助老妇人,接着写老妇人帮助店主,再写女店主关爱丈夫。爱的链条环环相生、接连不断;“爱”成了整个链条的纽带,使故事情节连成一体,给人充满希望的温馨。所以,作者用“爱之链”做题目。
三、课内阅读(每题5分,共20分)
第 16 题 《船长》(片段)薄雾笼罩着大海。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那是正在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巨轮,它直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来。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
第 17 题 “玛丽”、“诺曼底”引号的用法是( )
A.直接引用的部分;
B.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C.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第 18 题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事故发生的原因是( )和( )。(多选)
A. 薄雾笼罩;
B.“玛丽”号全速前进;
C. 大副驾驶技术差;
D.“诺曼底”号质量差。
第 19 题 船长的命令包含着( )(多选)
A. 先放救生艇;
B. 尊重妇女;
C. 按顺序撤离;
D. 必须全部救出。
四、课外阅读(每题4分,共28分)
第 20 题 桥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当。工地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100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向南跑。 ,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人们又疯了似地折回来。东西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老汉沙哑的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人群里喊出一嗓子:“党员也是人。” 有人响应:“这不是拍电影。” 老汉冷冷地:“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100多人很快排成队伍,依次从老汉身边跑上木桥。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老汉突然劈手从队伍里拖一个小伙子,骂着:“你他妈的还是个党员吗?你最后一个走!”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小伙子狠狠地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一边。队伍秩序井然。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的呻吟。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终于,只剩下了他和那小伙子。小伙子竟来推他:“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突然,那木桥轰地塌了。小伙子被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但,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白茫茫的世界。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的儿子。 加横线的字读音不正确的是( )。
A. 势不可当(dāng)
B. 100多号人(hào)
C. 疯了似的折回来(sì)
D. 没腿深的水里(mò)
第 21 题 第三自然段横线上应填( )。
A. 但
B. 但是
C. 可是
D. 然而
第 22 题 下面不是拟人的句子是( )。
A. 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
B.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C.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的呻吟。
D.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挡。
第 23 题 文章写老汉“像一座山”是说( )。
A. 老汉高大、不可动摇。
B. 老汉盛气凌人。
C. 老汉稳重、不慌不忙。
D.老汉沉着、镇定、威严。
第 24 题 文章通过水淹没人体的不同部位来告诉我们水势越来越大,形势越来越危急的,下面( )在文中有对应的句子。
A. 腿、腰、胸、头。
B. 脚、腿、腰、胸。
C. 脚、腿、胸、头。
D.脚、腿、腰、胸、头。
第 25 题 用( )词语形容“老汉”最恰当。
A. 临危不惧
B. 秉公办事
C. 无私无畏
D. 舍已为人
第 26 题 用“桥”做题目是因为( )。
A. 老汉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B. 老汉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C. 那座窄窄的木桥。
D.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