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5题每题4分,6——9题每题5分,共40分)
第 1 题 下列的同音字,书写错误的一组是
A.róng 熔岩 荣华 溶解 容易
B.xiá 山峡 狭窄 大侠 峡谷
C.shǔ 暑假 马铃薯 署名 暑片
D.péng 膨胀 澎湃 蓬松 帐篷
第 2 题 找出下面成语中不属于同一类的一个
A.东张西望
B.左顾右盼
C.温文尔雅
D.高瞻远瞩
第 3 题 “地球上的水( )能留下来,( )孕育出了生命。”这句话中应填写的关联词语是
A.因为……所以……
B.虽然……但是……
C.不但……而且……
D.如果……就……
第 4 题 下列词语中,搭配不当的一组是
A.攻克难关 前途光明 专心地听讲
B.遵守纪律 歌声嘹亮 耐心地等待
C.打起精神 造福人类 虚心地接受
D.惊涛拍岸 裹挟气体 强烈地战斗
第 5 题 下面四组词语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习以为长 聚精会神 一懒无余 炎黄子孙
B.家常便饭 洪光满面 处之泰然 突如奇来
C.丰流潇洒 气语轩昂 相貌堂堂 地动山摇
D.寒风凛冽 仪态万方 神采奕奕 卓有成效
第 6 题 下列句子属于比喻句的是
A.小芳长得很像她的表姐。
B.人们的心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C.小姑娘的心灵像棉花一样纯洁。
D.他的脸黄黄的,好像生病了。
第 7 题 神舟5号发射成功,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你想用那个词语来形容人们的心情
A.愁眉苦脸
B.若有所感
C.惊奇万分
D.欣喜若狂
第 8 题 “妈妈进门( )四周,笑着问:”谁把家里打扫得这么干净呀?”这句话中应选择表示看的词语是
A.环顾
B.瞻仰
C.俯视
D.注视
第 9 题 “仙人掌有克隆的本领。我把仙人掌切成几块埋进土里,过了不久,( )长出新的仙人掌了。括号中填写合适的词语应该是
A.虽然
B.果然
C.突然
D.显然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2分)
第 10 题 “神舟”5号于2003年10月1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搭载航天员杨利伟发射升空。
第 11 题 至今,我国已成功发射“神舟”7号飞船,航天员是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第 12 题 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更形象的说明了地球和火星的相似之处。
第 13 题 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水,宇宙飞船拍摄的火星照片证明了这一点。
第 14 题 一些植物和单细胞微生物都有克隆的本领。
第 15 题 作者采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告诉人们“许多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
三、课内阅读(每题5分,共20分)
第 16 题 《梦圆飞天》节选(有修改)来到茫茫太空,我看到了神奇美妙的景色。舷窗外,阳光把飞船的太阳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下面就是人类居住了一万多年的美丽的地球。蔚蓝色的地球披着淡淡的云层,长长的海岸线在大陆和海洋间清晰可辨。飞船高速飞行着,一会儿白天,一会儿黑夜。黑白交替之间,地球的边缘仿佛镶了一道美丽的金边,景色十分迷人。啊!这就是杨利伟眼中的太空,这就是他眼中的地球。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 第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A.飞船高速飞行着,一会儿白天,一会儿黑夜。
B.地球的边缘仿佛镶了一道美丽的金边。
C.舷窗外,阳光把飞船的太阳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下面就是人类居住了一万多年的美丽的地球。
D.来到茫茫太空,我看到了神奇美妙的景色。
第 17 题 在文中找出“清楚、美好、特别”三个词语的近义词,按顺序分别是
A.清晰 神奇 格外
B.清晰 美妙 格外
C.清晰 美妙 神奇
D.明亮 美妙 神奇
第 18 题 “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读完这段话,你的心情可以用( )来形容。
A.喜爱和幸福
B.喜悦和自豪
C.惊奇和有趣
D.紧张和担心
第 19 题 “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这句话是指
A.杨利伟留下了名字。
B.太空中留下了中国人的纪念品。
C.中国人在太空拍了照片。
D.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添上了中国人的记录。
四、课外阅读(每题4分,共28分)
第 20 题 _________最初,人类以为只有自己才配有喜怒哀乐这样高级的情感。后来,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不少动物也具有这样的情感。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植物其实也有喜怒哀乐。 所有植物都是“好色”的。各种植物( )自身有美丽的外衣,( )有着良好的视觉,它能辨别各种波段的可见光,尽可能地吸收自己喜爱的光线。近年来,农业学家发现:用红光照射农作物 可以增加糖的含量 用蓝光照射植物 则蛋白质的含量增加 紫色光可以促进茄子的生长 所以,根据植物对颜色的喜好(hǎo hào)和具体的生产需要,农作物植者可以给植物加盖不同颜色的塑(suò sù)料薄膜。同样,在培育观赏植物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植物的“好色”性。一些生物科学家开始研究植物的“好色”性,并由此形成了一门叫“光生物学”的科学。 植物不但“好色”,而且“好声”。科学家研究发现,植物可以对各种各样的音乐做出不同的反应。如果植物伴随着音乐成长,根系和叶绿素都会增多。玉米和大豆“听”了《蓝色狂想曲》,心情舒畅,发芽特别快。不同的植物对音乐的欣赏也是很挑剔的,胡萝卜、甘蓝和马铃薯偏爱音乐家威尔第、瓦格纳的音乐,而白菜、豌豆和生菜则喜欢莫扎特的音乐。有些植物宁愿不听音乐,也不愿意听不喜欢的音乐,为了表示厌恶(wù è),它们会付出死亡的代价。比如玫瑰这种高雅的植物在听到摇滚乐后就会加速花朵的凋谢,而牵牛花更加“刚烈”,听到摇滚乐的4个星期后就完全死亡。 文中三处读音正确的是
A.hào sù wù
B.hǎo sù è
C.hǎo suò è
D.hào suò wù
第 21 题 在第二段加上合适的标点,正确的是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第 22 题 第二段中“各种植物( )自身有美丽的外衣,( )有着良好的视觉。”这句话应填写的关联词语是
A.因为……所以……
B.虽然……但是……
C.不但……而且……
D.如果……就……
第 23 题 短文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是( )句,起( )作用。
A.中心句 总结全文
B.过渡句 承上启下
C.总起句 概括全文
D.过渡句 概括下文
第 24 题 短文第二自然段主要写
A.一些生物科学家开始研究植物的“好色”性。
B.根据植物对颜色的喜好,可以给植物加盖不同颜色的塑料薄膜。
C.在培育观赏植物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植物的“好色”性。
D.所有植物都是“好色”的。
第 25 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伴随着音乐成长,根系和叶绿素都会增多。
B.胡萝卜、甘蓝和马铃薯“听”了《蓝色狂想曲》,心情舒畅,发芽特别快。
C.白菜、豌豆和生菜都不喜欢莫扎特的音乐。
D.植物只对“高雅”的音乐作出反应。
第 26 题 给短文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
A.植物
B.植物的色彩
C.植物也有“喜怒哀乐”
D.音乐与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