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题 “勤查字典”是消灭阅读“拦路虎”的有效方法。
(一)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是否正确?(每题2分,共12分)
第 11 题 我们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
第 14 题 韩愈是一个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第 15 题 《伊索寓言》喜欢用小动物作为故事的主人公。
(二)课内阅读(每题5份,共20分)
第 16 题 《陶校长的演讲》(节选)第三问,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工作的好坏对我们今天和未来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学校和班集体中,你们多多少少都承担着一些工作,如值日、值勤、班级和学校的管理等等。这些工作虽然都是一些小事,却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认真负责地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一件事情,这也是一种学习,一种和听课、读书、作业同样重要的学习。 陶校长的第一问、第二问、第四问分别是( )
A.身体有没有进步、学问有没有进步、道德有没有进步。
B.身体有没有进步、道德有没有进步、学问有没有进步。
C.学问有没有进步、身体有没有进步、道德有没有进步。
D.学问有没有进步、道德有没有进步、身体有没有进步。
第 17 题 “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在文中是一句——( )
A.一般疑问句。
B.设问句。
C.反问句。
D.肯定句。
第 18 题 对于文中的“工作”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指到社会上从事一些志愿者的服务工作。
B.指将来从学校毕业后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去工作。
C.指配合大人做一些社会工作。
D.指在学校、班级从事一些管理的工作。
第 19 题 对陶校长希望小学生从事“工作”的原因表述不准确的是( )
A.小学生从事工作可以从小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办事能力。
B.小学生从小做一些工作可以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打下基础。
C.小学生从事工作可以挣一些学费,减轻父母的负担。
D.小学生从事工作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
(三)课外阅读(每题4份,共28分)
第 20 题 天山美景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抛到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入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在那白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大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小山坡上,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鲜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的鲜花。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 与“炎暑逼人”意思不一致的词语是( )
A.烈日炎炎
B.铄石流金
C.咄咄逼人
D.骄阳似火
第 21 题 下列词语中,结构、意义都属于一类的是( )
A.白皑皑 绿油油 慢吞吞
B.融化 飞泻 闪耀
C.斑斑点点 重重叠叠 闪闪发光
D.红 黄 艳
第 22 题 “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这时的天山指什么时候的天山?( )
A.春天的天山
B.夏天的天山
C.秋天的天山
D.冬天的天山
第 23 题 与“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入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运用同样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A.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
B.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大的巨伞。
C.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
D.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
第 24 题 七月间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A.因为骑马上天山比较方便,不会受累。
B.因为七月间,戈壁滩很热,而天山很凉爽。
C.因为其他季节天山的冰雪更厉害,根本上不去。
D.因为七月间,天山不但凉爽,而且景色十分美丽。
第 25 题 文中同诗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的《鹿柴》)的情境相似的一句话是( )
A.在那白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绿的原始森林。
B.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大的巨伞。
C.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D.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的鲜花。
第 26 题 文中揭示中心最恰当的一句话是( )
A.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
B.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抛到后边。
C.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
D.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