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题 ![](/UploadFiles/mnkc/20081115102433942.jpg)
第 2 题 下列词语搭配不当的一组是( ) A. 维护统一 维持生存 坚持学习
B. 珍惜时间 爱惜生命 爱护文具
C. 优厚待遇 优越条件 优秀生活
D. 周密安排 精密计算 精心工作
第 3 题 下面说法不对的是( ) A. “郭”和“陡”都是双耳旁,但在左边的要写得小些,右边的相对要大些。
B. “辱”是上下结构,“唇”是半包围结构。
C. “尴尬”两字都是半包围结构,部首都是“九”字。
D. 《新华字典》里没有“象”字部。
第 4 题 下面词语词义不相反的是( )
A. 富裕——贫困(穷困、贫寒、穷苦)
B. 失望——希望 团结——分裂
C. 普通——特殊(珍贵、特别、别致)
D. 浪费——节约(节省、节俭、勤俭)
第 5 题 下面带横线的字解释错的是( )
A. 轻蔑:看不起,不放在眼里。
B. 毅然:有毅力的样子。
C. 卑微:地位低下。
D. 羡慕:因喜爱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优越条件等而希望自己也有。
二、选择题组二(共4题,每题5分) 6、下面( )组倒顺词意思一样。 A. 门锁——锁门 锅盖——盖锅 羊圈——圈羊
B. 床罩——罩床 手套——套手 口罩——罩口
C. 别离——离别 语言——言语 登攀——攀登
D. 水车——车水 风扇——扇风 鱼网——网鱼
第 7 题 “这个任务 把他请来, 能完成。”( )组关联词不能用。
A. 如果……就……
B. 只有……才……
C. 非……不可……
D. 只要……就……
第 8 题 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通顺的话。正确的句序是( )。 ①院心有一棵我和爸爸一起种下的小白杨。 ②窄窄的小院,静静地,听不到一丝声音,只有洒满院心的阳光。 ③时间过得好快。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一个怪现象:我比那道印矮了一截。呀!我的个子怎么倒着长? ④妈妈听了直笑我:“傻孩子,你怎么能有小白杨长得快?” ⑤我天天来看它,盼它快长大。在它身上和我一样高的地方,用小刀刻下一个小道道,每天早上都要跑到它身边,比一比,看看我长没长。 ⑥哦!可我还是想快些长大起来,像个大人样,到外面那个我还没有到过的世界闯一闯。
A.②①④⑤③⑥
B.①②④⑤③⑥
C.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①⑤③④⑥
第 9 题 给下面一段话加标点,正确答案是( )。儿童文学选 这本书里有一首诗 名叫 时光老人的礼物 诗里写道 365天 谁也不多 谁也不少 只有聪明的人才能把时间安排得最好
A.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C. 《 》 。 《 》 , :“ , , 。 。”
D. 《 》 , 《 》 。 :“ ‘ ,’ , , 。”
三、判断题(共6题,每题2分)10、从《给家乡孩子的信》中我们学到了书信的格式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日期和署名。
第 11 题 《家》《春》《秋》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雾》《雨》《电》是巴金的“爱情”三部曲。
第 12 题 《钱学森》一课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按时间先后顺序写了他“踏上归国航程——留学美国——倾诉思乡情怀——袒露心迹——回国受阻——总理关怀——作出卓越贡献”。
第 13 题 《钱学森》最后一节紧接上文所写的心系祖国、决心回国、终于如愿,以概括的手法突出了钱学森回国后的贡献和享有的崇高荣誉,恰到好处。
第 14 题 《詹天佑》课后第二题中,“争夺”是争相夺取,在句子中是说各个帝国主义国家都想夺取京张铁路的修主权;而“争持”是争论得相持不下,在句子中是说各个帝国主义国家都想控制我国北部,竞相强词夺理,让事情僵持下来。
第 15 题 《鞋匠的儿子》课后第二题中,第一个“永远”表示牢记那位议员的所谓忠告,因为他有着森严的等级观念,作为总统必须牢记并且努力改变。第二个“永远”表示自己是鞋匠的儿子,也是个普通劳动者,靠劳动吃饭,应该自豪。第三个“永远”表达了对父亲的尊敬、爱戴和感激。
四、课内阅读(共4题,每题5分)
