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搜索:  
热门关键字: 会计师 工程师 公务员 司法 报关员 执业药师 执业医师
所需点数:0
卷面总分:100
参考人数:0
答题时间:20 分
试题星级:
试卷来源:互联网
上传时间:2010-3-6
上传者:admin
试卷说明

    基础知识(每题4分,共20分)

    1


    2 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组是(    ) 
    A.半途而费  浪费  残废
    B.翻山越岭   铃铛  铃羊
    C.奋笔疾书   疾病  迫不及待
    D.打挎   跨过   夸奖


    3 下列横线上应填入的字是(    )        水穿石  家  四壁   冷    热讽 
    A.滴    图    朝   
    B.滴    图    嘲   
    C.嘀    徒    朝
    D.滴    徒    嘲  


    4



    5 “博览群书”一词中“博”的意思是(    ) 
    A.通晓
    B.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来泛指赌博。
    C.多;丰富
    D.博取


    二、语言运用(每题5分,共20分)  6、填入下列句子中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是(     )  
    6    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富兰克林(  )没有退缩,(  )决定通过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   (  )富兰克林追求科学真理,勇于实践,(  )他解开了“天火之谜”。  A、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B.虽然……但是……    之所以……是因为…… 
    C.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D.不但……而且……   之所以……是因为……


    7 填入括号中的词语合适的一组是(   ) (1)工人们(  )干了二十四小时,累极了。(2)上课铃响了,同学们(    )走进教室。 (3)休息一会儿,我们(    )栽完剩下的树苗。 (4)他的伤势严重,说话时(    )。
    A.连续  断断续续   陆续  继续  
    B.连续  陆续  继续  断断续续
    C.陆续    连续  继续  断断续续
    D.连续  继续    陆续  断断续续  


    8 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联欢会上,同学们唱了许多动听的歌和舞蹈。
    B.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不会做。
    C.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D.邻居家的小弟弟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懂事。


    9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如果书是借来的,就把重要的内容摘记下来。 ②达尔文曾风趣地说:“这里面的知识,足够我一生使用了。” ③但是他仍然坚持每天学习。 ④这样的笔记本,保存一大柜子,还有三四十个大纸夹,资料齐全。 ⑤达尔文读书非常认真,对不理解的内容,绝不放过一点儿。 ⑥达尔文到了晚年,身体很不好,经常生病。
    A.③①④②⑤⑥   
    B.⑤①④②⑥③  
    C.⑥①③②④⑤   
    D.②③⑥①④⑤


    三、阅读理解(60分)
    10 、“天火”指“上帝之火”(   )
    (一)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是否正确?用对或错表示。(每题2分,共12分)


    11 避雷针是富兰克林发明的  (    )


    12 谈迁是宋朝人。(    )


    13 诺贝尔奖的授奖时间是每年的10月21日,选择这一时间是为了纪念诺贝尔。 (    )


    14 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他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炸药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 (    )


    15 《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为了说明观点,举了古今中外的事例证明. (    )。


    16 (二)课内阅读(20分)                             《诺贝尔》(节选)  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这种炸药必须引爆后才能爆炸。为此,诺贝尔又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引爆装置——雷管。从此,劈山筑路,打通隧道,开凿矿井再也不要用人力去一锤一锤地砸了。      诺贝尔要制造出固体炸药的原因是(    )   A、能够安全运输。 
    B.能够提高生产力。 
    C.能够减轻工作量。 
    D.能够劈山筑路,打通隧道,开凿矿井。


    17 “为此,诺贝尔又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引爆装置——雷管。”这里破折号表示(   )  A、强调。
    B.转折。
    C.解释说明。
    D.肯定。


    18 “四个年头几百次”“终于” 这些词说明了(    )
    A.失败了很多次。
    B.时间很长。
    C.炸药发明成功的不容易。
    D.发明成功很高兴


    19 “从此,劈山筑路,打通隧道……”中“此”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黄色炸药发明后
    B.发明雷管的实验
    C.雷管发明后
    D.黄色炸药和雷管都发明后


    20 (三)课外阅读(28分)                          鹰背上的小鸟 ①当我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母亲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②有几只鸟在争论,谁能飞得更高,最后它们决定做一个实验。鹰觉得自己肯定能飞得最高,它就越飞越高,直到不能再往上飞了。这时候其他的鸟都已经回到地上,只有鹰高高地飞在天上没有回来。但是它没有想到,在它的背上趴着一只很小的小鸟。当鹰已经飞不动的时候,这只小鸟从它的背上飞了起来,飞得比鹰还要高。 ③我(   )喜欢这个故事,(   )它像我们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飞得更高一些。我们能飞多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我们下面的那只鹰。我想,在我的生活中帮助过我的那些人,就像那只鹰,是他们帮助我飞得更高。       “趴”的读音是(     ) 
    A.bā       
    B.pā      
    C.bá       
    D.pá


    21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第三自然段的括号里,正确的是(     )。
    A.不但……而且……   
    B. 之所以……是因为……   
    C.虽然……但是……   
    D.因为……所以……


    22 文中的第      自然段是母亲给我讲的故事。 
    A.①      
    B.②      
    C.③   


    23 文中谁最后飞得最高?(     ) 
    A.趴在鹰背上的小鸟
    B.几只鸟
    C.小鸟
    D.鹰


    24 小鸟比鹰飞得还要高,是因为(    ) 
    A.小鸟自身飞得高。
    B.鹰飞得不高。
    C.几只鸟共同帮助小鸟。
    D.小鸟趴在鹰的背上,鹰帮助了它。


    25 文中揭示中心最恰当的一句话是(     ) 
    A.当我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母亲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B.当鹰已经飞不动的时候,这只小鸟从它的背上飞了起来,飞得比鹰还要高。
    C.我们能飞多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我们下面的那只鹰。
    D.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飞得更高一些。


    26 “我们能飞多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我们下面的那只鹰。”这句话中的“我们下面的那只      鹰”指的是 (     )
    A.老鹰
    B.有本事的人
    C.趴在鹰背上的小鸟
    D.帮助过我们的人


考前必读
  • ·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就点击“点击进入考场”按钮即进入考场,开始计时。
  • · 考试过程中会在试卷的右侧会显示倒计时,您可以随时查看考试剩余时间。
  • · 选项前的单选框( )表示该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 · 选项前的复选框( )表示该题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答案。
  • · 当完成试卷后,可以点击“我要交卷”按钮提交试卷。
  • · 主观题可以根据参考答案自己评分;
更多>>网校名师