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搜索:  
热门关键字: 会计师 工程师 公务员 司法 报关员 执业药师 执业医师
所需点数:0
卷面总分:100
参考人数:0
答题时间:90 分
试题星级:
试卷来源:互联网
上传时间:2010-3-6
上传者:admin
试卷说明
    1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望而生畏  广袤无垠  深遽  毅力
    B. 目力所及  不可思义  凝滞  猜测
    C. 铺天盖地  起死回生  苍郁  沉浸
    D. 名贯古今  婀娜多姿  聚合  弥慢


    3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涉”字共有11画。
    B. “沛”字左右结构,左边是“氵”,右边是“市”。
    C. “虐”查《新华字典》应查“虍”。
    D. “韧”字查《新华字典》应查“刃”


    4 下面(  )句的破折号用法和“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一样。
    A. 今天好热啊!——还上体育课吗?
    B. “呜——“火车开动了。
    C. 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其他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


    5 下面有关“风“的别称与季节不对应的是(  )。
    A. 春天的风——和风
    B. 夏天的风——熏风
    C. 秋天的风——金风
    D. 冬天的风——寒风


    二、选择题二(共4题,每题5分)
    6 下面括号里应填(  )。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土地,气候温和,林茂草丰,是麋鹿野生(   )的理想场所。A.驯养    
    B.放养    
    C.饲养    
    D.喂养


    7 下面括号里应填( )。一阵(    )刮来,飞沙走石,人们难以行走。A.热风    
    B.疾风    
    C.狂风    
    D.暴风


    8 和诗句不太相符的是(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A.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B.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C.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一个雪人。


    9 下面(  )组排列是正确的。如果有适宜的环境,一个浮游生物的个体,任其发展,几天功夫就可以填满整个海洋。 海中的浮游生物身体小极了,大多数只有千分之几到百分之几厘米,肉眼看不见。 可是,也别小看它们,它们的繁殖力是极强的。 即使受到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其数量仍可观得很,它们可以称得上是海洋里的“大家族”。 它们游泳的本领也不高,有的根本不会游泳,只会随波逐流。
    A.2  3  1  4  5
    B.2  5  3  4  1
    C.2  5  3  1  4
    D. 2  5  1  4  3


    三、判断题(共6题,每题2分)10、《青海高原一株柳》要以赞美、感叹的语气读出心中对这株柳树的敬意。
    10


    11 《青海高原一株柳》在赞美那株柳树的同时,也告诉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会产生奇迹。


    12 《草原》第二自然段用3个“一百五十里”是从正面说明草原的广阔,用“行车十分洒脱”、“怎么走都可以”从侧面衬托草原的广阔。


    13 “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和“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朝我们飞过来。”都是比喻句。


    14 称麋鹿为“四不像”是因为它不像鹿,不像马,不像驴,不像牛。


    15 麋鹿的“传奇”经历是指麋鹿的生活地由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北京南郊——英国——黄海滩涂。


    四、课内阅读(共4题,每题5分)
    16 《草原》(片段)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一碧千里”的“一”的正确解释是(  )。
    A. 最小的正数;         
    B. 纯,专;
    C. 满,全;             
    D. 相同。


    17 下面说法不当的是(  )。
    A.“千山一碧”、“万古长青” 、“翠色欲流”、“郁郁苍苍”都含有表示绿的词,分别是碧、青 、翠、苍。
    B. “一碧千里”表示绿的范围广。
    C. “万古长青”表示绿的时间有一万年长。
    D. “翠色欲流”表示绿的程度深。


    18 下面说法对的是(  )。
    A. 这个片段里有1个比喻句;
    B. 这个片段里有2个比喻句;
    C. 这个片段里有3个比喻句;
    D. 这个片段里有4个比喻句;


    19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想一想,作者可能是由(  )诗而产生的联想。
    A.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汉乐府《敕勒歌》)
    C.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诗经蒹葭》)
    D.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古诗十九首)


