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5每题4分,6-9每题5分,共40分)
第 1 题
第 2 题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衷心爱戴 澳门 香港
B.振撼人心 盘旋 海疆
C.姹紫嫣红 崭新 染红
D.奔腾不息 涛声 机舱
第 3 题 “奔腾不息”一词中“息”的意思是( )
A.呼吸时进出的气。
B.消息。
C.停止。
D.滋生,繁殖。
第 4 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是( )
A.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
B.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
C.人们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
D.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
第 5 题 “与 同在,与 同在,与 同在。”下列填空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大海 祖国 人民
B.大海 人民 祖国
C.祖国 人民 大海
D.祖国 大海 人民
第 6 题 下列词语意思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A.念叨 嘀咕 呜咽
B.立即 立刻 马上
C.花团锦簇 万紫千红 姹紫嫣红
D.聚精会神 目不转睛 专心致志
第 7 题 给下列句子选择最合适的词语( )班主任出现在教室门口,教室里顿时( )下来。王老师对我们说:“考试时要( ),不要急躁。” 四周的连绵的青山,环抱着这个( )的小山村。月光照在盲姑娘( )的脸上。
A.冷静 安静 恬静 宁静
B.安静 冷静 宁静 恬静
C.宁静 恬静 安静 冷静
D.安静 冷静 恬静 宁静
第 8 题 填入下列句子中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是( )()没有邓小平爷爷“一国两制”的英明决策,也许()没有今天的香港、澳门。()他为我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他已经去世,()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A.如果……就……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B.即使……也…… 之所以……是因为…… 虽然……但是……
C.如果……就……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D.即使……也…… 之所以……是因为…… 虽然……但是………
第 9 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要保持正确的意见。
B.我家的墙壁上贴满了许多奖状。
C.老师非常耐心、十分仔细、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解答难题。
D.我和弟弟打起精神,大步向山顶走去。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2分)
第 10 题 “纤弱”和“虚弱”是对同义词,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
第 11 题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中主要写了高尔基的儿子为父亲种的花开得很茂盛,父亲写信向他表示感谢。
第 12 题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中的“高尔基”是前苏联的著名文学家。
第 13 题 《艾滋病小斗士》写的是黑人男孩恩科西不仅自己顽强地与艾滋病作斗争,还关心别的患此病的儿童的动人事迹。
第 14 题 《艾滋病小斗士》一文主要是告诉我们艾滋病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
第 15 题 “‘给’,永远比‘拿’愉快……”,“给”后面的逗号有没有都一样。
三、课内阅读(每题5分,共20分)
第 16 题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片段) 不久,儿子收到了高尔基从远方寄来的信,信里说: “你回去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语意的跃进。
B.话题的转换。
C.解释说明。
D.时间或声音的延续。
第 17 题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一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文中的省略部分。
B.表示话语中没有说完的部分。
C.表示断断续续的话语中的停顿。
第 18 题 这段话中两处提到“美好的东西”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两处“美好的东西”的意思相同,都是说高尔基的儿子种的花开得很漂亮。
B.“美好的东西”只是指高尔基的儿子种的盛开的鲜花,没有别的意思。
C.第一个“美好的东西” 指高尔基的儿子种的盛开的鲜花。第二个“美好的东西”指为社会作出的无私奉献。
第 19 题 “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和这句话蕴含的道理不一致的名言是( ) A、人并非为获取而给予;给予本身即是无与伦比的欢乐。
B.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不在于索取。
C.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四、课外阅读(每题4分,共28分) 天 才 之 路 在里约热内卢的一个贫民窟里,有一个男孩,他非常喜欢踢足球,可是又买不起球,于是就踢塑料瓶,踢从垃圾箱捡来的椰子壳。他在巷子里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有一天,当他在一个干涸的水塘边踢的时候,被一位足球教练看见了。足球教练觉得这男孩踢得很像那么回事,就送给他一只足球。小男孩得到足球后踢得更卖劲了,不久,他就能准确地把球踢进远处的随意摆放的一只水桶里。 圣诞节到了,男孩的妈妈说:“我们没有钱买圣诞礼物送给我们的恩人。就让我们为我们的恩人祈祷吧。” 小男孩跟妈妈祷告完毕,向妈妈要了一只铲子跑了出去,他来到一处别墅前的花圃里,开始挖坑。 就在他快挖好的时候,从别墅里走出一个人来,问小男孩在干什么,小男孩抬起满是汗珠的脸蛋,说:“教练,圣诞节到了,我没有礼物送给你,我愿为你的圣诞树挖一个树坑。” 教练把小男孩从树坑里拉上来,说:“我今天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礼物。明天你到我的训练场去吧。” 3年后,这位17岁的小男孩在第6届世界杯足球赛上为巴西第一次捧回了金杯。一个原来不为人知的名字——贝利,随之传遍世界。 天才之路都是用爱心铺成的,并且在铺成这条路的爱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颗。
第 20 题 下列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干涸(gù) 贫民窟(kǖ)
B.塑(suò)料 圣诞(dàn)
C.卖劲(jìn) 巷(xiàng)子
D.祷(dǎo)告 别墅(shù)
第 21 题 “小男孩得到足球后踢得更卖劲了”的“卖” 正确的解释是( )
A.拿东西换钱。
B.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祖国或亲友。
C.尽量用出来,不吝惜。
D.故意表现在外面,让人看见。
第 22 题 下列词语,其近义词(括号中)不正确的是( )
A.干涸——(干净)
B.卖劲——(卖力)
C.准确——(精确)
D.喜欢——(喜爱)
第 23 题 “一个原来不为人知的名字——贝利,随之传遍世界。”中“传遍世界”不可以用哪个词语替代( )
A.闻名天下
B.举世闻名
C.名扬天下
D.驰名海内
第 24 题 对贝利在教练家的花圃里挖坑这一举动理解正确的是( )
A.贝利在给教练家打工,挖坑是他的工作。
B.贝利想为教练家的花圃种几棵树,可以让那里变得更美。
C.贝利想通过为教练种圣诞树来感谢教练送足球给他。
D.贝利喜欢干这种卖力气的活。
第 25 题 文中能点明中心的句子是( )
A.在里约热内卢的一个贫民窟里,有一个男孩,他非常喜欢踢足球,可是又买不起球,于是就踢塑料瓶,踢从垃圾箱捡来的椰子壳。
B.不久,他就能准确地把球踢进远处的随意摆放的一只水桶里。
C.天才之路都是用爱心铺成的,并且在铺成这条路的爱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颗。
第 26 题 “我今天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礼物”中“最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 )
A.一只足球。
B.一棵圣诞树。
C.一个美好的祝福。
D.一个既有一定天赋,又懂得感恩的足球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