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题 、“天火”指“上帝之火”
( )
(一)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是否正确?用对或错表示。(每题2分,共12分)
第 13 题 诺贝尔奖的授奖时间是每年的10月21日,选择这一时间是为了纪念诺贝尔。 ( )
第 14 题 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他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炸药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 ( )
第 15 题 《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为了说明观点,举了古今中外的事例证明. ( )。
第 16 题 (二)课内阅读(20分) 《诺贝尔》(节选) 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这种炸药必须引爆后才能爆炸。为此,诺贝尔又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引爆装置——雷管。从此,劈山筑路,打通隧道,开凿矿井再也不要用人力去一锤一锤地砸了。 诺贝尔要制造出固体炸药的原因是( ) A、能够安全运输。
B.能够提高生产力。
C.能够减轻工作量。
D.能够劈山筑路,打通隧道,开凿矿井。
第 17 题 “为此,诺贝尔又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引爆装置——雷管。”这里破折号表示( ) A、强调。
B.转折。
C.解释说明。
D.肯定。
第 18 题 “四个年头几百次”“终于” 这些词说明了( )
A.失败了很多次。
B.时间很长。
C.炸药发明成功的不容易。
D.发明成功很高兴
第 19 题 “从此,劈山筑路,打通隧道……”中“此”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黄色炸药发明后
B.发明雷管的实验
C.雷管发明后
D.黄色炸药和雷管都发明后
第 20 题 (三)课外阅读(28分) 鹰背上的小鸟 ①当我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母亲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②有几只鸟在争论,谁能飞得更高,最后它们决定做一个实验。鹰觉得自己肯定能飞得最高,它就越飞越高,直到不能再往上飞了。这时候其他的鸟都已经回到地上,只有鹰高高地飞在天上没有回来。但是它没有想到,在它的背上趴着一只很小的小鸟。当鹰已经飞不动的时候,这只小鸟从它的背上飞了起来,飞得比鹰还要高。 ③我( )喜欢这个故事,( )它像我们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飞得更高一些。我们能飞多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我们下面的那只鹰。我想,在我的生活中帮助过我的那些人,就像那只鹰,是他们帮助我飞得更高。 “趴”的读音是( )
A.bā
B.pā
C.bá
D.pá
第 21 题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第三自然段的括号里,正确的是( )。
A.不但……而且……
B. 之所以……是因为……
C.虽然……但是……
D.因为……所以……
第 22 题 文中的第 自然段是母亲给我讲的故事。
A.①
B.②
C.③
第 23 题 文中谁最后飞得最高?( )
A.趴在鹰背上的小鸟
B.几只鸟
C.小鸟
D.鹰
第 24 题 小鸟比鹰飞得还要高,是因为( )
A.小鸟自身飞得高。
B.鹰飞得不高。
C.几只鸟共同帮助小鸟。
D.小鸟趴在鹰的背上,鹰帮助了它。
第 25 题 文中揭示中心最恰当的一句话是( )
A.当我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母亲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B.当鹰已经飞不动的时候,这只小鸟从它的背上飞了起来,飞得比鹰还要高。
C.我们能飞多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我们下面的那只鹰。
D.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飞得更高一些。
第 26 题 “我们能飞多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我们下面的那只鹰。”这句话中的“我们下面的那只 鹰”指的是 ( )
A.老鹰
B.有本事的人
C.趴在鹰背上的小鸟
D.帮助过我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