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题 《只拣儿童多处行》的作者是冰心。
(一)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选对,错误的选错(每题2分,共12分)
第 11 题 香山、颐和园都是南京的风景旅游名胜。
第 12 题 “三味书屋”,据说“三味”是把书比作五谷、蔬菜、点心的。
第 13 题 《早》一文中提到的四大名著之一是《水浒传》。
第 14 题 《早》一文是希望读者向鲁迅先生学习,时时早,事事早,珍惜时间。
第 15 题 《游园不值》写作者去拜访友人,没有遇到,很是扫兴。
(二)课内阅读(每题5分,共20分)
第 16 题 《早》(片段) 这个字还有这样一段来历:那年鲁迅的父亲生了病,躺在床上。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是啊,的确要早。要珍惜清晨,要珍惜春天,要学梅花,做“东风第一枝”。 “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中的“素”正确的解释为
A.颜色单纯;不艳丽
B.本来的;原有的
C.素来;向来
D.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
第 17 题 以下对“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鲁迅觉得寿镜吾老先生不会理解他,没有必要解释。
B.鲁迅不想把家里艰难的处境告诉外人。
C.寿镜吾老先生很严格,鲁迅不敢辩解。
D.鲁迅觉得自己迟到虽然是有原因的,但还是应该更严格要求自己,他内心已经决定用行动证明今后决不再迟到。
第 18 题 对鲁迅先生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鲁迅,浙江诸暨人。
C.阿Q、孔乙己、祥林嫂、闰土都是鲁迅笔下的艺术形象 。
D.鲁迅弃医从文,为的是拯救国人的灵魂。
第 19 题 对“要学梅花”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学习梅花冰清玉洁的品格。
B.学习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
C.学习梅花尽情地开放,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D.学习梅花时时早,事事早,做“东风第一枝”。
(三)课外阅读(每题4分,共28分)
第 20 题 三只小钟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秒一秒地走着。 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我有点儿担心,走完三千二百万次以后你恐怕就吃不消了。” 三千二百万次 小钟叫起来 天哪 我办不到 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吓人,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这种简单的事情。”小钟半信半疑,“ 这样,我 试试吧。”小钟很( )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摆了三千二百万次。 每位同学都希望在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可好成绩却似乎离自己很远。其实,我们学习中只要有个目标,脚踏实地地努力学习,像那只小钟一样,每秒只需轻松地“滴答”摆一下,成功的脚步已缓缓向我们走来。 “优异”的“异”正确的解释是
A.有分别;不相同
B.奇异;特别
C.惊奇;奇怪
D.另外的;别的
第 21 题 下列词语,其近义词(括号中)不正确的是
A.组装——(安装)
B.担心——(担忧)
C.脚踏实地——(好高骛远)
D.优异——(优秀)
第 22 题 给下面句子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三千二百万次 小钟叫起来 天哪 我办不到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第 23 题 文中横线上填入关联词正确的一组是
A.即使……也……
B.如果……就……
C.哪怕……也……
D.只要……就……
第 24 题 文中括号内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个是
A.认真
B.疑惑
C.高兴
D.轻松
第 25 题 对“‘天下哪有这种简单的事情。’小钟半信半疑。”理解正确的是
A.天下肯定没有这种简单的事。
B.每秒滴答摆一下也太简单了,能行吗?
C.每秒滴答摆一下也太简单了,不可能。
D.天下不可能有这种简单的事。
第 26 题 对本文的中心阐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本文告诉我们,对别人说的话都不要轻易相信,而是应该自己亲自去验证一下。
B.本文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情其实都不难,不要被困难吓倒了。
C.本文告诉我们,人生的目标不需要太大,但只要脚踏实地地去做,最后一定可以获得很大的成功。
D.本文告诉我们,坚持到底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