第 16 题 《詹天佑》(片段)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 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 差不多 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画线句子补上的标点应是( )。
A. ∶ “ , 。 ‘ ’ 、 ‘ ’ 。 ”
B. ∶ “ , 。 , , 。 ”
C. ∶ “ , 。 ‘ ’ , ‘ ’ 。 ”
D. ∶ “ , 。 ‘ ’ , ‘ ’ , 。 ”
第 17 题 第一句话是( )。 (多选)A. 总起句
B. 总写詹天佑的决心和行动
C. 中心句
D. 承上启下过渡句
第 18 题 下面说法不对的是( )。
A.第二句四个“哪里”和“都要”写任务繁重艰巨(是环境描写)。
B.第三句写詹天佑对工作一丝不苟,极端负责,对工作人员要求非常严格(是语言描写)。
C.第四到八句写詹天佑身体力行,夜以继日,不畏艰苦,调查研究(是行动描写)。
D.第九句写詹天佑遇到困难时的想法(心理活动描写)。
第 19 题 为这一段分层,最不合理的是( )。
A. 1句——2句——3句——4~8句——9句
B. 1~2句——3句——4~8句——9句
C. 1句——2~3句——4~8句——9句
D. 1句——2~9句
五、课外阅读(共7题,每题4分)
第 20 题 雪川是日本17世纪的高僧和画圣。他幼时家贫,pò bù dé yǐ 进山当了和尚。由于kù ài画画,雪川常因zhuān xīn zhì zhì 而dān wù 了念经,而且屡教屡犯,yǐ zhì 一再chù nù长老。一天,烈日炎炎,是三伏天里最热的一天,就是坐着不动也会淌汗。到了念经的时候,长老看到雪川还在 ① 地学画,不禁勃然大怒,将其双手反绑着捆在了寺院的柱子上。雪川很伤心,不由得泪如雨下。那泪水还有那汗水,都滴在石板地上。突然,雪川产生了灵感——居然用大脚趾蘸着泪水和汗水在石板上画了起来,转眼间就画出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老鼠。站在雪川身后一声不响的长老看了之后不禁大惊,认定这孩子日后定能成大器。于是对其精心培养,无微不至。后来,雪川 ② 成了赫赫有名的高僧和画圣。雪川活到百岁,无疾而终。这个一生都充满传奇色彩的世纪老人,在弥留之际写下了八个字“将泪水和汗水化作……” 这一代宗师留下的八个字,让他的众多弟子回味无穷,见仁见智。有的弟子认为:“可能是师傅没来得及写完的半句话”;有的弟子认为:“这可能是师傅故意不写完的半句话。”后来,弟子们形成共识: ③ 没来得及写完的半句话, ③ 故意没写完的半句话, ③ 无关紧要,重要的是雪川师傅在教导我们:“要用泪水和汗水 ④ 。” 文中第一自然段拼音写成的汉字( )是正确的。
A. 迫不得己 酷爱 专心致志 耽误 以至 触怒
B. 迫不得已 酷爱 专心致志 担误 以至 触怒
C. 迫不得已 酷爱 专心致志 耽误 以致 触怒
D. 迫不得已 酷爱 专心致志 担误 以致 触怒
第 21 题 文中横线①处比较合适的是( )。
A. 如醉如痴 旁若无人
B.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C. 一心一意 全心全意
D. 一丝不苟 专心致志
第 22 题 文中横线②处应填( )。 A. 终于
B. 果然
C. 竟然
D. 居然
第 23 题 文中横线③处应填的关联词语是( )。
A. 不是……而是……都……
B. 无论是……还是……都……
C. 不是……就是……都……
D.如果是……如果是……都……
第 24 题 长老看了之后认定这孩子日后定能成大器的原因是( )。 A. 雪川被绑后后悔得“泪如雨下”。
B. 雪川画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老鼠。
C. 雪川对画画的执著。
D. 雪川用大脚趾蘸着泪水和汗水在石板上画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老鼠。
第 25 题 短文用( )做题目较合适。 A. 雪川
B. 高僧和画圣
C. 将泪水和汗水化作……
D. 一生凝练半句话
第 26 题 文中横线④,也就是结尾应该是( )。 A. 化作美好的图画
B. 化作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
C. 化作美好的一切
D. 化作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