    五、课外阅读(共7题,每题4分)
    20 仰止钱塘潮一年一度的钱塘潮,总是吸引成千上万的人。观钱塘潮,我渴望以久,今天终于如愿以偿,目睹了钱塘江潮惊天动地的非凡场面。今天(注:指1994年8月18日),钱塘水  ①  地流淌着,两岸却挤满了人山人海的观潮者。有人翘首引颈探望江水,看看有没有动静;有人  ②  ,    ③  ;有人  ④  ,想挤占观潮最佳位置。来啊  海潮要过来了  突然有人大声喊道  人海涌动  人头攒动  大家不约而同  踮起脚跟  伸长了脖颈  一同向东眺望  遥远的东方,只见白光微微泛起,天空中乱云飘浮。人群渐渐安静下来之后,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似有若无的极轻微、极琐细的声响,如同小蚊子的嗡嗡叫声,又像风吹铜丝般地细细振响。人们屏声息气,侧耳倾听。一位富有观潮经验的老人有把握地悄悄说:“没错,这正是海潮到来之前的预兆。” 人海顿时活跃起来,盼望已久的时刻终于降临了。人群骚动,跑的,跳的,喊的,叫的,纷纷向江边拥挤。这时,只见东边模模糊糊,烟雾弥漫的江面上,在天水之间,一条雪白的哈达忽展忽卷横江而来。刹那间,日晕云奔,寒气扑面,人们不寒而栗。还没等人们回过味来,潮头伴随震天撼地的雷鸣般巨响铺天盖地抢到你的面前。任人们狂呼乱叫,也无法听到,潮声如雷贯耳,耳鼓庶几被摧裂。人们为观潮的兴致所陶醉,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目不转睛地盯住海潮,只见潮头如“玉城雪岭际天而来”,惊湍飞掠,白沫四溅,大者如瓜,小者如珠,满江喯射,如雪峰崩塌、玉山倾倒一般。潮头如一座雪白楼房顷刻倒塌。潮头过后,依然是一浪接一浪,前浪涌,后浪追,浪推云,云裹浪,云浪交织,好象水与天在空中撞击,其声势之大,令飞鸟惊愕;其动响之巨,让鱼鳖破胆。整个江面上,如同万头雄狮齐声怒吼,如同千匹骐骥奔驰在广袤雪原。我没有打过仗,在战场上,万马齐奔的场面,不过如此吧?我虽然到过锡林格勒大草原,但没有欣赏过群马飞驰在辽阔绿毯的壮观镜头,我想,钱塘潮丝毫不会逊色于千万匹骏马奔驰在草原上。     我为钱塘潮的气势陶醉了:我喜欢这种惊天动地的巨响,我欣赏这种压倒一切排天挞地的壮观,真想一跃而入海潮之中,成为海潮的一分子,推波助澜,使海潮更汹涌,更壮观。我也在海潮的涌动冲击下,洗却我的脆弱,试炼我的胆量,增长我的勇气,使我在社会动荡的激流中,永做屹立潮头的弄潮儿。那样,我的人生,才无愧于钱塘潮的陶冶和启迪。     文中第2自然段横线上应填的词是(  )。
    A. 一如既往  窃窃私语  交头接耳  扶老携幼
    B. 一如既往  交头接耳  扶老携幼  窃窃私语
    C. 一如既往  交头接耳  窃窃私语  扶老携幼
    D. 一如既往  窃窃私语  扶老携幼  交头接耳


    21 与下面小标题不对应的句子是(    )。
    A. 第4节:海潮到来之前的预兆——隐隐约约…………细细振响。
    B. 第6节:海潮刚出现时的形态——一条雪白的哈达……横江而来。
    C. 第7节:海潮高潮时的情景——潮头如一座…………广袤雪原。
    D. 第8节:观潮后的感想——真想一跃而入海潮之中,成为海潮的一分子,推波助澜,使海潮更汹涌,更壮观。


    22 第6自然段中,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对钱塘潮进行描述。下面(    )是不对应的。
    A.一条雪白的哈达忽展忽卷横江而来。——视觉
    B. 只见潮头如“玉城雪岭际天而来”,惊湍飞掠,白沫四溅,大者如瓜,小者如珠,满江喯射,如雪峰崩塌、玉山倾倒一般。——听觉
    C. 刹那间,日晕云奔,寒气扑面,人们不寒而栗。—— 触觉
    D. 潮声如雷贯耳,耳鼓庶几被摧裂。——听觉


    23 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从文中看出,钱塘潮是由西向东推进的。
    B. “一条雪白的哈达忽展忽卷”一句生动地写出横江而来的海潮景象,给人一种纯洁美好的感觉。
    C.对海潮潮头的描述,作者用一个“抢”字写出其快速推进的气势,用“潮头如一座雪白楼房顷刻倒塌”写出海潮潮头猛然跌落的壮观景象。
    D.写海潮“好象水与天在空中撞击”,“令飞鸟惊愕”,“让鱼鳖破胆”,目的是写出海潮在江面刚刚形成的情景。


    24 第3自然段补上正确的标点,应是(  )。
    A.  ! ! : , , , , , 。
    B. “ , ! ” 。 , , , , , 。
    C. “ ! , ” 。 , , , , , 。
    D. “ !! ” 。 , , , , , 。


    25 文中的中心句是(  )。
    A. 观钱塘潮,我渴望以久,今天终于如愿以偿,目睹了钱塘江潮惊天动地的非凡场面。
    B. 人们为观潮的兴致所陶醉,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目不转睛地盯住海潮。
    C. 我喜欢这种惊天动地的巨响。
    D. 我欣赏这种压倒一切排天挞地的壮观。


    26 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     )。
    A. 对钱塘江大潮的赞美之情。
    B. 热爱祖国山河之情。
    C. 热爱钱塘江潮之情。
    D. 作者要在社会动荡的急流中永做屹立潮头的弄潮儿的愿望。


考前必读
  • ·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就点击“点击进入考场”按钮即进入考场,开始计时。
  • · 考试过程中会在试卷的右侧会显示倒计时,您可以随时查看考试剩余时间。
  • · 选项前的单选框( )表示该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 · 选项前的复选框( )表示该题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答案。
  • · 当完成试卷后,可以点击“我要交卷”按钮提交试卷。
  • · 主观题可以根据参考答案自己评分;
更多>>网校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